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013-07-22 09:22张鸭关
关键词:就业能力化学

张鸭关

【摘 要】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与其五个构成因素(即化学实验能力、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劳动工艺能力)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得出,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与其五个构成因素之间的关联度为:实验能力>操作技能>劳动工艺能力>基本理论知识>组织协调能力,说明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能力对就业能力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化学 就业能力 灰色关联度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人数日益增多,就业市场渐趋饱和,就业形势日趋紧张。据统计 2000 年至 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0万、495万、559万、611万。面对这么快的增长速度,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差,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培养技能型化学人才的化学专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了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与它的五个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化学专业的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04级化学专业的3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该班共有50名学生,我们选取单纯通过就业市场应聘,从事与专业相关岗位的31名同学进行分析,以剔出偶然因素对分析的影响),以2008年6月底(毕业两年以后)该班反馈的就业统计调查数据为根据统计数据包括应聘时间、单位级别、工种、工资待遇、单位满意度等方面,对50名同学就业能力进行综合打分并将其分数作为就业能力指标。

我们将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因子划分为化学实验能力、基本理论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劳动工艺能力等五个因子。其中,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综合考查成绩为化学实验综合能力指标;以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理论课程考试成绩为基本理论知识指标;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学期的技能操作测试成绩为基本操作技能指标;以该班2006—2007年度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基本能力成绩为组织协调能力指标;以德育、智育、体育的成绩为劳动工艺能力指标,对以上指标加以修正,以就业能力指标作为主导因子,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各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系数。

2.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创立的一种重要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对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发展动态的量化比较,根据各因素各曲线间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说明因素间变化态势越接近,其相互关系越密切。

在本研究中,我们把影响学生就业能力指标各因子看成一个灰色系统,以就业能力综合打分的分数作为主因素(x0为学生序号),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验能力指标、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指标、组织协调能力指标、劳动工艺能力指标等五个指标作为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灰色系统的子系统(xi),且xo={xo(1),xo(2),xo(3)…,xo(n)},xi={ xi(1),xi(2),xi(3)…,xi(n)},则

为xo 与xi 在第k点的关联系数。

max max∣x0(k)-xi(k)∣是二级最大差,其意义与最小差相似。ρ为分辨系数,作用在于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取值在0~1。一般情况下取ρ=0.5。

再次,由于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各指标的关联系数较多,信息分布较分散,不便于进行比较,为此,需要将各影响因素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称为x0与xi数列之间的关联度,记为ri,ri=1/n∑ξi(k)。关联度越大,表明该影响因子与的主因素相关程度越高,反之则低。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可以分析就业能力与影响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验综合能力指标、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指标、组织协调能力指标、劳动工艺能力指标等五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二 结果与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是邓聚龙教授1982年创立的一种重要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对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发展动态的量化比较,根据各因素各曲线间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关联度,关联度越大说明因素间变化态势越接近,其相互关系越密切,它已广泛的应用于许多领域。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处理得出化学专业学生各影响因子与就业能力的关联系数矩阵和加权关联度及其序位(详见表1)。

由表1可知,实验能力、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及劳动工艺能力(体育、德育、智育)五大因子对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关联系数大小依次为0.79059319>0.779043696>0.77596606>0.61648783>0.5768501408,即实验能力>操作技能>劳动工艺能力(体育、德育、智育)>基本理论知识>组织协调能力。由此可知,化学专业的学生的实验能力对其就业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操作技能、劳动工艺能力(体育、德育、智育)及基本理论知识,最后是组织协调能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化学专业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特别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学生操作技能、劳动工艺能力(体育、德育、智育)及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当然尽管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较小,但是也不可忽视。

三 结论与讨论

从本研究可以得出:实验能力是影响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最大的因素,其次是操作技能,而基本理论知识对化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仅高于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因此不难看出,对于化学专业学生,招聘单位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而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重视程度相对较小。这是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优秀的素质。化学实验技能既是化学实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始终贯串于所有化学实验的全过程,保证各类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和获得正确的结论,制备合格产品和测定准确数据的基本条件。

另外,化学实验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智力能力,它不但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还包括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化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大化学实验教学的力度,强化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四 建议及措施

作为培养化学专业学生的高等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尤其要强化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具体建议及措施如下。

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实验观察时教师必须对学生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如实验中会出现的光、热、声、态(状态)、颜色、气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烧等现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找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

第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

第三,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实验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时要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实验现象能力,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观察态度,并把观察和思考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加强学生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力度。开展学生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 既能培养学生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第五,开展课外活动,如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调动学生对化学和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影慧,魏娟.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6(42)

[2]邓聚龙著.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9)

[3]梅振国.灰色绝对关联度及其计算方法[J].系统工程,(1992)(5)

[4]蒋为初.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奇妙的化学
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