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会 朱燕 蔡新伦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 昆明650011)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期内心衰的发病率仍将继续增长,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本研究通过临床调查的方法,了解心衰患者的EF值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从而在病证结合基础上探讨心衰中医证型与现代客观检查指标的相关性,使中医辨证分型更加客观化与规范化,提高CHF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与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2年7月于昆明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就诊、符合心力衰竭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其中女性64例,男性56例;年龄≤50岁10例,51~60岁24例,61~70岁32例,71~80岁36例,>80岁18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版)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标准[2]: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符合心力衰竭诊断及中医辨证者。排除:(1)由于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者。(2)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如遗传嘌呤核苷酸代谢酶异常疾病、白血病、癌症等)。(3)18岁以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不符合纳入标准,资料不全者。
1.4 研究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四个证型。因心阳虚脱证的病例较少,该证型不纳入本研究。对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心脏彩色多普勒的检查,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EF值指标,探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1)EF值随着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呈逐渐降低趋势;(2)心气阴虚证与心肾阳虚证的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其他各中医证型E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中医证型之间EF值比较 (±S)%
表1 各中医证型之间EF值比较 (±S)%
P值证型 n EF值 心气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气阴虚证27 62.85±10.313 0.063 0.000 0.000心肾阳虚证14 56.29±9.401 0.063 0.047 0.000气虚血瘀证51 49.06±11.754 0.000 0.047 0.000阳虚水泛证28 39.39±8.270 0.000 0.000 0.000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中医本虚标实之证。该病为心气、心阳不足,推动乏力,气血运行不畅,瘀阻心脉,甚则血瘀水停,致“心主血脉”功能的紊乱和衰退,致心功能不全[3]。心主血脉,心的泵血功能是由心气作用来完成,只有心气旺盛,血液才能在脉管中运行不息以满足全身的生理功能需要。一旦心气虚衰,不能鼓动血液运行,使心输出量减少,使组织绝对或相对灌注不足。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心气虚和心阳虚。
心脏彩色多普勒中EF值是反映心泵功能尤其收缩功能的指标,它能客观地反映心功能的变化,评价心衰[4]。心力衰竭时EF值降低使到达外周血管血液减少,与心气阳虚病机一致,故理论上EF值应与心气阳虚程度有关。
总之,EF值是反映心泵功能尤其收缩功能的指标,它能客观地反映心功能的变化,本研究提示EF值与中医证型之间有相关性,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量化指标之一。
[1]张建,华琦.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3]王扬,陈希芬,杜立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7,29(9):858-860
[4]赵三明,郭春风.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EF值的对照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31(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