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 汐(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丽江 674100 )
综观我们以往研究生阶段的油画专业教学多是强调专业基础课,油画基础课在整个研究生油画教学中占据着较大的时间,相对而言油画创作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就要少了些。从我国油画教育成材情况来研究油画创作教学会有很大的启发。据我了解,以往我国油画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大体有这样几类:一类,大部分研究生的创作作品为数不多,能参展的作品和在报刊杂志发表的就更是少了,有一大部分的毕业生都随着毕业而销声匿迹了;二类,是一般需要多年的创作实践和文化素养的沉淀,部分学生会逐渐的在美术圈子中露出头角;三类,是特殊情况,经过几年的创作实践,稍有名气后再拜名师深造,成为少之又少的人才。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环节就是“创作”。最后能成为“人才”的是要拥有创作实践的经验,这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从规律上看,在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专业课基本功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分析的能力,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这都应在本科教学中已经完成了的,研究生教学应在本科教学的基础之上注重创作的实践。毕竟,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才是成为画家所必须具备的。
建国50多年以来,我国高校油画教学的发展历经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就艺术院校来讲,从80年代开始,人们对以往现实主义绘画教学体系开始进行反思,主体表现在从描写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到关心人的精神、心理和个体的存在上。每个美术院校都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优秀的师资队伍,为我国培养出了大批高层次的油画专业人才。综观我国几大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要课程:素描:静物、头像、肖像、人体、大型绘画解析:油画:静物、头像、肖像、人体、传统油画技法解析;创作:风景构成、自选主题创作、毕业创作。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要课程;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室和基础教研室、材料表现工作室。各个工作室各自有各自课程重点,第一工作室侧重写实绘画课程,第二工作室侧重欧洲写实绘画的遗产与中国艺术传统相结合;第三工作室把色彩、素描、创作课程整合在整体艺术要求下进行学习;第四工作室以中国绘画传统为根基,以现代艺术教育思想为核心;注重材料与表现的语言研究。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的主要课程:素描、油画、创作、油画写生、外国绘画鉴赏等。
研究生阶段的油画教学应以油画作为教学主体,应该把油画看做是一门传授油画的课程,首先,以培养油画家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油画教学内容,组织教育内容等。以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油画技法及油画制作的程序,并借助油画材料和工具来学习油画的制作过程,了解油画的绘画语言。其次,油画教学应教导学生学习怎样欣赏油画作品及如何对作品评述的方法,使之具备油画的审美能力,提高其较高的艺术修养。再次,油画教学应让学生对油画理论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让学生对油画的表现魅力和油画的绘制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与思想境界,培养艺术感知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尽管近几年涌现了很多在油画教学上一些新的突破和尝试,但部分的研究生教学课程还是一成不变的内容,比如;景物、肖像、人体、双人体。按素描——水粉——油画的顺序展开,油画课堂的时间安排上,课堂习作所占有的时间比重相对较大,也可以说是非常重视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训练。这些绘画基本功训练占据了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理论课程的安排也都是在研一、研二学年完成的,理论课程时间则是比例相对较小,创作课教学更也是少之又少,一般都在研三的时候开设。
可以看出油画研究生的教学还是以强调基本功为主。然而众所周知,课程设置的优良与否关系到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浅,同时也关系到学生以后离开学校的实践能力问题,当离开学校时我们应该具备了能够融入社会的能力,能够独立搞创作的能力,但实际上当我们真正离开学校时,这些能力我们是不具备的。虽然目前很多美术院校对油画创作重视不够问题较为关注,也采取了一些方法来改善这个问题,但只能说是有所改善,创作教学问题并未真正的得到解决。
综观我国艺术院校油画教学可以发现,程序规范是很严格的,导师对课堂习作的要求一般都是以写实为主的,要求大形、大关系、整体感基本准确的原则,我们当然不能否定这要求的正确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和面对不同学生时,这些固定的教学模式也是可以改变的,油画原本也是没有具体定式的。以往导师一般是依据自己的多年经验和风格教授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个人感受的机会就相对比较少。反观国外的一些美术学院,他们都是重视创造和实践上,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德国的包豪斯美术学院了,包豪斯影响最大的课程是“基础课”。学生入学后六个月的试读期间所学习的就是这种“基础课程”,设置这类课的目的就是“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学生在这一基础课程中的表现,导师可以确定该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整个的教学计划。再看美国的美术专业教育,油画教学很少采用我们这种从头像到人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更重视艺术个性和艺术创作的学习。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的余地相当的大,学生才是教学主角。导师更多时间是充当顾问和参谋的角色。
首先,艺术学院的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先天不足的”问题。造成这种结果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大学本科入学之前,考生的文化知识底子不厚,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学习不好的学生可以在艺术类中找到一条升学的出路,很多考生都不是因为自己真正喜欢美术才开始学习的,大多以升学为目的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美术专业课上,投入学习文化课的经历和时间相对是不够充足的。其次是“后天营养不良”的问题,学生入学以后轻视文化课、理论课的学习,忽略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然而总所周知,综合素养对一位画家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很好文化修养是很难上升到一定的艺术平台的。
事实上,以我个人的了解,以往的研究生油画创作教学大多都表现在技术层面上,相对缺乏通过读书,听讲座和一些课外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因为缺对少文化思潮的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熟视无睹,进而出现了一些问题,不知道画什么,找不到一个切入点。普遍现象是很多同学都是在创作一幅作品之前,事先找到很多照片,再任意的对这些照片组合堆积来敷衍了事。而对作品要传达的含义是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却是全然不知的。问题也就是出在了文化内涵不够上和对现实生活没有认识上。所以进行油画创作的时候,尽管材料丰富,技术娴熟但缺乏对生活的敏感度,使我们的视野很难支撑作品应有的内涵,作品的精神含量的缺乏也就可想而知了。
综观我过艺术院校的研究生阶段油画教学,导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课程设置较传统,这就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现状有些不匹配。在实践中,与技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校内活动,往往被看作是“不务正业”而遭到排斥;课程的针对性也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想到开设油画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要真正对油画课本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
1.谭天.全国高等艺术学院学报.优秀美术论文选,广西美术出版社
2.周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