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媒体在区域经济转型中的作为

2013-07-25 05:54董建中李家连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萧山日报政策

□ 文/董建中 李家连

杭州市萧山区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企业占有“半壁江山”,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从2012年7月10日起,萧山区委区政府在全区企业中开展“双重双送(重环境、重保障、送政策、送服务)、合力发展”百日活动,《萧山日报》采取动态报道、开辟专栏、开设专版等多种形式,认真打好“双重双送、合力发展”主题报道“组合拳”,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政策解读、产业导向、结构调整等信息资讯服务,以及可供学习借鉴的成功样本。赢得企业家们的一致赞许,受到读者和上级部门的好评。

专注经济政策,增强政策解读报道的针对性

1.解读政策重点内容。重点解读国家关于产业布局、民企融资、减税降负、科技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浙江省和杭州市的相关经济政策,以及萧山区发展总部经济、推进企业上市、税收优惠、技改投资等16项配套政策,让企业家们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内容。

2.解读专家权威观点。抓住萧山区邀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教授作经济形势分析专题报告会,邀请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专业人士作汇率避险政策、防范经营风险和规避企业融资风险报告会的机会,《萧山日报》重点对专家们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中小企业发展对策、创新“走出去”模式、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智慧型工业,营造良好的民企发展环境,以及融资的种类、原则和方式,融资风险防范十大策略等权威观点,作了专题解读报道。

3.解读企业家用好政策和创新发展的经验。在“双重双送、合力发展”主题活动中,萧山区先后召开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外贸企业、金融机构、浦阳江经济生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部门镇街座谈会,以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会、活动情况汇报交流会、金融形势分析会,《萧山日报》在抓好会议报道基础上,重点解读8家工业企业、15家中小企业、10家外贸企业用好经济政策、推进创新发展的经验,特别是对民企“常青树”万向集团创新经验的解读,从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专题报告中,深入挖掘出万向集团的成功“密码”,具启迪作用。

在创新经济报道的实践中,我们认为,企业家们只有掌握和用好用足经济政策,才能办好实体经济,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做好经济政策解读就成为《萧山日报》深化经济报道的第一要求,被列为记者写活经济报道的第一能力,努力使政策解读报道既体现严谨性、科学性,增强针对性,又注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受众易于接受。

专注区域产业,增强经济剖析报道的指导性

萧山的区域经济特色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一直是《萧山日报》经济报道的着力点。在“双重双送、合力发展”主题报道中,通过报道十大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区委区政府的扶持政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帮助企业家们开阔思路,为企业稳健发展献策出力。

1.剖析产业现状。全区现有十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610家,但规模偏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在工业五大产业中,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产业没有形成集聚效应;五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程度不高,特别是高端人才较为缺乏。这些剖析报道很有指导性,为企业家们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2.宣传扶持政策。《萧山日报》紧紧围绕萧山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在2015年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把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升级作为报道突破口,重点宣传区委区政府为加快十大产业发展出台的创新体制机制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土地倾斜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让企业家们明确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齐心协力构建以十大产业为主导、具有萧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3.提出应对策略。在推出《重环境 着力解决融资难题》《重保障 着力解决生产要素难题》《送政策 为企业发展送动力》《送服务 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4篇经济剖析系列报道的同时,指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用地、金融、政府配套等问题只是表象,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的内生驱动力不足。建议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内生驱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注典型挖掘,增强典型样本报道的可学性

1.挖掘帮扶企业的典型,为其他部门、镇街“怎么帮”提供参考样本。推出了萧山供电局全程服务企业用电、萧山农合进村入企送服务、国税积极为企业办理减免退税、商务局为外贸企业提供信息、外贸部门为出口企业把脉、金融部门开展汇率避险宣传服务,以及城厢街道“三张表”服务企业、衙前镇打好编织化纤牌、南阳街道倾力打造童装基地等典型报道。特别是《萧山日报》财经周刊推出了来自金融行业的10篇“创新金融服务 扶持实体经济”系列报道,介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年”活动的做法及成效。

2.挖掘成功的企业典型,为其他企业“如何学”提供参考样本。《萧山区十大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12—2014年,以30个平台打造为着力点,以培育300家代表企业为重点,以项目引领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扎实推动十大产业发展。《萧山日报》对全区十大产业企业进行认真挖掘后,集中报道了万向集团、国泰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魁液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苦练内功,重视产品研发,开辟新兴市场,引领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之举和成功经验,既为其他企业“如何学”提供了参考样本,也增强了其他企业沉着应对严峻形势的勇气,提振了对未来企业发展的信心。

启示

如何创新和深化区域经济报道,《萧山日报》从“双重双送、合力发展”主题报道中得到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转变经济报道观念,是创新和深化区域经济报道的前提条件。如今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产量产值认英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也是对媒体转变经济报道观念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树立全新的经济报道观念,由“向公众说教,为领导单向服务”转变为“与用户对话,为政府决策和特定对象服务”,用经济视角去观察经济生活、经济现象,追求新闻价值的“被发现”,致力于经济新闻的“深调查”,把对新闻事实的背景、真相、趋势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作为从事经济新闻的编辑记者的日常采编行为,努力使经济信息服务、经济新闻服务更加“精确制导”,更加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转型期的要求。

启示之二:打好报道“组合拳”,是创新和深化区域经济报道的重要举措。做好经济报道,更是媒体的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报道经济信息、经济活动、经济现象,而且要揭示其经济本质、分析其基本规律,这仅仅靠单打一或者浅层次的报道是难以实现的,有效方法就是要打好报道“组合拳”。比如,《萧山日报》采取“政策解读报道+经济剖析报道+典型样本报道”的方法,增强了“双重双送、合力发展”主题报道的针对性、指导性、可学性,既提升了经济报道的社会效果,也是“与用户对话,为政府决策和特定对象服务”的一次成功实践。

启示之三:造就专业记者,是创新和深化区域经济报道的有力保障。作为区域性综合性媒体,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体传播内容和形式呈现出分众化、碎片化、微化的“三化”趋势,《萧山日报》在打造全媒体团队的同时,根据报纸改版定位和板块要求,以提升采编能力为抓手,对采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将专业相近、爱好相同的编辑记者组成“微团队”,对专业性较强的主题报道实行采编队伍微型化运作、“微团队”操作。这次“双重双送、合力发展”主题报道,就充分发挥了经济报道采编“微团队”的作用。

猜你喜欢
萧山日报政策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十中花雨文学社
政策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政策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助企政策
政策
打通千个发布端口 打造有X-IN媒体——萧山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若干实践
灵感日报
灵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