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次讲话”的思想深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阐明的三大问题

2013-07-18 02:32严书翰
决策与信息 2013年4期
关键词:讲话特色发展

严书翰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有两次专门就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了重要讲话(以下称“两次讲话”)。一次是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以下称“第一次讲话”);另一次是2013年1月5日在中央党校举办的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以下称“第二次讲话”)。这“两次讲话”都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包含这么一个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阐明若干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根据笔者对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讲话”的学习体会,我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至少需要阐明三个重要问题。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6个时间段划分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思想发展历史的6个时间段来认识。

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发表为标志,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开始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本身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早期即16世纪和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二是中期即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三是晚期即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是无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及其全部基础,启发了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觉悟;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设想。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世纪中叶,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激化,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和阶级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般地说可以概括为5条:未来社会主义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合乎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等等。

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第一个在大国把科学社会主义付诸实践的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列宁还进行了以实施新经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初步探索。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邓小平讲的苏联模式是指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中逐步形成的过分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主要特征是:在所有制上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经济体制上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在发展战略上以重工业为重点追求外延式粗放增长,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终身制、家长制、个人崇拜,等等。苏联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苏联模式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严重弊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这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

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适时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刚开始,我们党只能学习苏联经验,而且是认真地学。经过实践,我们党很快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弊端。毛泽东在总结经验和慎重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标志,这一时期我们党形成了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新认识。但是,囿于认识和实践的局限,这一时期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出现了错误。比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后来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等。

第六个时间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和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主要点,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科学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实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九个方面的理论创新。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创立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二次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历程来看。

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讲话”都谈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讲起。他在“第一次讲话”中指出,十八大报告的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用四段言简意赅但却是沉甸甸的话来论述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这是十八大报告论述中国社会主义不同于以往文献的地方。这部分论述实际上把党领导人民90多年奋斗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江泽民坚持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第四阶段:十六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二次讲话”重申并进一步阐述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强调指出,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决定并坚定不移向前推进,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和经验,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要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时期。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如何认识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只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重温并深刻领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才能正确认识党史上大是大非的问题。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统一。

我们通过上述世界社会主义思想500年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

上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也就是体现了对“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的认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讲话”中的第五个“深刻领会”,即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这个重要论断中当然包括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状态等。

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今天讲这个问题决不是老生常谈,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思想意识呈现多元多样多变以及资讯信息化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强调这个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

现在有些共产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虽然表面上不反对提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认为那是遥远将来的事,而且把它与说“空话”、“大话”联系在一起。这些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这是极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讲话”中深刻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些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有意无意地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隔裂开来。认为讲“共同理想”还凑合,别提什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这也是极其错误的认识。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章同时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这30多年的大发展,一些国家、一些人客观上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对手。其实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为了发展自己,并不是想挑战谁、压倒谁,更不是要输出我们的制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原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一些国家、一些人看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顺眼。众所周知,印度国情很多与中国相似,印度也是正在发展中的大国。但是,印度在发展过程中就不会受到我们这样的“待遇”。为什么?因为印度不搞社会主义。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被比较”、“被竞争”、“被推向国际舞台中心”、“被放在了聚光灯下”,等等。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还必须同生产力更发达的资本主义长期合作和斗争,还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甚至必须面对被人们用西方发达国家的长处来比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足并加以指责的现实。

面对这种状况,怎么办?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二次讲话”都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回答:我们必须有很强大的战略定力,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最重要的,还是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壮大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改善我们人民的生活,不断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势的社会主义,不断为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而这样的精神状态只有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才能做到。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和组织保障。

猜你喜欢
讲话特色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注水”讲话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男朋友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