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226015) 黄晓红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时间演变、结构演变和数量演变。
学习地理,重在掌握基本的地理过程和模式。《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地理过程的学习,明确提出:“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基本技能”“初步学会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地理考试大纲》的四大考核目标中也隐含了对地理过程的考查要求,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等等,并在历年高考试题中有充分体现。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可以发现,对地理过程分析的考查方向主要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依时行为,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作为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变化状况的依据。
例1 (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4~5题)图1示意某流域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
图1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 河道淤积 B. 河道变宽
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少
【解析】本题组以地图为依托,考查考生利用地图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能力,难度中等。
第4题,从a图中看出:①、②两地所处的支流位于甲水文站以下、③地及乙水文站以上,③地位于甲水文站以下、乙水文站以上,④地则位于甲水文站以上的上游;从b图中发现甲、乙两水文站先后出现了洪峰,故可确定暴雨出现在甲水文站以上的④地。第5题,观察a图发现,甲水文站与乙水文站之间河段与右岸②湖泊相通,可以推断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的原因是②湖泊的分流作用,故正确选项为C。
例2 (2012年大纲全国文综卷10~11题)图2示意长江中华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
图2
10.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11.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 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 连绵阴雨天气
C. 强对流降雨天气 D. 沙尘暴天气
【解析】本题组以地图为依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天气进行预测的能力。
第10题,利用图中的比例尺可以计算出目前的甲地距图中低压西侧约160千米,该天气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故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低压系统之间,根据水平气流的受力状况,可以断定B项正确。第11题,30~48小时之间,低压中心将经过甲地,因此会有强对流降雨天气出现。
例3 (2011年大纲全国文综卷1~2题)读图3,完成1~2题。
图3
1.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解析】本题组从一幅火山喷发的景观照片切入,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地质循环过程与分布的关系,同时隐含着关注社会生活的理念。
第1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山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堆积形成的火山锥,而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故本题选D。第2题,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而未出露地表形成的岩浆岩,变质岩是地壳的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的。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首先有可能在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下沉积下来固结形成沉积岩,故本题选C。
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对于地理过程的考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这类试题考查的地理知识相对比较单一,题目提供的信息一般比较直接,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考生需要对地理过程有基本掌握,并结合题目信息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4 (2012年福建文综卷第3~4题)图4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3~4题。
图4
3.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解析】本题组利用城市化水平折线坐标图为平台,考查考生利用地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速度慢、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水平低,据此可以确定图中甲折线表示发达国家;因为全世界城市化水平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显然要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确定图中乙折线表示全世界城市化水平;丙、丁两折线相比,丁折线在1975年后增长幅度超过丙折线,到2025年超过全世界城市化水平,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以上分析,可确定本题正确选项为D。第4题,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对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使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减少,城市环境趋于好转,同时人口向乡村逆流,带动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乡一体化,带动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工业产值比重增大与城市化没有直接的关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地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使地理事物变得更加复杂。在高考试题中,往往从这方面着眼,要求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包括问题的要点、情境的关键、解答的条件、思考的提示等),认真审视,反复思考,从而剖析出命题意图,确定解题的思维过程,以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实现四大能力考查的目标。
例5 (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5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图5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解析】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过程就是水源补给的变化过程。从图中可以发现,大盐湖位于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地形闭塞,降水较少。历史上大盐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的补给,形成淡水湖。但当冰川消退后,水源补给只能靠少量的雨水,随着湖水的不断蒸发,湖水盐度逐渐升高,最终转变为咸水湖。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和发生演变过程既有区域性要求,更体现了地理的综合性,能充分展示考试大纲的四大考核目标,体现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考查,而且这类题目往往区分度较大,能满足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在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考试制度下,这类试题在历年高考中均有体现。
例6 (2008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图6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解析】本题强调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要求考生能在理解三角洲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来反证。从地理能力考查的要求来看,对考生的要求更高,特别强调地理的综合性,要求考生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首先考生要明确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中关键是看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出发建立地理思维过程:河流水文特征(流速、含沙量)、海岸侵蚀程度→泥沙沉积程度→河口三角洲的大小,然后结合空间位置,逐一分析其各项条件的满足状况及原因:①因为入海口附近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泥沙不易沉积。②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故入海泥沙量较少。
高考中的“过程”类试题引导的是一种理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显的体现。因此复习中要细读课标,帮助学生把课标中有关“过程”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专题,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地理过程的知识点要求,结合高考地理复习要求,可大致归纳出以下基本地理过程所包含的地理原理与规律:(1)地球运动的过程;(2)地壳物质循环过程;(3)大气受热过程;(4)大气逆温过程;(5)大气运动过程;(6)天气变化过程和气候形成过程;(7)水循环过程;(8)洋流形成过程;(9)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过程;(10)河流、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地貌等地表形态的形成演化过程;(11)聚落形成过程;(12)人口增长与迁移的过程;(13)人口再生产类型转换过程;(14)区域产业活动的形成过程;(15)城市化过程;(16)旅游景观特点形成过程;(17)自然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18)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19)环境污染事件的形成过程;(20)土壤盐碱化过程;(21)碳循环过程。
地理过程是对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直观展现,能动态、直观演示地理过程,有助于对地理原理规律的记忆,更能促使对原理规律的思考和理解。就复习备考而言,一定要将地理过程所体现的原理理清、吃透,能画简单直观的示意图;做题过程中能分析材料,提取有效地理信息来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通过积累,最终有效地构建合理的地理知识结构。如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如下: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这个地理过程可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简单直观表示并形成地理知识结构(见图7)。
图7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是高考能力考核的较高目标,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途径。而论证与探讨地理过程是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能力的重要载体,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清晰、明确、严谨地论证问题的过程,实际体现了探讨地理过程的能力。
论证与探讨地理过程的关键在于能够看到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并找出主导因素。如大气受热过程是:太阳辐射以可见光辐射为主,被大气直接吸收有限,说明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直接热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并转化为地面辐射释放,大气吸收这种红外长波辐射,所以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吸收地面红外辐射后逐渐增温并释放的大气辐射(红外长波辐射)也越多,其中部分指向地面,成为大气逆辐射,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在这个地理过程中,太阳辐射起到主导作用。
论证和探讨地理过程,离不开逻辑思维。因此,在地理复习中要弄清常见的基本地理过程所包含的原理与规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对“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分析,把复杂的地理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单一要素进行理解,形成相应的逻辑关系图(见图8)。
图8
论证和探讨地理过程,同样离不开创新思维。因此,在地理学习中还要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复习中要学会梳理知识,敢于提出问题,通过想象、类比、区域比较等方式,提高地理过程的预测能力。例如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分布在大陆西部,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则分布在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假设地球自转反向,这些气候的分布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