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俊,陈彰兵,李朝阳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西南分公司,四川 成都610041)
天然气采取管道运输,具有受外界影响小、安全密封、稳定运行等优点[1-2]。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环保要求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逐年上升,因此天然气管道事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3-4]。据统计我国现有管道经多年的冲刷以及内外腐蚀后,在关键部位如大小头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5-9]。
由腐蚀等原因引起管道泄漏,不仅造成大量能源的流失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社会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危害[10-11]。本文利用CFD软件,得到了大小头管内流场、压力分布云图,为大小头内防腐及管道安全运行和维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文选取某输气管道大头段长3 m管径100 mm,小头段长5 m管径150 mm,过度段长0.2 m。天然气流速10 m/s,含水率10%。采用三维模型,重力沿X轴负方向,大小头物理模型如图1。利用分区划分技术对模拟区域进行四面体和六面体网格划分,所得网格图如图2所示。
图1 物理模型
图2 网格划分
由于天然气中的水分分布范围较窄,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选用欧拉模型。
体积分数方程
式中 αq——第q相的体积分数;
ρq——第q相的物理密度。
质量守恒方程
式中vq——第q相的速度;
式中 μq和λq——第q相的剪切和体积粘度;
p——所有相之间共享的压力;
连续方程
由于采用三维管道试图,内部流体流动情况不易区分,本文沿垂直于X轴截取X=0,X=±0.04,X=±0.08五个截面。分别获得各个截面流场情况,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图3为各截面速度分布图。由Y=0截面可知,速度等值线在进口段分布较稀疏,速度为20 m/s;在变径处存在环状速度分布线,速度由20 m/s增加到40 m/s;气体通过变径段进入小管后,速度增加,靠近管壁速度由55 m/s降低至35 m/s。
图3 各切面速度分布图
对比Y=0.08、Y=-0.08与Y=0.04、Y=-0.04两个截面速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由此可知对称位置速度变化不大。
对比Y=0、Y=0.04、Y=0.08可知截面位置越靠上速度变化越大,同一速度等值线向内收缩。
图4为各截面水相分布云图。对比Y=0.08、Y=-0.08与Y=0.04、Y=-0.04可知同一对称面含水量几乎相同。对比Y=0、Y=0.04、Y=0.08含水量在小管段靠近壁面先减小后增大。
图4 水相分布图
由于流体在均匀管道内流动剪切应力变化不大,而在变径处有较大变化,本文仅研究变径处壁面剪切应力变化。
图5给出了变径处壁面剪切应力分布云图。由图可知大管段入口处近似不存在剪切应力;在变径处剪切应力等值线变密,呈逐渐增大趋势;小管段入口处逐渐变大,而后有减小的趋势。
图5 变径处壁面剪切应力分布
由于管道内具有流体流动较规则,在研究速度矢量时,仅给出Y=0截面的局部速度。
由图6可知,变径处速度逐渐增加,再与小管接口对管壁冲蚀作用较大。为降低由于冲刷腐蚀对管道安全的危害,需要在变径处采用耐腐蚀钢材或适当增加壁厚。
图6 速度矢量分布图
(1)速度等值线在进口段分布较稀疏,对称位置速度变化不大,截面位置越靠上速度变化越大,同一速度等值线向内收缩。
(2)同一对称面含水量几乎相同,含水量在小管段靠近壁面先减小后增大。
(3)大管段入口处近似不存在剪切应力;变径处剪切应力等值线变密,呈逐渐增大趋势;小管段入口处逐渐变大,而后有减小的趋势。
(4)变径处流体冲刷作用较大,需采用耐腐蚀钢材或适当增加壁厚。
[1]苏铭德,黄素逸.计算流体力学基础[M].北京:清华出版社,1997.
[2]高顺华,陈江贵.天然气长输管道燃压机组的机型选择及配置[J].热能动力工程,2010,25(4):374-376.
[3]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4]杨筱蘅.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255-259.
[5]赵振,陈瑞娟.若干天然气联合循环站实例的经济性[J].热能动力工程,2005,20(6):632-635.
[6]王卫强,李朝阳,马贵阳,等.水下输油管道泄漏数值研究[J].节能技术,2011,29(4):311-314.
[7]王卫强,李朝阳,马贵阳,等.油水分离技术优化研究[J].节能技术,2011,29(5):395-399.
[8]陈仁贵.论燃气轮机在天然气输气管道上的选用和配套[J].热能动力工程,2001.16(1):26-29.
[9]王成达,严密林,赵新伟,等.油气田开发中H2S/CO2腐蚀研究进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5):66-70.
[10]梁爱国,槐文信.复式断面明渠二次流的数值模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2):296-304.
[11]张宏飞,曹红松,赵捍东.数值仿真中湍流模型的选择[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4):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