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伟琴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省 安阳市 455000
世界上的每种语言都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由于人类大脑存储容量和人体工程学通信的局限性,它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了。
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在语言学和文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来说,一个词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但相关的意思就是一词多义。在词汇学研究中,对同音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存在着传统的识别,并且许多对一词多义的定义经常会伴有其与同音异义的对比。“如果一个词的许多意思是相关的,那么就会被认为是一词多义现象” (Saseed,1997:64)。
一个词是如何扩展它的意思的呢?一个多义词的意思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形式主义和构造心理学之前对一词多义现象解释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和新方法,然而认知科学似乎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有前途的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疑问。
传统的语义学,在客观主义的影响下,理所当然地认为,词义与个人的思想和经验无关。因此,当面对一词多义现象的问题时,他们对一个词怎么会有几个意思并且这几个不同意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也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形式主义甚至通过使用语义成分分析的方法,但也未能区分出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的区别。然而尽管结构主义承认语义变化,但对多义词意思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解释。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词多义又有了新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许多学者,如Lakoff,Johnson,Taylor已经做了许多有关一词多义解释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是在认知工具,比如图像模式、转喻和隐喻,的帮助下,将一个词的核心义或基本义或是一个词的典型意义延伸的产物。Lakoff提出了范畴化典型模型和理想化认知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一个多义词各种意思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解释为一个范畴的典型模型和所有成员的家族类似性。图像模式、转喻和隐喻是实现词义多义化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认为,典型意义的词义多义化是通过非典型成员的衍生和典型的分裂来实现的。一个词只有一个典型的意义。词义的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完成的。
如何确定一词多义的哪个含义是其典型的含义呢?一个多义词只有一个典型的含义吗?或可以有几个吗?
首先撇开可行性与普遍性不说,认知语言学中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这个解释对一个词是如何延伸其词义的这一问题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答案。
我国学者林正军也做了一些研究来证明一个词有一个核心意义并且其它意思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为了证明这一研究结果,他对一所高中的高三学生进行了测试。他给了这些学生12个英文单词的核心意义,并要求他们给出这些单词的其他可能的含义。结果97%的答案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转换来的 (林正军,2005)。
一词多义的隐喻性的解释看起来可行。但我们需要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如果一个多义词存在典型的含义,那么哪一个是其典型的含义呢?一个词只有一个典型含义吗?”也许我们会说,一个词的典型含义才是其最基本的、原始的、具体的、自然的含义,而衍生的含义更抽象、更心理化。但Marina Rakova的研究表明,对有些词来说,它们典型意义的出现晚于他们的隐喻意义。例如,“cold”这一单词,其典型的涵义是“(of soil) slow to absorb heat”,这一涵义出现于1398年,然而其隐喻意义“void of ardor, warmth or intensity of feeling”却出现于1175年,这一隐喻意义的出现要比其典型的意义早223年。另外,一个多义词如果真的存在典型意义,难道只能有一个吗?或者可以有几个?如果只有一个的话,也就是说,其他的含义都是由它衍生而来的。然而,在这里我想举个双功能词的例子。双功能形容词是一类同时具有物质意义和心理意义的形容词。如果一个双功能词把其中一个物质意义作为其典型意义,那么其它物质和心理意义就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Hiwever Asch和Nerlove对儿童的习得行为做了一个实验。这一实验表明儿童所习得的双功能形容词的心理意义是独立的意义,与其物质意义没有任何联系。他们有如下阐释:
未能使用或理解一个术语并不证明没有相应的经验。认为儿童熟知人的特性,如温暖和寒冷,这一事实确实是奇怪的,理由是他们的语言中并没有包含这些词汇(Asch&Nerlove,1960,P56)。
Lakoff(1980)指出,70%的日常用语是由隐喻的概念衍生出来的。许多多义词实际上是隐喻的产物。
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老师在区别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时解释的是它们之间的隐喻性的联系,那么这就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个词,并有助于学生将它作为长期记忆来储存。下面就举一个英语介词的例子。在英语中,介词有许多意义,并且事实证明对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它们是最难把握的部分之一,因为学生很难找到一个词各种意思之间的联系。现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决。以介词“in”为例, 在汉语中它通常被解释为“在…里,在…中”,事实上,它的意思要比这个更加复杂的多。看看下面的例子:
1)in the room 2)wounded in the leg 3)swim in the sea 4)read in the sun 5)in love 6)in danger 7)in the mood for working 8)dressed in rags 9)paint in oils 10)write in ink 11)rich in minerals 12)in his life 13)in carrying out the task
根据“in”的显著意思,它的宾语应该属于容器的范畴。“容器”是指:一个有内部和外部的东西;可以放进去一些东西或者可以取出一些东西。
我无法否认上文对“in”的解释很好也很有用这一事实。但在这些短语中,例如“speaking in English”“in my money”,“in”该如何解释呢?如果仍然把“in”的宾语作为其隐喻义“容器”来解释,就有点说不通了。如果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speaking in English”,就必须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与“in”相对应的词。我们仍以“in”为例,在德语中,要表达“in English”的意思需要使用“auf”(auf English),而其本义相当于英语单词“on”(在…上面)。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概念隐喻不是文化的普遍性,而是因文化的特性。
在另一个例子“in my money”中,“in”的宾语也不能按照“in”隐喻义“容器”来解释。如果我们一味让学生用“in”的隐喻义来理解其意思,那么他就可能会套用“in”的隐喻义来理解下面这句话,“In my money, 50yuan would be devoted to the Hope Project”,这就相当于我们在误导学生。因为大家都知道“in my money”的意思等同于“in my mind”。因此,概念隐喻并不具有普遍性。
图像模式确实是一个解释一词多义的有用的方法。但有时这种方法好像有点多余。对一词多义的解释所需要的是它的语境,特别是对于“Verb + prep.”(动词+介词)的结构,例如:
1) pour out the beans.
2)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3)Send out the troops.
4)Hand out the information.
5)Write out your ideas.
(Li Fuyin, 2006)
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那种模式。如果我们知道该动词的意思,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其短语的含义。
简而言之,该论文在回顾了以前学者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后,提出了对有关认知科学对一词多义现象解释的三个疑问。认知语言学注重的是典型意义,概念隐喻,和图像模式。然而,该论文的三个疑问是:多义词的哪个意思才是其典型含义呢?概念隐喻具有文化普遍性吗?图像模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吗?该论文主要就以上三个疑问进行了探讨。
[1]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林正军,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62-367
[4]袁波.英语同形异义词和多义词概述[J].考试周刊,2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