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天柱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2013-07-20 03:01张满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2期
关键词:天柱山风景区测算

张满生 瞿 杰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418)

1 旅游环境容量理论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科学解决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已刻不容缓。旅游环境容量是个概念体系,是指在特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的旅游活动,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损坏旅游资源,且满足游客基本旅游需要,旅游资源空间所能承载的最大游客数量。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科学地将旅游地的演化分成不同发展阶段,目前旅游界公认并被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年提出,他将旅游地的演化过程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六个阶段,即探察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旅游地的发展处于第三与第四阶段,因而该理论对于指导我国旅游地的规划管理与开发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世界地质公园、5A 景区安徽天柱山风景区为例,依据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探究旅游地的发展阶段与旅游环境容量的内在关系,从而为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天柱山风景区发展分成如下阶段:第一阶段、探查与参与阶段(1968年—1990年)。探查与参与阶段内的游客数量少,旅游地各方面变化不大;第二阶段、发展阶段(1991年—2010年)。发展阶段内的游客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游客数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4.3%,旅游地各方面变化大;第三阶段、巩固阶段(2011年至今)。

2 旅游心理容量与旅游管理容量分析

旅游心理容量分为旅游地居民心理容量与旅游者心理容量,人类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对于不同游客及不同的出游形式,要想测算出统一的旅游者心理容量几乎不可能。一般旅游者心理容量要比旅游资源容量小得多,旅游资源容量中的空间标准就是依据旅游者相应的满足程度所占空间大小确定,旅游者最低满足所占空间值就是游客最低空间标准,该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与人群特征”,据此测算出的容量为旅游资源空间极限容量;旅游者平均满足程度达到最大时所占空间值就是基本空间标准,据此测算出的容量为旅游资源空间合理容量,所以旅游者心理容量体现为旅游资源空间容量,无须另外测算,旅游资源合理容量与旅游者心理容量可视为相等。旅游地居民的心理容量测算难度非常大,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慢。天柱山风景区内没有居民,无须测算旅游地居民心理容量。

旅游管理容量。由于天柱山风景区属于典型山岳型景观,很难具体测量旅游管理容量,旅游管理容量一般不会成为最终的限制性容量,很少对其测算。但景区的管理非常重要,管理制度、管理能力、管理技术等对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3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生态容量的测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自然风景区旅游生态容量的测算主要立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环境自身净化和吸收游客产生污染物及恢复游客对景区产生直接消极影响的能力;另一方面,景区人工处理游客垃圾的能力。综合两方面因素,可给出旅游生态容量的测算公式EEGC =min(WEC,AEC,SEC,EEC)(公式一),其中:EEBC—环境生态容量,WEC—水环境承载量,AEC—固体废气物环境承载量,SEC—大气环境承载量,EEC—植被环境承载量。(公式一)表明环境生态主要由水环境、固体废气物环境、大气环境与植被环境四个方面构成,他们有各自的环境承载量,而最终的生态容量是四个中的最小一个。由于天柱山属于典型的山岳型景区,且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所以AEC 必是四个限制性容量中的最小容量,而AEC 由景区自然净化垃圾与人工处理污染物能力决定,即得(公式二),其中:Pi—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 种污染物量;Si—自然生态环境净吸收第i 种污染物数量;Ti—每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取一天;Qi—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 种污染物量;n—旅游污染物种类数。景区污染物主要由游客带进,游客产出污染物标准(见表1)。

表1 旅游者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中国)

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旅游地自然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与吸收方面的专门研究还是空白,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去计算公式中的SiTi数,但天柱山82.46 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完全能够自然净化大量游客所产生的BOD、氨氮、悬浮固体三种污染物,另粪便属于易分解的有机肥料,故这四种污染物不可能成为生态限制性因素。由(表一)知游人产生的垃圾数量较大,而游客产生的垃圾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处理。由此得出可操作性的生态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式三)。其中:人工日处理游客各种垃圾的总量;每一位游客日产生的仅靠人工处理的垃圾量。依据表一、各年游客数量与各年实际从事垃圾处理的工人数,利用(公式三)测算出天柱山风景区生态容量依次为:1991年为400 人次/日;2001年为2880 人次/日;2011年为7200 人次/日。

通过上面测算的数据可知:在旅游地发展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旅游生态容量变化幅度较大,但由于该容量由环卫工人的数量与工作效率决定,所以景区管理部门完全可以根据游客实际数量灵活增减环卫工人数量,采取分段承包作业,一般不可能成为最终的限制性容量。1991年仅5月1日、2日,10月1日、2日共四天游客数量均超过当年生态环境的极限容量值即400 人次,而其他时间游客数量远小于400 人次,所以没有造成明显的垃圾污染;但是2001年全年共有21 天的游客数量超过当年生态环境的极限容量值即2880 人次,景区管理者由于没有提前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机制,超载期间没及时增加环卫工人,导致景区出现严重的白色污染。但随着天柱山风景区的不断发展,景区管理上的不断完善,旅游生态容量不太可能再成为最终的限制性容量。天柱山风景区现阶段景区内固定有45 位环卫工人,另视具体情况增加工人,景区内时刻保持整洁卫生。

4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测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测算旅游经济发展容量首先要界定地域范围,即游客在当地实际吃住行购的区域。天柱山风景区内没有常住居民,为游客提供后勤保障主要依靠距离景区27 公里外的潜山县城,然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改进和完善,道路通行效率提高,游客在当地实际吃住行购的区域不断扩大,景区内、景区边缘乡镇甚至相距50 公里外的安庆市、太湖县城都成为游客吃住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容量主要由水、电、通讯、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日供给能力决定。天柱山风景区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历来丰富,电、交通、通讯、餐饮在各发展阶段都没有成为经济发展容量的关键限制因素,仅住宿设施成为旅游经济容量的限制因素。可供游客住宿用的床位数量就成为旅游经济发展容量,该数量应该是总数量减去提供给非游客住宿的数量,通过当地宾馆、招待所、旅馆一年内平均每天入住率、总床位数及年旅游总人数,可推出各年平均每天提供给非游客的床位数量。具体测算情况如下表。

表2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测算结果

在第一阶段内,旅游经济发展容量虽然很小,但由于游客数量更少,所以住宿设施数量没有形成瓶颈。在1997年至2004年的黄金周期间,天柱山风景区的游客数量超过了本县的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出现游客露宿野外的严重状况。虽然本县的旅游经济发展容量年增长速度达到11.7%,但是由于游客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增长速度,同时周边地区交通不便,不能及时分流,仅而在旅游高峰期间造成接待设施不足窘况。但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从2004年起游客可以方便地分流到周边县市入住,社会经济容量就应以加上周边县市为准即12835 人次/日,于是可以保证将来很长时间内旅游经济发展容量不可能成为限制性的容量。

5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资源空间容量的测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容量是旅游环境容量概念体系中的核心容量。本人结合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中采纳的面积计算法与长度测算方法,给出如下的整个风景区理论日极限容量的数学测算模型:C =T/T0×Cq,其中:Cq=C—整个旅游资源空间极限日容量(人次);T—景区日开放时间(小时);Cq—整个旅游资源空间极限时点容量(人);As—所有景点或所有小分景区的极限时点容量之和(人);ai—表示第i 个景点或小分景区的极限时点容量(人);Si—第i 个景点或小分景区的面积(平方米);Sio—游客在第i 个景点或第i 个小分景区的平均最低空间标准(平方米);m—景点与分景区的个数;R—景区所有道路(含索道)极限时点容量,以进入各景点不出现拥堵为标准来确定间距;L—景区道路总长度(米);Ts—游客平均在所有景点或所有小分景区停留的时间(小时);T0—游客在整个景区平均逗留时间;v—游客在景区道路上的平均步行速度(米/小时);ε—游客除景点和景区道路外可能到达区域的极限时点容量(人)。

注:如果Sio表示游客在第i 个景点的平均基本空间标准,那么C 就表示旅游资源空间合理日容量。

当空间标准固定后,旅游资源空间月容量与年容量可直接由日容量乘以对应的天数获得,所以天柱山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只需测算日容量。利用以上模型,结合天柱山风景区的相关数据,测算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天柱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极限时点容量与旅游资源空间极限日容量,见表3。

表3 天柱山旅游资源空间容量表

旅游资源空间极限容量在整个周期内的增长速度仅为3.6%,在所有基本容量中最小,增长速度出现前快后慢的变化特征,这是由于天柱山属于自然资源性质的景区。到目前为止,天柱山风景区发展至今,旅游资源空间容量从没成为最终的限制性容量。当未来某天旅游资源空间成为限制性的容量时,可具体可分析超载的类型与原因,依据资源空间容量的测算模型,通过调节模型中的各可变指标达到控制资源空间容量与游客数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6 结 论

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承载力完全可以承受游客数量的增长需要,天柱山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应转到景区的市场营销。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修定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晓燕. 北京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03-408.

猜你喜欢
天柱山风景区测算
奇峰出云含美意——天柱山掠影
红旗招展天柱山
雨雾中登天柱山
七律·登天柱山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输电线路附着物测算系统测算功能模块的研究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