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凤来
【摘 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不再只是趋向于地域的经济建设,更加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作为一项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要素,它逐渐成为城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地广物博,各地的气候条件都大有差异,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绿化工程的建设,给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的引入带来不利条件。本文通过植物引入的科学性分析,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栽培能够有利于城市发展绿化工程,并有效的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本文就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的引入做主要分析。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已成为发展我国城市的重点工程。由于各地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有所差异,这给绿化工程的建设加大的难度,所以,在工程中,要怎样将当地环境以及气候条件融入进来,从而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并有利于植物的引物以及栽植,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是当前政府及各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对生物入侵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要想创造出更好的城市园林工程,就必须在其具有审美性的基础之上保证园林中生物链的平衡稳定,从而防止在植物引入的过程中因为生物的泛滥而破坏生物链,以致于破坏城市的环境。所以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对引入植物的条件、当地的气候条件等进行合理的分析,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试验,为创造绿化工程提供良好的条件。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科学性的分析
在进行绿化的引入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植物的生存条件以及当地的环境、地域、气候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这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物环境的影响,也关系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生物链的稳定。所以,在进行植物引入过程中,工程师必须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报以严谨的态度对引入的植物进行分析,根据当地的各种条件选择适当的绿化植物,从而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在引入绿化植物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遵循自然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从而保障生物链的平衡稳定,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经济效益。
2.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的基本原则
2.1科学引入城市园林植物重要性分析
对城市中绿化植物的引入,特别是从其他城市引入的植物,工程师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合理的分析,以确保在当地城市中的成活率。例如水葫芦的引入。水葫芦最在是被发现于南美洲,它最初被引入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城市园林景观中水区域的景观装饰,提高城市环境,但是当引入水葫芦之后,由于快速、大范围的蔓延,极大的影响到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有一部分城市针对这一点,会根据生物链的基本原理,在水中饲养鱼类,水中的鱼以植物作为食物,这就控制了水葫芦的蔓延,而水中的鱼类也由此得到了繁殖,这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这样的措施值得各个地区借鉴,也由此看出,盲目的引入植物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到城市环境。再如薇甘菊的引入,其原产地与中美洲,由于在引入过程中没有对该植物的生存特性进行综合考虑,以致于引入之后大范围的蔓延,给当地城市的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在引入绿化植物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存特性和生物特性,从而保证引入植物之后给城市造成威胁。由此看来,在引入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将客观规律、城市的环境田间、植物的生存特性等进行综合考虑,再进行科学的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植物的成活率,并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2.2针对地域环境选择引入植物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城市绿化植物的引入制定统一标准,而多数城市的绿化面积相对较小,城市园林多为原有老公园改建而成,因此,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的选用不易过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引入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以园林整体规划效果为目的,科学的进行引入。同时注重选用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的植物,以利于引入植物的生存,与本土植物物种相近更加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避免出现引入植物过度繁殖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2.3根据园林规划选用适宜物种
城市园林规划物种的引入,要根据园林所处位置科学的进行物种引入。在又高大建筑物附近或阳光不充足的地方,引入的植物应选择喜阴耐阴植物。同时还要注意园林周边附近建筑物窗前等位置引入的植物不应过于高大,以利于建筑采光为基础进行植物的引入与选择。在工业园区附近的园林植物引入还要注重引入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且植物对污染环境还要有较强的改善作用。例如,引入夹竹桃、千头椿等我国本土的外地植物。而在城市中心街区园林植物引入时,要注重引入植物对汽车尾气的吸附与改善,注重引入植物不能对城市环境造成过多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我国许多地区的园林规划中多采用杨柳科植物垂柳作为景观建设的主题,造成城市春季柳絮满天飞的情况。虽然漫天柳絮在城郊公园中对营造公园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种植在室内会造成环卫工人工作量的加大,而且对人们的呼吸系统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城市园林植物引入要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进行。在进行城市道路转盘中心园林景观植物引入时,也应以国内本土植物为主,以同地域植物为主,以此利于城市道路景观的持久性。
2.4城市园林植物引入应以节约型为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规划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城市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它是保证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入绿化植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以及实际情况出发,从而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栽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降低城市绿化工程的经济成本,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3.注重引入植物的繁育与控制---现代城市园林植物引入的重点
注重引入植物的繁育与控制是现代城市园林植物引入的重点,对于非本土植物的引入,繁育一直都是园林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因此,园林植物的引入应以便于繁育为基础,利于控制为重点进行选择。避免出现水葫芦、薇甘菊等情况的再次出现。通过选择与本地气候特点相近的、生物链相近的植物,确保园林植物引入的繁育与控制,在注重园林景观植物观赏性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
4.结论
城市园林植物的引入是关系到城市周边环境、生态环境、生物链稳定的大事,有关审批部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性与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进行审批工作,以此保护地域生态的稳定。同时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人员也要在注重引入植物观赏性、经济性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论证,确保引入植物不会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避免薇甘菊、水葫芦等事件的再次发生。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奠定基础,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农作物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弛.外来植物入侵对农作物的影响[J].植保信息,2007,12.
[2]王力锋.城市园林景观植物引入的基本原则[J].现代园林资讯,2008,7.
[3]赵雨欣.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入——以保护本土生态环境为基础[J].农业科技,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