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中的材料语言表现

2013-07-20 05:45:43卓千晓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1期
关键词:纤维材料肌理编织

卓千晓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自贡 643000)

一、艺术中的材料语言

现代的技术,让艺术的语言有了真正转化的可能。制作任何艺术设计都离不开材料、结构、功能、形式。所以,在做设计时要更好的把握视觉语言。其中,材料又是结构的物质载体,艺术是通过材质这种语言来表现的。不同的材质,艺术家赋予它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象征意义,它是设计者设计思想的延展和表现。

在材料中,有一种具有亲切感和可塑性、传达视觉和触觉的愉悦,称为”纤维”,纤维艺术的语言就是纤维这种材料。用这一特定的材料表达设计,正是设计中材料的发展和设计理念的变化。它使纤维从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门类,才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纤维这种材料本身独特的视觉语言。

二、纤维艺术的发展

纤维艺术的前身就是壁毯和壁挂艺术,很长的时间内它都是绘画的载体。那时的壁毯艺术用纤维编织来表现宗教故事和宣扬宗教精神、具有浓郁的装饰感。十七世纪,这种类似绘画的编织表现达到一个顶峰,用色线来代替画笔,与绘画真假难辩。

18世纪中叶,英国以莫里斯为代表的设计师,热衷于染织品的设计。那时的设计大多师法自然,具有浓郁的自然和装饰意味,人们开始将题材从宗教色彩到关注人文精神。到了包豪斯时期,在壁毯和编织设计方面最为成功的是根塔斯托兹。他主张编织者和设计者结合,注重纤维材料和编织手段的不同带给设计的意义,将探索重点放在挖掘纤维材料的特性、表现肌理,以及和建筑环境的关系上。

到了19世纪,让吕尔萨大力提倡复兴壁毯艺术,将现代的设计观念和编织语言融合到作品中。在他的倡导下,艺术家开始思考将许多非传统的材料如麻、绳、棉花、纸等运用在作品中,大力的拓展了材料的表现。作品也从平面走向空间,从具象走向抽象,并融合了许多当代的雕塑和绘画的元素在里面。

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纤维艺术多以棉、麻、丝棕、竹、柳、藤条等自然纤维材料为媒介,在纤维材料的扭动、编结、缠绕、捆扎中获取编织技巧上的触觉和肌理变化,纤维艺术有开始从平面转向空间、装置,纤维材料的柔软性、可塑性成为纤维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艺术家开始将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塑料薄膜、金属等也纳入纤维材料的范围。人们发现纤维材料的魅力不仅在于图案,而是它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表现力。著名的波兰纤维艺术家阿巴卡诺维兹(Magdalena Abakanoviz)就擅长用特殊纺制的长山羊毛绒线编制,他的作品富有弹力性的表面肌理,柔软而具有生命力。

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高科技的手段也进入到了纤维领域中。他们采用了各种薄透效应、闪烁和反光材料进行创作。这些金属、感光、高反光、发光材料,加上照明的配合,出现了许多奇异的效果。特别是日本的纤维艺术家更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材料创作作品,使日本走在现代纤维领域的前列。至此纤维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无论是艺术性还是表现手法都得到长足发展。对纤维艺术的观念、形态及其艺术语言的探讨,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纤维材料的结构造型

在现代纤维的发展中,除了材料本身的发展,它的造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表现:

第一类是平面式的,也可称”悬挂式”。这种以壁挂为主,但是现代的纤维艺术已经打破了传统模式,出现了不规则的形态。例如林乐成的《西部映像》,表面的编织出现了不同的肌理。又如美国的纤维艺术家珍妮的作品,她用无数的衣服串联成线,悬挂在空中,在风的吹动下表现漂浮不定的纤维形态。

第二类是立体式的,又称软雕塑。这种形态是利用不同的纤维材料的厚度和力度来支撑。例如日本纤维艺术家八木真里代的大型立体雕塑《原始星系》系列,巨大的绳拔地而起,相互缠绕向上生长,作品中透露出对人类生存和环境以及生命本质的思考,非常具有感染力。又如美国的艺术家珍妮特玛卡里安的《躯干系列》就是一件独特的立体艺术作品。她运用金属网作成躯干,用纸浆和棉絮填充,然后喷绘和书写文字,像制作木乃伊一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第三类是景观的,最具代表的是克里斯托的大地艺术。在1995年,经过23年的周旋后,德国国会以292对223票通过,同意艺术家夫妇用白布包裹德国国会大厦,该项目持续14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的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传播的是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好情感。他用纤维材料构成的环境艺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意识,所选择的材料也打破了传统材料类型的范畴。

四、纤维材料的功能表现

纤维艺术首先是一种属于材料的艺术。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纤维艺术史可谓一步材料的发展史。它以材料为依托,借由各种表现手法,以屏幕、立体或空间装置等形式向观者传达一种艺术理念,可以说材料是纤维艺术极为重要的表现语言。

(一)纤维材料的自然之美

纤维材料的自然性,首先是源于材料本身的天然性。许多纤维材料都取自天然,如棉、麻丝、毛等,因而具有天然性。其次,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合成材料都是艺术表现的基本符号,在直线和曲线中充满了美感,而这种美感是不需要加以掩饰、伪装的,以天然的材质去表现自然美、线性美,重构客体美感是纤维自然延伸的艺术真谛。

(二)材料决定艺术表现手法

因为纤维材料的粗细、软硬、滑涩等各种物理性能都影响并决定着编织技法。我们只有选择相应的表现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好地为作品服务,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得到充分表达。

羊毛、丝等纤维材料质地柔软、色彩丰富且富有韧性,可塑性极强,所以它们的表现手法可以是多种编织技法灵活运用,创作出来的作品细腻、富有光泽感、色彩丰富、层次微妙等特点;麻纤维由于较粗硬、拉力强,所以采用捆绑、缠绕等技法来表现粗犷的肌理效果尤佳;而对于一些片状材料则应采用叠压、粘合、镶嵌、缝缀等表现手法。材料的选择丰富多样,也就决定了纤维艺术的创作手法灵活各异。

(三)材料创造了丰富的肌理外观

纤维材料的丰富多样、质地各异,再加上各种工艺表现手法的不同,它所创造的肌理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不能比拟的,更是纤维艺术的重要表现语言之一。纤维艺术的创意表现,就是要善于利用材料的组织结构和肌理,探索它与形象的有机结合,以材料的色泽、柔软度、蓬松、粗细等不同来产生不同的肌理外观。另外通过经纬的不同交织方法也可以使各种工艺手法相互结合、灵活运用,形成丰富的肌理对比效果。

五、结语

材料是纤维艺术制作的语言形式和物质载体。我们要善于发现材料的美,将想象和材料的表现相结合。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纤维材料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语言。把握纤维这种材料,是艺术家与空间对话的表现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林乐成.纤维艺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4]张怡庄,蓝素明.纤维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纤维材料肌理编织
体验编织的乐趣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少儿美术(2020年2期)2020-12-06 05:53:24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2:03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Coco薇(2017年7期)2017-07-21 07:16:04
静电纺丝制备PVA/PAA/GO三元复合纤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