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艺术中形式语言的表达

2013-07-20 05:45:43何佳荣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天津30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11期
关键词:版画艺术家艺术

何佳荣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天津 300000)

一、版画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与形式语言的表达

1.中国唐代木刻雕版的发展。唐代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作于公元868年,是现在世界公认最早的一幅木刻版画,在当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时的作品刀法俊秀唯美,形式古朴神韵,内容多以宗教题材为主。

2.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版画在形式语言上有一种鼓舞人心的视觉感染力,刀法铿锵有力,人物神态炯炯有神,强烈地再现了中华名族的危险处境。如古元的《减租会》、李桦的《怒吼吧,中国!》等。

3.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时期的版画作品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大众的审美需求,画面由简到繁,大多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晰的思想主题,现实主义成为艺术家赖以遵循的创作手法。如李焕民的《杨青稞》、赵延年《办嫁妆》、晁楣的《杏园》等。

4. 改革开放后的20年是新兴版画的转型时期。此时期崛起的一批青年版画家勇于创新,重视技艺的探索与精神的追求,从传统的造型体系与色彩模式中摆脱出来,回到材料的本体语言上,探寻更加能体现艺术家精神层面的艺术语言。

二、媒介材质与形式语言的表达

绘画艺术中对材料的追求和表现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发现新的材料,才能有新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亚里士多德说过“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形式是第一本体,它使质材得以成为某种确定的事物”。在众多绘画艺术门类中,版画艺术是最依赖于材料与技术的拓展而延伸的,正因为有了各版种材质的丰富性,版画形式语言的变化与发展也就有了更大的拓展空间。可见版画艺术的发展从刚开始就离不开对材料的选用与限制,观念物质性的凸显,图绘性的消减是版画形式语言发展的新趋势。

在版画艺术中各版种因为其所用材质的不同而显现出不一样的形式语言。木版画注重刀法和韵味,其形式语言趋于简练、概括;石版画使用铅笔,水墨等材料,加上石材本身的平滑和韧性,因而产生比较细腻、柔和的语言;铜版画使用化学酸剂腐蚀等,可以产生丰富的肌理,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丝网版具有软性特质,用感光制版技术制版,可在任何凹、凸的实物表面上进行实验,其强烈的色彩表现力是它独特的形式语言;综合版画是借助于材料本身的属性延伸开来的,版画艺术在技艺改进的同时,材料的丰富性也日渐成为满足艺术家的精神追求的重要因素。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对版面的加热、隔离、腐蚀、受压等方式使原媒材产生超属性的化学反应,让材料在呈现其物质性的同时也显现出画家的精神面貌。

三、艺术家的观念所指与形式语言的表达

形式语言是艺术家构筑现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的通道,艺术家通过不同形式语言来呈现作品的观念所指。

1.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与合理利用。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去重读和激活传统文化,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如杨峰的综合版画《湮化》是采用综合制版和丝网印刷结合起来印制完成,画面通过对文字以及各种烟雾破损肌理的再现与创造,折射出作者对中国文化传承的一种继承与反思。张敏杰的木版作品《舞蹈》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复现,以一种特有的韵律和细密的刀法,突破了局限于某具体时空的表现形式,显现出作者对超现实的韵味和形式化图式的追求。

2.精神体验。美感不同于认识的一大特点,在于他是情感的精神体验,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心理结构中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动力结构,认为艺术是幻想内容、梦的改装、美的形式的统一。作品内容与形式应该协调,在追求材料的物质性美感的同时有意识的把握由创作激情向理性精神的转换,反映艺术家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在蒙克的木版画《吻》中,他将天然的木纹肌理印在了画面的人物内部,这些密密排列的竖纹犹如密集的雨丝,将人物带回到一种不可言状的压抑空间。独特的形式语言再现了早期间接制像的平面化与符号化,同时蒙克的个人情感在木板的自然纹理、符号化的强烈图式以及自然显现的刀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徐冰对版画形式语言的探寻也有着别样的见解,在《天书》中,他采取了集装置和观念于一体的艺术表现方式,摆脱了传统版画的创作模式。他对艺术的深度认识决定了这一版画艺术形态的出现。作品形式在表现出独特视觉效果的同时体现版画家的精神所指。他们的作品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和语言,对版画艺术的发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追问与反思。

3.对当代性的把握:当代版画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版画各时期形式语言的变化与发展准确地反映着人们生存状态,记录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也关注着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如周吉荣的《老北京》系列,作者用敏锐的目光观察着北京这个迅速变化的城市,让观者在他的作品中真切地体验着这个城市的变化, 通过对时间流逝的图像化描述和对画面色调及肌理的复现体现出一种莫名的沉重感,并由此引发观者对当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文人、传统、环境、秩序等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杨锋的综合版画作品《一个关于毁版的标志》中,信手拈来的一件生活物件,经过画家视觉语系的精心转换后,看似无足轻重、习以为常的东西陡然有了内涵,与观者产生心理距离感。

四、结语

总之,版画形式语言是由版画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媒介材质的发展、艺术家的观念所指等因素构成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遵循版画发展规律的同时挖掘不同材质碰撞在一起所形成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不断创造实践,作出能反映自己个性及精神面貌的作品,最终使技术、材料与心迹合三为一,这也正是版画进一步发展的观念所指与时代所趋。

[1]《美学原理》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德]阿道·希尔德勃兰特.潘耀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绘画的观念性问题》王林.雅昌艺术网.2008年1月

[4]《中国现代版画史》李允经.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5]《艺术材料的遐想》张元赵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11

猜你喜欢
版画艺术家艺术
版画作品选登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少儿美术(2019年8期)2019-12-14 08:07:02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