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步楼
把握产业与技术革命新机遇着力增强创新发展新动力
朱步楼
当今世界,以智能制造和无线网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加快催生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如何认识和把握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新特点、新趋势,抢抓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应对挑战的对策,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现实课题。
综合国内外科技界、产业界的研究判断,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是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相结合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范式。它以新型通信技术、能源技术及相对应的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为核心,将深刻影响制造业的空间布局、组织模式、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使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生足以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巨大力量。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总体上呈现以下特征:
产品制造智能化。一是产品能够通过软件在电脑上转化为三维模型,便于从各个角度以及深入内部进行检测并开发新功能。二是新的制造方法的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3D打印技术,其原理是“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先将计算机设计出的物体分解成若干平面数据,然后把不同形态的金属、陶瓷、塑料等材料按平面数据构成平面形状,再通过层层累积叠加,像植物生长般一次成形,最终将电脑中的虚拟数据“打印”成现实的物体。它通过将材料层层电解沉积的方法生产产品,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材料进行锻打、弯曲、压切。3D打印技术将使工厂告别车床、钻头、冲压机、制模机等传统工具,颠覆性地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目前,这一技术正处于由传统日用消费品、生物医疗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渗透和推进。三是碳纤维、纳米等轻便、坚固、耐用的新型材料有望被广泛运用。四是下一代机器人逐步为企业、个人大范围使用,足以在很多方面替代流水线上的工人。五是基于网络的制造业服务更为发达。得益于上述技术的突破,传统制造业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数字化、人工智能制造以及新型材料的使用将使制造业产品创新更加容易、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制造速度不断加快、产品性能显著提高。
生产方式定制化。随着3D打印技术的出现和制作成本的降低,制造商将进行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强化产品内部结构的标准化,以零部件的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同时,增加消费者可感知的外部结构的多样化,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小型化、个性化制造逐步成为趋势,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性下降,生产者更多贴近市场和消费者。同时,生产方式由刚性转向柔性,即以重新组合、重复利用制造子系统等方式实现整个制造系统的快速组装和调试,使其具备较强的包容性、灵活性和突出的生产能力,从而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
产业边界模糊化。过去,生产是制造业的核心业务。从现在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制造与服务结合起来,形成服务化制造新趋势。一方面,各类数字化技术的突破和一系列基于网络的服务,将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在线获取生产所需要的各类协作服务,从而大大提高生产速度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制造者可以借助网络使最新产品在短时间内行销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产业边界日趋模糊。
要素支撑知识化。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中,赢得发展先机最重要的是创造力。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在生产设计与制造中的重要作用凸显。只有在这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才能抢占产业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另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技术和产品具有容易复制、传输方便和形式多样的特点,知识产品侵权行为将会增多。因此,在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中,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正悄悄向我们走来,给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有利于培育和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到来,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无线宽带网络、工业机器人将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一批新兴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在产业链上重组和聚集,也将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带动经济发展。
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以设计、技术、创意的输出为主,普通劳动成本占比低,土地等资源消耗少,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日益趋紧的要素约束、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机会。
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改造,将大幅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还将推动一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的新产业。此外,先进制造技术最终运用在工厂和制造环节,我国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为先进制造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但是,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对传统国际分工体系的冲击和重塑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由此引发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将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技术领域的差距。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均源于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为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中赢得主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关键领域技术的攻关和突破力度。目前,美国正式启动高端制造计划,着力在纳米技术、高端电池、能源材料、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研发、高端机器人等方面加强科技攻关。欧盟把纳米科技、微电子和纳米电子、光电学、先进材料和生物科技等列为五大先进制造业,并重点加以培育发展。德国、日本、英国均实施了重大科技经济发展计划。从我国情况看,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技术和装备自给率低,加上制造业长期沉淀积累投资,巨大而且分层次的市场延长了陈旧产品的寿命,导致技术依赖呈现刚性特征。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如果以低端模式参与全球竞争,那么创新动力和能力必将不足。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2%左右,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随着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低的不利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强化。
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现有研究表明,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产品内分工的实质是以生产非一体化为形式的垂直分工,体现了国际产业分工的不平等性。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环节,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矛盾突出,缺乏世界一流企业和知名品牌。在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中,发达国家凭借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不仅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装备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而且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制造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生产效率,重塑实体经济优势。曾经为寻找低成本要素而从发达国家转移出的生产活动可能向发达国家回流,导致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增加了我国制造业向高端攀升的难度。
要素成本优势的弱化。中国制造业凭借比较成本优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得中国在过去30多年间承接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制造业总体规模跃升全球第一。但是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将加速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劳动力要素在工业总投入中的比重,我国比较成本优势可能因此不断弱化,特别是廉价劳动力优势将随之消失。据美国研究机构计算,根据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综合劳动成本,目前,我国是美国南部州的35%左右,到2015年将达到60%左右,而且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正在加快缩小。而美国在能源、物流方面占据明显优势。目前,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9%左右,而中国则达到18%左右,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成本劣势将逐步扭转。由于要素成本优势的弱化,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工作岗位也将随之转移,从而影响我国产业工人的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如果劳动者素质不能大幅度提升,可能会加剧劳动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工人失业增多,劳动者收入增速放缓。
发展理念、机制的冲击。总体上看,技术、产品、品牌等方面的差距显而易见,发展的理念、机制等深层次的差距往往不容易发现,而恰恰是这些差距决定成败。比如,仍有不少企业坚守“做产品”的理念,而对设计、服务、品牌等重视不够;有的企业仍然是“一个产品包打天下”,缺乏对客户需求的及时了解和快速响应;有的企业习惯“模仿创新”,甚至奉行“拿来主义”,漠视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共性理念,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对此研究不够。此外,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会对我国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产业组织模式、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冲击,需要及早加以调整,以适应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要求。
抓住机遇就能赢得发展先机,抓不住机遇就只能在挑战中败北。我们必须抓住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蓄势待发的历史性机遇,主动作为,提前布局,积极应对,在以下几个方面求得突破:
在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上求突破。加强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争夺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制高点的主战场。世界经验表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化”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基于科学上的率先突破、技术上的原创特性以及集成现有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所在。我国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发展,并且已取得良好成效,但这些新兴产业均有“软肋”,缺乏核心技术支撑。比如,太阳能光伏产业制造能力居世界首位,但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仍然依赖国外。因此,要从国家层面加快研究制定实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规划,根据产业创新需求部署创新链,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自主创新,主攻高端技术,突破高端环节,发展高端产品,争取在掌握优势产业核心技术、前沿先导技术、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等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切实增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大力开展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加强与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外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的合作,推进国际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研发分工,有效化解发达国家技术壁垒。高度重视技术标准工作,积极主导或参与制定各类国际标准,切实提高在国际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违法行为,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做强做大现有新兴产业的同时,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围绕数字化制造、新型材料、智能网络、生物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等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关注的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端技术研究布局,力争在这些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扭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上求突破。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战略支点,企业强则国家强。只有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才能增强我国经济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挑战。据统计,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是在企业完成的。坚持持续创新,西门子至今在电器设备制造行业领先世界,铸就了德国制造业的品牌;IBM、英特尔、微软、谷歌、苹果等美国企业,领导了世界信息化潮流。韩国跃升为创新型国家,主要得益于现代、三星、LG等创新型企业的群体支撑。在新能源领域,美国已有200多家企业掌握了页岩气开采技术,推动了一场“页岩气革命”,这很有可能改变美国乃至世界能源发展的格局。因此,我们要牢固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管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的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和管理过程,尤其是创新营销模式,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提高营销管理水平。
在增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藕合度上求突破。在数字化制造时代,完善的基于网络的服务是推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更多地向服务业汇聚。一方面,加快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高端服务业企业,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互动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大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产业发展力度,加强与商务服务的有机融合。数字化制造时代,经济发展不仅是科技和产业实力的竞争,也是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的比拼。要适应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要素配置全球化、能源分布分散化和生产组织网络化等新特征,改革原有层级化的商业运营结构,建立健全合作性的组织结构,提升商业运营水平,抢占价值链高端环节。
在培育新兴产业市场上求突破。新兴产业一般处于成长阶段,往往面临着潜在市场空间巨大、现实市场拓展艰难的共性问题。为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欧美国家不仅重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而且十分注重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引导。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和科技政策主要作用于创新的供给侧,对需求侧的激励体现不明显,造成了太阳能光伏、风电、LED等行业的销售市场主要依赖国外;更令人担忧的是,出口的产品只是作为部件供应,影响了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和整机生产能力的提升。为此,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做法,高度重视市场培育,强化政府引导,拓展国内市场,鼓励优先采用本土产品和设备,加强重大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动新兴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加快提高。此外,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大规模定制”要求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在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将“大规模定制”与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启动“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应用示范、用户体验和会展等形式提升用户对未来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培育潜在市场的消费群体。
在集聚人才金融等产业关键要素上求突破。推进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具备人才和资金两个基本要素。美国“硅谷”的成功不是美国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而是这个地区拥有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周边高校院所众多,科技人才荟萃;加州的移民文化拥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创业精神;硅谷作为创投、风投、科技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发源地,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人才和资本的完美结合造就了“硅谷”奇迹,也引发了全球信息产业革命。借鉴国际经验,我们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构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正确把握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良性互动,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集聚。我国外汇储备丰富,应该拓展外汇储备使用途径,可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外汇基金,帮助企业和科研机构收购国际专利、并购海外科技企业。
在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上求突破。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将对全球发展理念、经济运行、产业组织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变革。我们的应对之策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破除一切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定位,对少数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公共利益、存在高危高社会风险的领域坚持由政府主导;对市场能够自主调节、竞争充分的领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的走向和企业的兴衰。调整完善政策,逐步将现有的追求传统产业规模扩张的“规模赶超型”政策体系改革为鼓励新兴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导向型”政策体系,从抓物质要素投入为主向抓人力资本提升为主转变,从抓产业规划引导为主向抓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广应用为主转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尊重创新、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我国创新能力、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在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兴起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