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昱含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25500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趋势。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现状比较落后、煤炭资源比油气资源相对丰富等特点,导致我国能源消费一直是以煤为主的结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见图1。
图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的能源供应状况决定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征,具体到地方的能源消费结构及地方的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和分布呢,笔者对某市的能源消费做了一次相关的调查,掌握现阶段能源消费基层材料。
2.1 调查范围及方法
为了调查的合理和全面,选择2011年某市109家年综合能耗超过5000t的重点用能企业的报表进行了统计调查。
2.2 调查主要内容
2.2.1 年煤炭消耗量;
2.2.2 年电力消耗量;
2.2.3 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消耗量等。
2.3 调查统计结果
2011年某市109家年综合能耗超过5000t的重点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折标准煤1320万t,其中煤炭类消费1180万t,占能源消费量的89%,电力消费折标煤95万t(当量值),占能源消费量的7%,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折标煤45万t,占能源消费量的4%,各类能源消费结构见图2所示。
图2 :某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3.1 某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某市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远超过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高出22个百分点,这样也使某市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品种更为单一,从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更有必要。
通过对直线电机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为:①由传感器本身的测量不确定性造成的差异;②由传感器周边的强电磁干扰造成的数据差异;③由车体震动造成的气隙值与震动位移值之间的叠加;④由轮轨关系导致的检测值波动;⑤由综合因素造成的测量毛刺。
3.2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严重的碳排放和环境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提供CO2排放系数为2.46t/吨标煤,SO2排放系数为3.0%,烟尘排放系数为3.0%,废渣排放系数为15%。意味着每消耗一百吨标准煤将CO2排放系数为246t,排放烟尘3.5t、二SO23t、废渣15t,排在大气中的SO2、烟尘总量分别约有90%和70%来自燃煤。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某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对居住与生活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从根本上改善能源结构,难以满足居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减少能源消耗尤其是原煤的消耗,是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3.3 可再生能源占比在调查企业能源消费中微乎其微。虽然可再生能源在工业生产中有其自身的劣势,但在辅助生产中如加以合理利用可有利于能源消费成本的降低和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问题很多。不仅导致大量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还难以适应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煤炭作为初级的能源产品消耗大、污染高、热值和效率相对较低,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被石油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所取代。
本质上说,经济问题的根源就是资源供应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自人类文明以来,能源与环境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人类也在不断地探索改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可持续发展。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到各国制定的节能减排计划中,我看到了人类寻求发展,加强节能环保的决心。
在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更是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要实现这一目标,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至关重要。针对某某市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4.1 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低能耗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推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的大部分集中在电力、冶金、造纸、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它们又都属于高耗能行业。应加大该市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力度,提高该市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优先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低能耗产业必将对某市经济起更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西方发达国家从环境保护要求出发,经过长期调整,能源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发展趋势是石油超过煤炭居于主导地位,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占了很高比例。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基本完成了以煤为主向以油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目前世界上以煤为主的国家为数不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正好呈反向变化,煤炭消费远远高于其他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居于绝对优先的地位,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为改变当前能源消费结构,应当加强能源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择优选择能源投资项目,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利用天然气、洁净煤等清洁能源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加强农作物秸杆等生物质能和可燃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对高耗能的产业和产品,应当加快结构调整或者技术改造,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某市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
4.3 鼓励余热余压回收、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从某市的实际情况看,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这些企业生产中必然存在大量的余热资源可以回收利用,建议对利用余热、余气、余压或其它低热值燃料的热电联产项目进行鼓励,促进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4.4 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促进能源消费多元化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从长远看,常规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供应不足是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某市总占地面积大,农村占比大的特点在开发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运行中不需使用常规能源,具有节能,无环境污染的优点。某市全年日照数为2500小时左右,目前还只停留在以家庭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阶段,工业应用并不广泛,大有潜力可挖。另一方面,应利用各种途径供应各种能源,使能源供应多元化,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长期以来,煤炭一直占据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导地位,总体占比约在70%左右,这与主要工业化国家以油气为主的能源结构(油气占60%至70%)差异甚大。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即使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种资源也会迟早被消费殆尽,更何况从人均能源占有量来看,中国并不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因此煤炭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必须长远考虑,但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并没有充分重视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用未来的资源推动当前的经济增长。鉴于此,我们必须加倍重视节能工作,重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资料
[1]2011年某市109家年综合能耗超过5000t的重点用能企业的报表
[2]中国节能网相关资料
附录:调查重点企业名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