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控制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中的应用

2013-07-21 07:38:14唐小笋李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9期
关键词:医学科循证呼吸机

唐小笋 李晴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是集疑难危重病例病情监测和积极治疗的单位,也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WHO的研究表明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是重症医学科。控制院内感染是保证患者在安全的医疗环境中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控制ICU感染意义重大[1]。如何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是医院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循证护理推动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转化为护理实践, 以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因此, 本研究将循证护理实践指南运用到控制ICU院内感染中,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济宁市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495例患者为对照组, 年龄(60.46±17.33)岁。选择2013年4月~2013年9月重症医学科的500例患者为干预组, 年龄(61.55±16.98)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的诊断采用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2001】2号文件同时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 护士遵守预防医院感染相关制度规定进行各项护理操作。

干预组:遵循循证护理原则, 制定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措施时, 参考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操作指南、2009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国际临床实践指南、201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DC指南、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具体干预措施:①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②重视护理人员的手卫生, 加强护理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配备非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纸巾盒。每个床边均配备免洗手消毒剂, 营造“重视洗手”氛围。③配合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④呼吸道操作管理:使用带有囊上吸引装置的气管插管。定时监测气管插管气囊压力, 保持在25~30 cmH2O之间。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气管插管, 使用呼吸机加热湿化器结合加热导丝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湿化。⑤动、静脉置管在无菌条件下置入, 并定期更换置管穿刺处的敷料。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随时更换。⑥严格把握导尿指征, 留置导尿管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插管时避免损伤尿道。妥善固定尿管, 保持尿流通畅, 防止逆行感染。⑦优化患者基础护理。有口腔护理适应证的患者每天应进行口腔护理2~3次。患有传染性疾病、严重感染者及多重耐药菌患者, 应进行隔离治疗。⑧加强护士对感染控制的循证相关知识的掌握, 进行科室教育, 对护士实行主题培训及实践技能培训。以临床科研解决护士对于措施的认同感。

1.2.2 评价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对上述病例目标性监测的资料, 前瞻性调查在ICU发生的感染和转出ICU 48 h内发生的感染。研究者填写自制的ICU患者目标性监测登记表, 对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 均按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 并建立月报表。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经χ2检验, 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1, P<0.05)。其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最高。干预后, 干预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率较对照组降低,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比较(%)

3 讨论

York大学循证护理中心Cullum教授和Ingersoll博士提出“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 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 参照患者的愿望, 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患者需要的护理决策的过程”[2]。在感染控制护理实践中, 循证护理鼓励护士提出问题, 通过科学文献的回顾和其他相关证据来检验护士的经验和观察。

本研究注重院内感染可能发生的每一个细节, 参照循证护理指南制订预防措施, 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与汪月忠等[3]研究结果一致。

ICU 院内感染患者中, 下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最常见, 应充分考虑到呼吸机的使用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尽量减少有创操作或减少使用时间。保持合适的气管插管气囊压力,以防声门下分泌物漏入肺部及压迫气管内壁造成缺血损伤。避免因生理盐水的冲注而导致气管插管内壁生物膜进入肺部, 进而增加发生感染的风险。采用护理循证研究推荐的呼吸机加热湿化器结合加热导丝对呼吸机管道进行湿化[4]。

美国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操作指南建议当手上有明显污染时使用肥皂进行冼手,当无可见污染时可使用含乙醇的速干手消毒液[5]。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结合2007年8月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讨论稿, 在各医疗区域安装了干手纸巾、洗手液,配备了快速手消毒剂,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

从控制导管感染的角度看, 尽可能地缩短导管使用时间是预防感染发生的最有效方法。严格的无菌操作、缩短置管时间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对防止综合ICU 患者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6]。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 依据循证护理实践指南对控制医院感染有明显效果, 有助于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循证护理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今后在借鉴国外最佳研究证据的过程中, 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定会有力推进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

[1]张丽, 唐雯琦, 章左艳.ICU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及护士对院内感染防控的认知调查与分析.护理研究, 2013, 27(4):1079-1081.

[2]Ingersoll GL.Evidence-based nursing: 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Nurs Outlook, 2000,48(4):151-152.

[3]汪月忠, 叶志弘, 同俏静, 等.院内感染控制和预防的精细化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28(3): 234-235.

[4]Niel-Weise BS, Wille JC, van den Broek PJ,Humidification policies for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and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Hosp Infect, 2007,65(4): 285-91.

[5]Cason CL, Tyner T, Saunders S, et al.Nurses'implementation of guidelines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Am J Crit Care, 2007,16(1):28-36.

[6]李素玲, 蒋仕银.综合ICU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9(10):20-21.

猜你喜欢
医学科循证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