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丁佳荣
昆曲:逝去的诗意生活
文·图/丁佳荣
在上海老城厢内有一座名闻遐迩的豫园,距今四百多年前,它的主人是潘允端。潘氏有一部《玉华堂兴居记》(俗称《玉华堂日记》)传世,记录了他最后1 6年的生活,起自万历丙戌十四年(1 5 8 6年),迄于万历辛丑廿九年(1 60 1年)。日记所记载的内容,恰犹如一幕幕明代末年江南士大夫生活图景之再现,同时也留存了许多关于戏剧演出的珍贵记录。这时,正值昆曲鼎盛之际,婉转悠扬的吴音在大江南北传唱,人们对于这种清雅细腻的戏曲声腔喜爱有加,上海豫园里回旋的弦管清歌亦是全国繁盛的昆曲演出中一道绚丽的风景。
清乾嘉之后,地方戏曲竞相涌现,与处于“国剧”地位的昆曲发生竞争,昆曲节节败退,直至民初几乎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但社会上另一种形式的昆曲活动却绵延不绝,那就是业余昆曲演唱,由于它一般以清唱为主,故称为“清工”。学曲者,互称“曲友”,教曲的老师叫“曲师”或“拍先”,学曲或教曲称“拍曲”,唱曲或制曲填词雅称“度曲”。曲友们活动的组织,先是称“局”,后来才产生“集”、“社”之名,直到民国初,几乎统一称“社”。近代上海最早有曲社活动记载的为创办于道光十年(1830年),称为“苏淞首局”的赓扬集。
清末,上海的曲社遍布全城,有数十家之多,较著名的有:怡怡集、清扬集、拍红社、钧天集、吴局、挹清社、粟社等,发起人或加入的曲友均为上海一地的名流和曲界耆宿,如韩华卿、俞粟庐、程藕卿、徐小仓、张少琴等。民国后,上海的曲社又新增两类,一方面是行业内的昆曲社,如银行界人士的银联社和上银社、闸北水电工人俱乐部有同声曲社;另一方面是著名学者发起的曲社,如赵景深、夏恂同创建的女子曲社嘘社,后来就发展为上海昆曲研习社,社员达一百多人。曲社的主要活动便是唱曲活动,唱曲以“期”为标志。例如:曲友私人在家请曲师拍曲,称“私期”;曲社平时举行的拍曲习唱活动,称“公期”;其中,“同期”是曲社活动的核心,是曲社最重要的坐唱形式,也是一种很古老的形式,每月一次。平时拍曲,以只曲为主,而“同期”则例须唱全出。预先排定剧目,各门配脚、后场乐队,一应俱全,几乎与舞台演出无别,只是不粉墨登场而已。
适逢节日,曲会就更为频繁。京昆大师俞振飞先生回忆,“正月十五元宵节,曲友们相约至苏州邓尉,一边赏梅,一边唱曲;三月初三清明节,大家又赶到松江醉白池踏青唱曲;六月廿四是荷花生日,大家相约去杭州徐凌云的“摹烟别墅”进行曲会,晚上在西湖里放荷花灯,荡舟唱曲;七月初七乞巧节,曲友们就聚在嘉兴南湖烟雨楼,与各地来的曲友比赛,观者如堵;八月十五日,曲友相约至海宁观潮,一去就是几十人,长达四五天,每日唱曲串戏,尽兴而归;每届桂花飘香,松江曲友与苏、宁来的曲友会串,秀野桥头笙箫悠扬,城厢万人空巷前往;九月初九重阳节,大家又赶到青浦朱家角名医唐承斋家赏菊唱曲会。”这些有闲、有钱、有文化阶层从昆曲中得到享乐,昆曲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中心内容。
如果说曲社活动是流行在相对小范围的上流阶层的自娱自乐,而堂名演出是最普遍的,与民间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成为一般
明万历潘允端《玉华堂日记》封面
昆曲人物市民和农村民俗生活节庆、婚嫁的一种时尚。堂名,专指以清唱戏曲为职业的团体。上海及江浙一带,店铺开张或一般人家婚丧喜庆,以及民间节日、庙会等活动,总得招请堂名唱曲,在接引宾客和宴会中间,点染热烈或肃穆的气氛。堂名作为一种娱乐形式深入寻常百姓家,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和欢迎。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珍藏的《豫园宴乐图》是著名海派画家吴友如在光绪庚辰三年三月(1880年4月中旬)所作,该画描绘的是上海道台刘瑞芬在豫园宴请德国皇孙“普鲁斯理”亲王的场面。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年上海政府的待客之道,是研究晚清上海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的重要历史文物。《豫园宴乐图》上,除了宴席上的人物以外,最引以注意的是画面中心的八个头戴礼帽,身穿长衫马褂的青年。他们围着一个长台分列两旁,有的在吹笛,有的在敲鼓,有的在拉曲弦,有的摇头晃脑似乎在唱曲,这个便是堂名演出。堂名的唱台通常可以拆散装在箱内,运输时用扁担来挑,故堂名常以“担”为单位,一个堂名班子可称为一担堂名。因晚上可亮灯表演,故称“灯担堂名”。在清末民初时期堂名演出进入发展的高峰,堂名班遍布上海城厢。于是,连上海道台也要用昆曲堂名来招待德国亲王。
我们翻阅当年有关描述上海的小说可以看到,如《九尾龟》第六十八回王太史与花彩云结婚时便请堂名唱堂会:“只说王太史回去,过了几日果然清音彩轿,灯担堂名的把花彩云娶了进来,王太史的得意,自不必说。”又如《孽海花》第三十二回:“第一天的开台酒,当然子固来报效了双双台,叫了两班灯担堂名,请了三四十位客人,把上海滩有名的人物,差不多一网打尽,做了一个群英大会。从此芳名大震,轰动一时,窟号销金,城开不夜,说不尽的繁华热闹。”类似小说中的堂名堂会演出,我们在清末民初的《申报》上经常会看到诸如祭祀、婚嫁、寿诞、开业报道,如主家延请堂名班社至家演出,或至徐园、张园,及一品香、大富贵等酒楼演出广告,即便丧事尤其是筹备老人丧事也会使用堂名演出,此时“戏”的成分并不重要,更多是点缀喜庆而已。
昆曲曼妙声影五百年前就出现在上海的舞台上,一度上海又成为她主要栖身之地,这都证明昆曲与上海的社会环境有着很高的融合度。丝竹弦歌的生活对于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曾经并不是奢侈和远不可及,昆曲将他们的日常生活趋于艺术化,人们不再一味辛劳生活,而是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土地。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