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爸爸“缺席”

2013-07-12 18:49李滢
检察风云 2013年15期
关键词:小兰小宇缺席

文/李滢

别让爸爸“缺席”

文/李滢

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德国哲学家弗罗姆

近些年,有很多的文章在谈到孩子的早期教育时,都会强调妈妈对于婴儿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两岁以内,提出妈妈要无条件接纳、注重情商教育、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观点。李双江之子的事件发生后,“养不教,父之过”的声音充斥媒体,父亲这个角色被拉进大家的视线,大家不禁想知道父亲对于一个家庭的意义何在、他的功能与妈妈有何不同、缺失父爱又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小兰的爸爸

小兰的爸爸是个老好人,对谁都和和气气。从开始工作起就一直待在一家国有企业,十几年下来,工作做得还行,职位上没有任何变化。他在家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做饭、打扫卫生、修修补补。爸爸从来没有对小兰发过火,有时候妈妈骂小兰,爸爸想劝和还会被妈妈连带着一起骂。在小兰眼里,爸爸是个十足的窝囊废。用妈妈的话说,你爸像个娘们儿一样,一点血性都没有,升职、涨工资永远轮不到他……小兰想,妈妈如果不是思想保守,早就和爸爸离婚了。

小兰从小争强好胜,事事争第一,是妈妈的骄傲。现在她已经28岁了,留学回国后在一家500强的企业做中层领导。一切都很好,唯一的问题就是小兰找不到男朋友。并不是没有男人喜欢小兰,只是小兰一个也看不上,独自一人时,小兰想是不是天下就没有一个好男人呢?

按理说,小兰生活在一个完整的家庭,父母双全,而且他们都很少离开家陪在小兰身边。但爸爸虽然在家,却是一个被妈妈“阉割了的男人”,随时可以被妈妈骂得狗血淋头。在小兰的眼里,这样的爸爸根本没有任何地位和威信。所以小兰会在心里贬低男人、对男人失去信心,认同妈妈、认同女性。如果在小兰的家庭里长大的是男孩,也不会认同父亲,反而是认同母亲,这样他就失去了男性榜样,个性容易“女性化”。所以小兰的父亲只是在角色上存在,在功能和位置上却是缺失的。

规则、边界、力量

如果说在一个家庭里,母亲的功能是温暖、理解和包容,父亲的功能就是规则、秩序、边界和力量。母亲的功能和父亲的功能,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缺一不可。

建立规则

有个心理学实验,把一群小孩子先后放在有护栏和没有护栏的蹦蹦床上玩。结果发现,孩子们在有护栏的蹦蹦床上活动范围很大,从中心到边缘都有小孩;而在没有护栏的蹦蹦床上他们都挤在中间,活动范围小,看上去没有安全感。可见,护栏既是限制又是保护,它把孩子限制在护栏里面,同时又保护着孩子可以安心地跳来跳去。父亲在家庭里就扮演着护栏的作用。父亲通过“立规矩”让孩子认识、了解规则并按照规则行事,这看起来像是一种限制,但实际上是重要的保护,保护孩子免受违规甚至是触犯法律的惩罚。

从依赖走向独立

两岁之前,孩子和妈妈之间是“封闭的二人关系”——相互依赖、满足、欣赏,边界不清,融合在一起。一个积极、强有力的爸爸的介入,会帮助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切开这种“二人关系”,走向“开放的三人关系”,促进孩子完成“分离一个体化”的过程。如果爸爸常不在家,或在家只是隐形人,或是离异家庭,妈妈一个人带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就会跟妈妈一直相互依赖、相互控制、界线不清,不利于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很多上学后又以各种理由休学、退学、逃学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况,他们无法独立面对社会,在潜意识中找到各种理由回到妈妈身边,和妈妈继续纠缠。

逐渐社会化

从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妈妈和孩子有很深的情感联结,妈妈总是能及时地、无条件地、积极地响应孩子的各种需求,这让孩子产生幸福感、对他人和世界的基本信任感、自信等能力。而爸爸的爱却是有条件的,要获得爸爸的爱和奖励,必须遵守他设立的规则。从这个角度来说,爸爸就代表着社会,只有当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时,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并适应社会。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爸爸的过渡,直接让他离开妈妈跟他人接触,对孩子来说就比较难,适应过程也会更曲折。

性别意识

父爱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化发展有重要意义。男孩认同父亲,能够站在“男人角度”看待妈妈和外部世界,这时,他是有竞争力和有能力的;一个被妈妈尊重和欣赏的父亲角色,会帮助女孩站在“女人的角度”和妈妈认同与竞争,变得有女人味和有魅力。

父亲不在,如何“补位”

我曾经接到过一个咨询,来访者是小宇妈妈,她33岁,孩子小宇一岁。小宇妈妈说小宇爸爸接到公司的通知,要外派到欧洲去工作两年。这个机会是小宇爸爸期待了好久的,专业学习、回来后的升职机会等都让小宇爸爸心动不已。但小宇妈妈的苦恼是,孩子这么小就没有爸爸的陪伴好不好?而她一个人要怎么又当爹又当妈地带好孩子?

其实小宇妈妈的问题很多家庭都曾面临,只是离开的时间长短、孩子年龄不同而已。那么当父亲暂时缺席时,妈妈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1. 保持爸爸与孩子的联系。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说,爸爸真实的存在都是对家人最好的安慰。所以爸爸要尽量常回家陪孩子,充分发挥爸爸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爸爸回家困难,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保持和家人的联系,让孩子感觉到爸爸的存在。妈妈也可以创造机会,带孩子去探望爸爸,多和孩子讲爸爸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情况。父母要共同努力,切实地让爸爸作为“第三者”积极地介入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二人关系”。

2. 树立爸爸的形象。在孩子面前,妈妈要多提起爸爸,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爸爸的作用与优点。如果妈妈在孩子面前总是指责爸爸,特别是把夫妻之间的矛盾告诉孩子,希望孩子站在自己一边,对孩子绝对是一场灾难。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些男性和女性榜样。对于离异家庭,妈妈可以给孩子找“爸爸替身”,比如,外公、舅舅、继父等。当他们在孩子心中承担起“父亲”的职能时,会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特别要提的是,继父和孩子并不是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不过是生活在一起的成年男人和孩子的关系。妈妈无法通过命令让孩子接受和爱继父,只有当孩子愿意信任继父,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才能建立。

同时,妈妈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及父亲,让孩子以他为参照——“如果你爸爸在,他不会同意你这样做”或者“爸爸要是知道了,肯定会为你骄傲”,这样虽然爸爸不在了,但可以永远活在孩子心中。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小贴士”——做个好爸爸

1. 与妈妈并肩作战。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个男人越是能参与到妻子的职责中,如进产房、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妈妈就能获得越多滋养,她在面对孩子的同时也能表现出越多的耐心和关爱。

2. 感性和温柔。一个感性、温柔的父亲,有利于帮助孩子理解别人,也利于孩子性意识的发展,男孩会以父亲为楷模,女孩会以父亲为理想的标准。

3. 坚决说“不”。一个成熟的父亲要懂得设定边界。弗洛伊德说,父亲是“社会的代表、法律的化身”。他以社会标准来帮助孩子进入、理解并适应社会。同时,父亲的权威必须在严禁孩子做什么或是要求孩子遵守规则的当刻,变得强硬:“好了,就是这样”“按我说的做!”这种态度能让孩子了解,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需要澄清的是即刻地设定边界,不等于情绪宣泄。举个例子,孩子在游乐场玩,到了该回家的时间却赖着不走,虽然告诉他之前已经约定好玩到几点就回家也没有用。此时爸爸就必须变得强硬起来,告诉他:“好了,没有商量的余地,现在就回家,不要再说了!”这种态度就是即刻给孩子设定界限,严禁他做某事,或是要求他必须遵守某项约定或规定。此时父亲千万别说“可能”、“要不然再玩十分钟”、“那我们就玩最后一项”,或者是买个玩具来补偿。这样看起来很“民主”、在乎孩子的感受,实际上会让孩子无法清晰地定义什么是约定、规定和界线。可是,如果孩子不肯走,爸爸就气急败坏地打骂孩子,这便是情绪宣泄。因为此时,父亲不是给孩子设定边界,而是当孩子暂时不服从他的命令时,感到挫败、恼怒、无力、焦虑,于是把这些情绪用打骂孩子的方式发泄出来,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设定边界对于青少年来说更为重要,这能帮助他们清晰地明白“我是谁”,这个“我”是区分于父母和其他同伴的,这是青春期最重要的课题。

猜你喜欢
小兰小宇缺席
你缺席的那些年
小兰的故事
骆浩:记录思考从不缺席
趣味成语故事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猜猜我是谁
父母这一刻,你一定不要缺席
不得不爱
小兰愚蠢的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