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贞迪 胡波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 鄂州436000)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皮肤瘙痒,其发病率为7%~43%,以寒冷季节多见,且夜间瘙痒尤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依靠抗组胺药物对抗瘙痒症状,起效较快,但仅为对症处理。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润燥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痒之法,且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然而存在起效较慢的缺点。本人于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采用自拟的润燥止痒方联合盐酸依匹斯汀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病程超过3个月。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中医证型为血热风燥或者血虚风燥。入选者均病情稳定,自愿参加本研究,且居住于医院附近,便于随访,对使用药物知情并同意,愿意在试验期间停止服用其他中药制剂。
1.1.1 病例选择 38例均为2型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患者,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55~77岁,平均(61.3±5.6)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18个月。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1.2 排除病例 治疗前1个月内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1周内使用过抗组胺药物或其他治疗皮肤瘙痒症中成药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及代谢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按内分泌科医生医嘱采用二甲双胍、格列奎酮及胰岛素等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口服润燥止痒方,方药组成:生地15 g,玄参15 g,熟地10 g,鸡血藤15 g,丹参15 g,制首乌10 g,赤芍 10 g,白鲜皮 15 g,苦参 10 g,每日 1剂,分3次煎服,连服28剂;盐酸依匹斯汀片(商品名亦殊,国药准字H20055057)10mg,1次/d。对照组仅口服盐酸依匹斯汀10mg,1次/d,疗程均为28 d。每周复诊,于第4周末停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于用药第4周后观察患者的瘙痒程度并评级,并同时记录服药期间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疗效标准:痊愈:完全不痒;显效:瘙痒评分等级降低2级;好转:瘙痒评分等级降低1级;无效:瘙痒评分等级未降低或加重[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Ridit检验。
2.1 临床疗效 见表1。经Ridi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2例轻度嗜睡,1例出现头痛;对照组3例出现口干,3例出现轻度嗜睡,2例出现头痛,3例出现胃部不适,均不影响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
糖尿病皮肤瘙痒是糖尿病并发症皮肤病变的一种,表现为瘙痒为主,或伴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继发湿疹样苔藓样变等,分全身性和局部性,发病率约为非糖尿病者的2.7倍,可表现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3]。中医认为糖尿病性皮肤瘙痒多因血热或者血虚风燥所致,血虚则肌肤失养,风胜血燥,风动作痒。自拟润燥止痒方方中熟地黄有滋阴养血、填精益髓之效,生地黄甘寒质润,清热凉血养阴,玄参苦甘咸寒,滋阴降火,首乌可补肾益精,三药能增强熟地之滋阴养血功效;赤芍、鸡血藤助生地黄清热,兼有活血祛瘀之功效;苦参清热燥湿止痒,防止生地黄滋腻助湿;白鲜皮疏风清热止痒。以上诸药协同,共奏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功效。盐酸依匹斯汀是新型第三代抗过敏药物,具有h1受体的高亲和力和选择性,具有良好的药代学特点,可被快速、广泛地吸收。目前,研究表明无论在药理学或临床方面盐酸依匹斯汀均显示出强效的抗组胺活性,其临床疗效持久,安全性好。
本实验结果显示,润燥止痒方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使用盐酸依匹斯汀,这可能是中西药协同使用具有叠加效应,能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又能减少长期口服抗组胺药引起的口干、胃部不适等副作用。该方法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5-296
[3]武文广,武文冲.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进展[J].黑龙江中医药,2010,52(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