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文龙
王伟强:专注于隔振领域,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米文龙
对于当前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在未来十年,低成本的优势将逐渐消失。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主要靠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中国生产制造企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时代正在结束,构筑低成本的基础行将消失。对习惯了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取胜的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陌生而又棘手的难题,而这也要求企业必须要“做专、做强”,而不仅仅是“做全、做大”。
隔而固青岛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强
青蛙捕食时总是抢食活着的小动物,因为在青蛙的世界里,是看不见静止不动的食物的。对五彩缤纷的外界,它们总是视而不见,但当有动物从它们的面前越过时,却又往往很难逃过它们的大眼睛。专注让青蛙捕食总是十拿九稳,手到擒来。做企业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有长期专注于企业的主攻方向,利用长久时间形成的竞争优势,才能领先某个行业,成就企业在行业里长盛不衰的百年梦想。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地专业从事大中型设备和建筑工程隔振的隔而固公司便是这方面典型的代表。
隔而固的隔振项目之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3.55万吨大型螺旋压力机
隔而固的隔振项目之江苏田湾核电站
隔而固公司于1908年由德国工程师威廉·格尔布(GERB)在柏林创立,从1908年成立至今,一直在世界各地从事各种机器设备和结构的振动控制业务。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隔而固青岛公司”)是隔而固在中国的子公司,成立于1998年,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个人,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百八十多个人,业务量也快速发展,从最初的每年几百万元发展到现在的每年几亿元。现在不仅仅是中国国内的业务,包括日本、韩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在内的亚太区的大量业务,也都是由隔而固青岛公司来承担的。
隔而固的隔振项目之迪拜世界著名七星级酒店
当初隔而固公司为何选择在中国建立子公司?又为何选择在青岛建立他们在中国的子公司呢?谈到这时,隔而固青岛公司的王伟强副总经理介绍道:“隔而固公司的产品实际上在我们中国的子公司成立前就已经在国内使用很多年了,在这之前主要是随着进口国外的设备一起进入到中国市场的,但后来随着出口到中国市场的隔而固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多,隔而固公司意识到了中国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于是隔而固德国总公司决定在中国成立一个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当时之所以会选择在青岛建立这个子公司还有点小故事,当时德国总部有一个中国的博士留学生,他的老家是山东的,所以在德国总部确定候选城市时他就推荐了山东省的青岛市,并陪同德国总部的相关人员考察了青岛,除了青岛之外,当时还考察了上海、天津,之所以选择这几个城市进行考察,主要是考虑到它们都是港口城市,对于运送德国总部的零部件到中国子公司来说无疑都是非常方便的。最后选择青岛,还有一个历史原因,就是青岛曾经是德国的殖民地,所以德国人对青岛非常熟悉。基于这两个主要的原因,所以最后就在青岛成立了隔而固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
近几年来,隔而固青岛公司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发展阶段,年业务量增长率大约在20%~30%,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2013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不过隔而固青岛公司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大约在2003~2004年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工厂产能有限,而那几年国内火电行业却发展迅速,我们虽然承接了很多项目,但是却经常由于交货时间方面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而被迫放弃订单,这种局面直到2006年随着我们新工厂的投入使用才得以缓解。还有就是关于人才的问题,我们对销售工程师的要求很高,其既要具备相关行业的专业背景,又要在销售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这两种特质在市场出现竞争的时候会显得尤其重要,但是我们通常很难找到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特质的人,所以只能将就一个方面,然后在工作中再慢慢地培养另外一个方面,这个过程通常需要3、4年的时间,这对我们公司的快速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而且,有些时候中国市场的变化是比较快的,国家政策同时也在调整,个别行业受到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会有一定的波动,这时对我们某方面的业务也会造成一些影响。比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对我们公司核电领域市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订单出现了一定量的下滑。近两年我国总体的经济增速在放缓,一些工业领域如钢铁行业、锻造行业、冶金行业等,这些市场的订单量也在下滑,但是其他的一些领域像是轨道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等,形势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公司总体来说还是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中,近几年也一直保持着正常的增长。产能方面,2011年我们的工厂二期已经投入使用,未来几年基本上都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王伟强副总在向本刊介绍隔而固青岛公司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时说道。
隔而固青岛公司外景图
隔而固青岛公司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技术主导型公司,核心业务就做一件事情——振动控制。“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从软、硬两个方面来讲。软的方面主要指我们隔而固具有一百多年的隔振经验积累,能够提供在各种不同领域下的振动控制解决方案;硬的方面主要指为了满足上述各种不同方案,我们有上百个系列、几千种型号的隔振器可供客户选择使用。也就是说,无论是新的设备还是新的振动问题,倚仗着我们的技术经验优势,利用、改造现有的隔振器或者创造新的隔振器,最终都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王伟强介绍道。
隔而固青岛公司的隔振系列产品
众所周知,锻压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一个冲击性载荷,这个冲击能量实际上是很大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个冲击能量,就会造成很多危害。对于锻压设备来说,振动过大的话,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增加设备的故障率、降低设备与模具的寿命等,如果振动通过设备的基础传到周围的环境中,还会影响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尤其是各种精密设备和精密仪器,而且对工作现场操作员工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周围如果有居民区的话,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王伟强针对这点向本刊介绍了一个他们曾接触过的实际案例,“杭州的一家锻造企业,它们的锻锤在工作的时候,振动可以传到几百米之外的居民区,这对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后经环保部门测量核实,此振动确实是超过了国家标准,于是环保部门给这家锻造企业提出了以下几种整改方案:要么停止使用锻锤,要么搬迁,要么解决振动问题。这件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了,当时企业对于振动了解得还不是很多,所以他们的想法是如果实在不行就搬迁,要么就是给居民赔偿,但是赔偿的话需要一大笔钱。最后我们通过很多渠道了解这件事情后,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告知他们不需要停产,也不需要搬迁,只需要通过改造在锻锤上加上弹簧+阻尼隔振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我们帮他们改造完几台锻锤之后,首先居民的直观感受就是振动减小了很多,在改造工作完成之后,环保部门再去测量核实的时候发现振动已经符合国家标准了。对于这家锻造企业来说,相比于停产、搬迁或是赔偿,增加隔振系统进行改造的成本要低了很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算是帮它们节省了一大笔钱呢。”
既然振动的危害这么大,那么对于使用大量锻压设备的企业来讲,面对当前市场上各种不同的隔振方式,他们选择其中的哪些方式更为合适呢?面对本刊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王伟强回答道:“从隔振的原理来讲,有很多的隔振元件可供选择,比如弹簧、橡胶等,这些隔振元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如果要追求一个好的隔振效率的话,其频率就要做到很低(整个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要做到很低才能发挥出很好的隔振效果)并且可以提供一个足够的阻尼(足够的阻尼可以把振动的能量消耗掉)。对于我们隔而固公司来说,我们主要采用弹簧+阻尼的方式来解决振动问题。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提供一个低频系统,例如3~5Hz,通过这个低频系统可以巧妙地利用设备本身的惯性力来平衡和抵消设备工作时的激振力,以此达到隔振的目的;阻尼的作用是创造出一个耗能系统,把振动产生的机械能吸收掉,然后转化成热能散发出去。在当前世界范围内,这种隔振方式被认为是最先进的。弹簧本身的承载力很大,它又能做成一个低频的系统,再加上阻尼的作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任何场合、任何设备、任何结构都可以采用弹簧+阻尼的方式来隔振。
相比而言,其他的隔振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橡胶隔振,橡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它无法做到像弹簧一样低的频率,另外橡胶本身的阻尼也是比较小的,在设备尤其是锻压设备工作时,它无法通过阻尼把振动的能量完全消耗掉,所以对于锻压设备来讲,它的隔振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而且橡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使用时间长了会发生老化。橡胶主要适用于一些特种设备的隔振,起设备支撑地脚的作用。再比如空气弹簧,由于它的承载能力不够,所以它更适用于一些精密仪器、光学仪器的隔振,适用范围也是很小的。基于这些原因,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来看,对于大型锻压设备如压力机和锻锤等的隔振,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弹簧+阻尼的方式,这也是现在的一种发展趋势。”
隔而固青岛公司作为隔而固在中国的子公司,与国内企业相比,有哪些不同呢?“我只针对我们公司的一些特点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隔而固青岛公司本质上是一个专业化的技术主导型公司,其核心业务就是振动控制,从这点上来讲,与国内大多数企业相比,我感觉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专注,国内很多公司过于追求多元化发展,追求先做大再做强这一理念,而我们追求的是首先要在专业领域做强,然后再考虑慢慢做大。
第二点不同在于公司的组织架构方面,像我们这种规模的专业化公司,公司的层级非常扁平,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在公司内部的流动速度非常快,基层的销售人员或者服务人员获得的信息可以很快或者直接传到公司的高层,这样在市场出现变化或者发生突发事件时,公司的高层就可以快速地做出应对,决策的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第三点不同就是我们人员的流动率非常低,这一点可能对于某些公司来说并不认为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这种技术型的公司来讲却是非常重要的,人员流动率比较高的话,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如何做到人员流动率低呢?一句话来说就是‘严进宽出’,我们在招聘人才时通常要考察很长时间,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我们宁愿让老员工先把这个市场或者业务承担起来。新员工来公司后,在业务方面我们会有老员工带他慢慢熟悉,另一方面公司也会安排很多相应的培训。除了日常工作的基本培训外,在业务方面我们会请国内或者国外行业里的专家到公司里来给他们做培训。这样对他们来说就有一个感受,来到公司后他们在跟随公司一起在不断地成长,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会更强烈一些,所以我们人员的流动率一直都很低。”王伟强谈道。
对于隔而固青岛公司未来的发展,王伟强是这样告诉本刊的:“隔振技术未来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生产中应用,设备将会朝着大型化和智能化发展,对于锻压设备来讲,这点就更为明显,同时这对隔振技术来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隔振器比喻成设备穿的一双鞋子,设备重量越大、自动化程度越高,对鞋子的舒适性要求就越高。另外一方面,对于客户来讲,客户不再仅仅满足于供应商给他提供一个产品,很多客户希望供应商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产品供货、振动测量、振动评价等全面的服务,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提供产品这一个环节上,在将来肯定是满足不了客户需求的。
针对这两点我们一直也在做着一些准备工作,刚才讲到的第一点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相信凭借隔而固一百多年的隔振经验可以应对任何振动控制领域的新问题。针对第二点我们也已经在开始着手准备,未来我们会在公司的组织结构方面作出一些调整,以加强提供这种全面服务的能力。
未来我们仍然会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立足隔振领域,围绕隔振技术这一核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采访接近尾声时,王伟强满怀信心地对本刊记者说:“我们隔而固青岛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业务量在隔而固集团全球份额中的占比还是很小的,但是现在在隔而固集团里面我们是份额最大的一个子公司了,当然这也是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我相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隔而固青岛公司会拥有更强的向亚太或者亚太以外的地区服务或者供货的能力。”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曾经说过:“商业竞技和体育竞技一样,要想成为世界级的高手,唯有专注一途。”但是国内的许多企业,在有了一定的资本后往往过于追求多元化发展,很想每一个产业都涉及,都能捞一把,赚一桶,而最后往往却并不成功。这就像一只八爪鱼,手伸得太长、太远的话,就会减慢反应速度,少了应变能力,所以想要成为世界级的公司,坚持专注战略仍然是重要的前提,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像隔而固这样拒绝诱惑的品牌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