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子 (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0)
马 凯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使各阶级、阶层及各派思想家为各自所代表的统治阶级提出不同的主张,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也涉及乐舞理论的阐述。而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更以其独到的见解、现实的主张,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从原始礼乐风俗中可以寻其踪迹,并经历了西周及东周两个时期。秦统一六国,至汉武帝通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奠定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位。在乐舞文化中,以“礼乐”为代表的文化脉络,得以延续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继续发展。
孔子的乐舞思想,主要集中在众弟子辑成《论语》中,《论语》是孔子日常生活中,与弟子的对话辑录,其中包含了孔子的喜好与厌恶,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孔子极为重视“礼”,重视乐舞的教育作用,以此来维持固有的社会秩序。孔子的乐舞思想主要建立在“乐与政通”上,孔子主张“正礼乐”而“兴邦家”“正名分,兴礼乐”,并且严厉的提出要“放郑声,远佞人”。
从“诸侯舞八佾”到“郑声乱雅乐”,孔子对这两种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怒与厌恶。《论语·八佾》记载:孔子听说鲁大夫季恒子使用“王”的乐舞之礼,愤言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周代严格规定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使用乐舞的制度,“王”的舞队用八佾(一佾八人),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而季恒子罔顾等级制度,致使孔子赫然而怒,故《论语》范氏作注:“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两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
其次,礼乐在孔子心中的地位是极高的,而对“郑声乱雅乐”表示出深恶痛觉。《论语·阳货》中,孔子说道:“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又云:“郑声淫,佞人殆”。“郑声”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音乐,由于与孔子推崇的雅乐背道而驰,因此儒家极为排斥。此后,甚至一般的民间音乐,均为崇“雅”黜“俗”者斥为“郑声”。由此可见,孔子的乐舞观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这正是儒家乐舞思想核心——乐与政通的体现。但从乐舞发展角度来看,孔子这种极端排斥民间乐舞,否认民间乐舞的价值和作用的观点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
随着周王朝的衰落,民间乐舞对雅乐的强烈冲击,“礼崩乐坏”的局面随之蔓延开来。孔子举着“周礼”之旗,提出“乐则韶舞”,他认为礼乐就应该如《韶》之样,有着“尽美矣,又尽善矣”之韵;又有“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之感,这既是孔子乐舞观的集中体现,也是孔子对理想艺术的追求,和对政治功利的思辨。《论语·先进》中,孔子询问弟子的志向,众弟子都有不同的回答,而孔子独独认同曾皙的回答,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意大致是“等我到了暮春之年,我想同知己五六人,携同家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歌唱跳舞而归。”可见,孔子对这种人生态度是极为赞赏的,他希望人们能够自觉地把礼乐当做是一种愉快的行为。正如于平先生所言:“孔子的乐舞思想是建立在“乐与政通”的观念上,而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又主张“文质得宜”。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既对“非礼”之乐愤然斥责,又对“合礼”之乐欣然首肯,同时极为认同和赞赏“风乎舞雩”。
“乐则韶舞”和“风乎舞雩”是孔子乐舞思想的主要方面,两个命题均是以“乐与政通”为出发点,开创了符合当时政治环境的乐舞思想,为此后儒家乐舞观的发展及演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孟子的乐舞思想是建立在孔子“乐与政通”的基础上,又受到墨家“兼爱”的影响,出现了“乐民之乐”的发展。
孟子没有系统的乐舞专著,其主要思想大都见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中,据载孟子见于齐宣王,与齐宣王针对雅乐和俗乐进行一番对话。其中,孟子答道:“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这段话很好的阐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乐舞思想真谛。我认为,孟子这一思想,比较集中的体现了墨家“兼爱”和“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思想。同时,孟子对“与民同乐”的强调,更为体现出孟子用乐舞来沟通百姓与统治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政治理念。
孟子所处的时期,无法阻止百姓对民间乐舞艺术的喜爱,孟子进一步指出“世俗之乐”同于“先王之乐”,百姓热爱的民间乐舞同样有其功能和存在的价值,这一点上,孟子是进步的,他把衡量乐舞价值的尺度,提高到与时俱进的“乐民之乐”上,其实质是认为只要能够使百姓安居乐业、能够有利于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乐舞,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不论是“与民同乐”“与众乐乐”,还是“乐民之乐”“乐无古今”,孟子都是儒家“乐与政通”观念的体现,其目的在于使统治者能够更好的治理天下,安定民心,从而天下太平。
荀子为战国后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孔子的传统,荀子与孟子相反,认为人性本恶。恶性为“欲”,必须以“人道”规范。荀子主张“乐得其道”,这一命题强调了乐舞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即以乐舞善化人性,帮助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这也正是儒家“乐与政通”实质的体现。
荀子的《乐论》是针对墨家的“非乐”立论的,故而强调乐舞存在的必然性,在这本论述中,荀子提出了“立乐之方”及“立乐之术”。荀子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省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其大意为:音乐,就是快乐的表现,它是人情感不能缺少的东西。人不能没有快乐……快乐了,就不能不通过歌唱和舞蹈表达出来,但这种表达如果不进行引导,就会产生祸乱。君王憎恶祸乱,所以创作了雅乐来加之引导,使那歌声足够用来表达快乐而不淫荡,使那歌词足够用来阐明道理,而不花言巧语,使那音律的旋律、节奏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行善之心,使那些邪恶肮脏的风气远离民众,这就是古代君王设置礼乐的原则。在此,荀子对古代帝王为何设置乐舞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更为肯定了乐舞艺术存在的价值。
《乐论》中,对“立乐之术”的表述亦是极具独到眼光的。其分为两方面:一是说明礼乐在宗庙、家门、乡野之中,人们听了它,便会和谐恭敬、和睦相亲、和谐顺从,礼乐能共率领统一,能够整治各种变化,这是古代君王设置礼乐的方法;其二是说人们赏乐习舞,志向心胸就能宽广,容貌就能庄重。而行动在舞蹈的行列位置上,跟着节奏,队列就能不偏不斜,进退就能整齐一致。因此,乐舞,对外可用来征伐,对内则可用来行礼让,那就无人不听从,无人不服从。所以,礼乐是令天下统一太平的工具,是中正和平的要领,是人的情感不能脱离的,这就是古代君王设置音乐的策略。
综上所述,荀子从两方面表达了他的乐舞思想。其一,乐舞是人性本能情感的需要,是由人的情感引发的;我们需要通过雅乐之声来感动人心,教化人心,使人心变得更为善良。其二,荀子指出乐舞的作用在于调和人们的关系,使君臣上下和谐恭敬,使父子兄弟和睦相亲,使长者和青年和谐顺从,从而建立和而不流、齐而不乱的社会秩序。荀子乐舞思想的核心在于一个“和”字,“乐主和”是一个颇为丰富的命题。于平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孔子‘恶郑声乱雅乐’求的是‘和’;孟子说‘王与百姓同乐’,求的也是‘和’;前者主要是‘乐’的内部结构之‘和’,而后者主要是外部功能之‘和’。荀子对这两方面都有论述:他认为要实现内部结构之‘和’,就要‘穷本急变’、‘著诚去伪’;而要实现外部功能之‘和’,就要‘移风易俗’‘以道制欲’”所谓“移风易俗”即移去逆气,发扬正气,如此,才能以“道”规范之。
荀子不仅继承孔孟乐舞思想,而且较之更进一步。他在“乐与情通”的基础上,更为明确的阐述“乐与政通”。以治理国家的成效,来判定乐舞的优劣。我认为,荀子的乐舞思想延续了儒家乐舞思想的精髓,也是乐舞艺术发展的有力见证。
先秦儒家推行“乐与政通”,其目的在于感化百姓的性情,使人变得和顺,以便更好的服从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而要达到这种教化目的,就必须用“礼乐”去实施教化,以乐辅礼、以乐施教。将“乐”作为实施手段,将“礼”作为行为规范,其本质是与民众进行精神沟通,对人心进行改造和教化,使人与人之间更为和谐,社会更为安稳。从孔子的“乐与政通”,到孟子的“乐民之乐”,再到荀子的“乐得其道”,均是以“为政”为出发点来推动乐舞艺术。儒家文化思想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伟大思想对当今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尽管,部分儒家乐舞思想存在一定得局限,但同时,我们应该客观、理智、全面、科学的去研究儒家为政下的乐舞发展,应“鉴古思今”,为当今舞蹈艺术的发展“取其精华,润于其身”。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1
[2]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6.10
[3]尹建宏.《论孔子、孟子、荀子乐舞思想的流派与承变》.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6.19
[3]马 婧.《孔子、孟子、荀子乐舞思想共通点及差异》.大舞台.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