文|《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曹伟 江苏宜兴报道
呼吸清新的空气、拥有安静的环境、喝上优质安全的放心水,在拥有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但不失创新精神的陶都已变成现实。
宜兴市把保民生与促发展并列为环保工作的两大主题来抓。从2010年6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打响民生环保战役。该项行动实施近三年以来,一大批困扰市民生活的民生环保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据“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十城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行榜”上,宜兴排在了第一位。
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到“有了青山绿水,才有金山银山”,宜兴人的生态理念正在发生嬗变,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产业已成为宜兴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第一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宜兴市经过摸索和探讨,开创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环保新路径。
张领/XinHua
“我现在的工作更像是村里的‘城管队长’和‘环保局长’。”刚刚检查完村庄道路和河流日常整洁情况的宜兴市周铁镇彭干村支部书记周伟明,用手掸了掸裤脚的泥土,跟记者开起了玩笑。已经50岁且晒得黝黑的他现在不管刮风下雨仍坚持每天在所“管辖”的几十个自然村中进行检查,如果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他会立即责成有关责任人整改。
他所说的责任人就是彭干村保洁队的16名队员。他们都是村子里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
63岁的保洁员蒋林芳向记者表示,她每天要负责所辖100多亩范围内的垃圾清理工作,包括道路、园亭、草地上的垃圾,按照目前工作量加上环境绩效考核,她每个月还能保证有600元的收入。
“虽说有点辛苦,但村庄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有责任让它整洁、干净。”蒋林芳说,通过保洁员们的示范效应,也感染了更多的村民。“较之以前,乡亲们爱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明显提高了。”
记者在距离彭干村不远的东湖村了解到,为实现更加明确的“责任到人”制度,该村党支部通过签订“保洁员责任协议书”来确定人员的职责与绩效,用考核制度进行管理。
“看看我们这里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老树长得枝繁叶茂,我们村里的环境不比大城市的高档住宅小区差。”漫步在青石铺满的绿荫小道上,伴随着鸟语花香,东湖村支部书记陈年丰骄傲地说。他介绍说,在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东湖村在保护原有生态物种和植被的基础上,将原来的一片荒废地、臭水塘打造成宜兴全市所有行政村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准最高的东湖公园。
以上两个行政村所在的周铁镇作为多位文人墨客的故里依水而立,依水而兴,浩淼的太湖之滨注定与大自然有着一份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但是,这里早些年却有着“化工之乡”的称号,昔日传统化工产业的发展,在带动地方加快发展、促进一方群众致富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现象,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制约了长远发展。
太湖蓝藻的爆发,给周铁镇乃至宜兴市拉响了红色警报。痛定思痛,为了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必须要调整。以周铁镇为例,目前化工产业已退出周铁镇主导产业的舞台,在全镇经济中的比重已下降到了30%,装备制造业成为了这里的发展抓手。
镇级财政收入的大部分资金,也都投入到村庄环境治理领域。初步统计,2012年,仅周铁镇、村、社会三级在环境综合整治的资本投入超1.5亿元,创历史之最,其中14个行政村用于生态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达5000多万元。宜兴市民最盼望改善的八大生态环境项目
1 空气质量
2 垃圾管理
3 污水处理
4 交通拥堵
5 饮用水水质
6 街区的整洁程度
7 城市绿化和公园
8 城市噪音
面朝铜官山,中居生态氿,北连西太湖。独特的地理位置,绝佳的山水资源,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唯一设在县级市、以环保产业为主题的国家级高新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环科园)目前也在不断地探索转型新模式。
宜兴的环保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已在环保设备制造、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建立了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持。
环科园的新建筑从规划设计、环境营造、发展路径均体现了生态先行、循环节能的理念。目前园区围绕“生态园区,低碳建筑,绿色产业”三大主攻方向,依托环保产业“水、气、声、固、仪”五个领域,以集约高效、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环保企业集中布局、环保产业集群发展、空间集约开发和功能集成构建。
“既然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们不仅要做到高端产业集聚,还要做到智力引入、平台搭建、模式输出。”宜兴市委常委、环科员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自信地向记者表示。
环科园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组建的哈宜环保产业研究院马上就要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市建立分院。朱旭峰将该“分院”的角色定位形象地比喻为“环境医院”,他解释道,“要将环科园以及哈宜环保产业研究院的技术优势、管理经验、产业支撑等要素进行复制,为更多的产业园区运用循环技术进行生态治理、环保产业发展升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目前该院在环科园实施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由园区出资注册成立新公司,让技术团队以无形资产控股,占51%;同时,总公司以技术和团队为核心,采用“一品一所一公司”机制。“即围绕一个专项技术,成立一个专业研究所,组建一个单项公司独立运作,形成一批细分行业的拳头产品。”哈工大教授、哈宜环保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放说。
《小康》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环保投资和用地的局限性,使得环保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因此设在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园中园”模式也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循环经济方面的专家,华都绿色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已经为包括北京、广州等在内的大城市提供过循环用水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他看来,垃圾、废物等之所以被抛弃,“只是因为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他给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定位是“静脉产业”发展,即将各类环保产业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园区。
“这就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王冰的合作伙伴姜祝明补充道。
用小循环带动大循环。“通过静脉产业进行有效整合,可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大大提高环保经济效益,我们愿意成为国家推广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示范案例。”王冰与姜祝明信心满满地表示。
当前,环保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家也把环保产业的发展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面对人民的期盼和时代的机遇,环科园党工委书记、宜兴市委书记王中苏在多个场合均指出,这都为宜兴推动环保产业转型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撑。“环保产业是宜兴的品牌,是宜兴人的骄傲,更是市委市政府矢志不渝抓的重点产业。”他建议全市各级各部门及广大环保企业要抓住关键环节,推动环保产业从生产制造向环境服务转型,从单打独斗向抱团作战转型,从市场攻关向创新引领转型,从“一枝独秀”向多点支撑转型。
“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52.5%的宜兴受访者表示当地的城镇化速度推进较快。然而在推进过程中,如何保持城市与农村的“生态环保”一体化,作为太湖西线城市,也是水流进入太湖最后一道防线的宜兴市,在“下好城乡一盘棋”方面下了较大的决心与力气。
因具有跨区域、跨流域的特性,河流在生态治理中具有比较特殊的复杂性。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宜兴在江苏全省率先采用组织化管理方式,立足治太保源,相继编制主要入湖河流、滆湖、太湖西岸区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建立了目标管理、责任落实、督查考核等一系列治太工作机制。
“我们建立了市域全覆盖的‘河长制’,对辖区内主要河道进行包干,提出了一河一策综合整治要求。”宜兴市副市长尹志华向记者介绍。此举推进了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点源治理、面源控制、环境美化等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工作。
宜兴把“河长制”层层落实,将全市3699条河流全部“承包”给全市党政领导,河长完成河道整治任务的情况纳入当年的政绩考核。宜兴市委书记王中苏就兼任漕桥河的河长。
“‘河长制’不是一个形式!首先,它抓住了所有工作的龙头和关键。”王中苏曾斩钉截铁地表示,太湖的水由各条河流汇聚而成,而每条河影响水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上游的,有本地的;有工业的,有农业的;有生活方式带来的,也有经济发展造成的……要把每条河治理好,关键中的关键,是要落实责任,而责任中的关键,就是领导。“河长制,正是抓住了关键,落实了责任!”
党政领导担任河长,推动力显然超过部门。
王中苏向记者举例说:社渎港边原有一个奶牛场,离河较近,由于已达到相关标准,奶牛场不愿再投资进行生化处理。后来,经他协调,企业进行了深度处理,现在几乎一点味道也没有了;还有“灵谷化工”、“协联热电”等是河畔大型企业,“对它们,地方政府往往心软”,后来在他的主导下,这些大企业也都进行了环保改造,并给其他企业形成了示范效应,城市的空气环境由此渐渐改善。
“当今时代,城市间的比拼已不再是比规模、比总量,而是要比精致程度、比人居环境、比城市管理。”王中苏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
当雾霾天气成为诸多城市管理者挥之不去的噩梦时,宜兴2012年的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却达到了350天以上,秀美的青山绿水吸引着各方游客,宜兴正日益成为江苏省“最适合人居、环境最好、发展最协调的地方”。
得知宜兴在“十城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行榜”中排名首位时,王中苏说:“现在民生环保工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做决策、上项目时都坚持以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集中力量办一批广大人民群众最欢迎、最急需的实事好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真真切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