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体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

2013-07-13 02:31陈敬文李明琴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内化品德

陈敬文 李明琴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知”,指导“行”。但实际上,多数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在日常生活中却难以做到言行一致。原因就在于,这些学生在学习时始终处于被教导的地位,没有形成主动体验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情感,缺乏道德体验或体验不够,必然无法实现道德的内化。因此,体验,是实现道德内化的桥梁。

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要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其在回忆、感受中重新链接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老师可以借助于创设情境的手段,借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并导入活动主题的目的。

1.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动力,而最能引发这些兴趣的则是外界的情境。引起兴趣的情境往往能够引起快乐,引起快乐的情境往往也能够使小学生感兴趣。在品社活动中,说的最多的就是培养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小学生表现的最多的则是无拘无束地参与和投入。

比如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风儿吹呀吹》,有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游戏情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玩具,你们想看看吗?

生:——

师:那就请小朋友们先把眼睛闭上,等老师数到3的时候再把眼睛睁开,好吗?

(出示五彩的风车)师:这是什么?

生:——

师:漂亮吗?谁能让风车转起来?我们请几位小朋友上台,比比看谁的风车最先转起来,而且转得快!其他小朋友就为自己的支持者加油、助威吧!

小小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的体验,唤醒了学生的生活记忆,架设起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初步实现道德的内化。

2.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新知。

比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买卖中的道德》一课时,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购物时要掌握商品的重要信息,做精明的消费者,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我家的洗发水用完了,但商店里的洗发水琳琅满目,很多品牌。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买什么牌子的好吗?为什么向老师推荐这个品牌?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这些信息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用途、功能、质量、价格等方面介绍自己知道的洗发水品牌)

巧妙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搭建了联系已有知识的平台,让他们达到真正的体验和感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通过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创设多媒体情境引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把声、形、色、情、境熔于一炉,来创设、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小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新课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丽的生命》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多媒体情境:

(1)谈话导入

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里,草地上,小草在风中起舞,鲜花在竞相开放;小鸟在树林时歌唱,小朋友们在追逐嬉戏……在我们的身边,生命无处不在,或许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小区里、校园里、街道两旁、公园里、山村里、郊外的树林里、田野里……这就是生命的魅力。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吧!

(2)播放视频

播放《美丽的生命》视频资料(各种生命现象)

(3)谈感受

看了视频,你想说什么?你觉得生命美丽吗?(指名说)

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不仅可以激活新课教学,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架设起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桥梁,引发道德体验,实现道德的内化。

二、自主参与,尝试体验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些内容的选材是学生没有或无法经历的生活场景。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教师就要寻找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特点,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用诚挚的话语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促进学生置身其中,用心思考、自主参与、尝试体验。

1.收集资料,打开通道

新课程的品德教材,综合性的内容越来越多,对学生资料搜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课前准备成为品德教学有效实施的必要前提。

比如在教学《美丽的生命》一课时,我在课前给学生发了“课前调查安排表”:

孩子们,在我们的身边,生命无处不在。或许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小区里、校园里、街道两旁、公园里、山村里、郊外的树林里、田野里……让我们去寻找生命、亲近生命、去发现生命、认识生命、观察生命。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生命形态的美丽、去表达生命、去感受生命的神奇吧!可以拍下有关生命形态的照片,也可以画画你眼中的生命,写下生命的日记。

2.自主学习,尝试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通过教育因素的有效影响,促使小学生将思想品德规范逐步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和发展。

如:在教学《献出我们的爱心》一课时,可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本中原始资料“残疾人的故事”,以于海波的亲身经历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内在的同情心,并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上不幸的人群。在此同时,再让学生说一说、讲一讲。课前调查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和事,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我来体验“蒙上眼睛走出教室,用嘴叼笔写字,用手势向同学说一句话、用一只手穿衣和系扣”等。这些细节性的表演,引导通过学生“尝试体验”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从中谈感受,以此来回归现实,从而激发学生有思维地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身边最需要帮助的人。也为完成“爱心行动计划”,将学习内容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作了积极的准备。

三、合作探究,深入体验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通过师生互动,全作探究,使学生的对学习内容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深入情感的体验,实现了道德的内化。

1.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课堂,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感受与情感流露,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思想品德学习生长与发展状态的优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尽可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合作、探究等获取知识。学生有差异,那么教师在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时就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也应体现着这些不同层次的铺垫,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2.师生互动,挖掘合作探究的深度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建构起新的知识,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并由此产生新的疑问。这时,教师应适时介入,或以平等的态度陈述看法,或以简洁的提问因势利导,以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认识,引导学生在个体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文本,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就形成了平等对话、信息多方交流、师生互助、师生与文本互动的格局,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也就构成了愉快、轻松、民主、自由的情感氛围。

此外,还应加强课外延伸,践行体验。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因此,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而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而教师要善于把思想品德的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林文瑞)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道德体验”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编号:FJJKXB13-091)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内化品德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