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一
2013年5月9日晚,南通艺术剧院精心创排的大型新编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首演暨全国巡演在更俗剧院正式启动。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大士,市领导章树山、朱晋,杨展里,以及全国35家演出联盟、大剧院的老总们与千余名观众一起欣赏了这部缠绵悱恻的古装越剧。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金陵八艳”董小宛的爱情故事流传颇广,在南通、江苏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才子佳人的传统戏剧角色、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梁祝”般的悲剧力量,非常适合用委婉柔和的越剧艺术来表现爱与恨、生与死这一永恒主题。该剧叙述了明末清初,秦淮河歌妓董小宛爱慕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之还乡后却遭冷遇。历经磨难的董小宛无怨无悔,痴情追随,以其真善美感动了冒家上下。然而等到大婚之际,董小宛却因为日夜照护重病的冒辟疆而积劳成疾离开人世,冒辟疆因此抱恨终身。
为将此剧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工程,南通艺术剧院遍邀各路名家加盟。由著名剧作家罗怀臻编剧,著名导演杨小青担任总导演,著名越剧作曲家陈均、著名舞美设计师边文彤分别担任唱腔和舞美设计。优秀越剧青年演员徐柳飞饰演董小宛,冒辟疆则由我市越剧名角,范派小生范晓萍领衔担纲。
塑造冒辟疆这个全新角色,对范晓萍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除了外形要接近外,更重要的是人物的表演和唱腔。令人欣慰的是,为冒辟疆设计的唱腔充分发挥了范晓萍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优势,保留了朴素大方、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阳刚之美的范派特点,又在[弦下腔]等的基础上多了几分哀怨与凄美,把人物的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演绎得相当到位。此外,导演还根据其自身特点,为冒辟疆这个人物设计了高难度的动作造型,优美的舞姿与饱满的情感相结合,不但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极具美感,给观众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当容貌俊美,风度潇洒,风华正茂的冒辟疆上场一亮相、一开嗓,顿时就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叫好声,好一个风流倜傥的俊小生!
越剧《董小宛和冒辟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才子佳人戏,他们身上具有巨大的悲剧力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董小宛28岁的花季年龄阖然早逝,固然令人惋惜。然而,冒辟疆穷尽一生依然无法释怀,带着无尽的悔恨孤独终老,始终承受着自己心灵的严刑拷打。当所有人为董小宛至善至美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的时候,谁来洞察一位孤独的老者,正用血泪的经历咀嚼“逝者已矣,生者生亦如死”的生命苦果。所有这些,都在告诫相爱或相守的现代人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生活。
熟悉范晓萍的人都知道,从浙江海宁考入浙江省艺术职业学校.,毕业后任职于南通市越剧团。先后在大型越剧《女儿湖》、《贞娘恨》、《红楼梦》、《五女拜寿》、《三看御妹》、《绝命天国路》、《八珍汤》、《观音出世》、《三凤求凰》、《抓阄养父》、《穆柯寨》等剧目中担任了主要和重要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版越剧《珍珠塔》中饰演方卿,保留了“前见姑”等脍炙人口的场次,又在结局时增添了向姑母赔礼道歉的一场,突出了人情、人性之美,因而塑造得别有新意,温馨动人。
现为南通艺术剧院越剧团团长、市剧协越剧分会会长,她把舞台看得无比神圣,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在剧场还是在田间地头演出,只要她走上舞台,就会认真对待每一句唱腔,每一个动作。为了使自己能够在戏曲舞台上向观众播撒更多的美,她孜孜不倦地探索,废寝忘食地创造。在她的艺术生涯中,先后出访过台湾、韩国、尼伯尔等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曾获全国推新人大奖赛银奖、江苏省首届戏歌大赛铜奖、江苏省第四届“红梅奖”戏剧大奖赛银奖、首届“越女争锋”全国青年越剧演员电视挑战赛上海赛区第三名,全国铜奖等等。作为从事戏剧表演四十年的笔者不禁暗自赞叹,三十刚出头就被评为二级演员,这在地方戏曲团体中是不多见的。
戏曲舞台上的人物千人千面,千姿百态。塑造好不同类型的人物,必须要运用不同的入戏方法和不同的表现手段去仔细地琢磨他们,决不能简单地重复自己。一定要不断出新、创新、认真地刻画他们,选择独特的手段刻画独特的人物,开拓出“这一个”角色独有的形神风貌,才能使所演人物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神采。
为此,范晓萍在排练《董小宛与冒辟疆》时,经常与杨小青导演商讨研究,如何用一种新的舞台手法去塑造一个别出心裁而又合情合理的冒辟疆。并在人物定位上融入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她认为,应当将传统的悲欢离合加以重新诠释,把对世俗人生的认同与喜悦,对寻常哀乐的体验与高扬,对真情真爱的执迷不悟,以及对人生苦难的精神超越,伦理亲情、人格魅力、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虽以传统的戏曲形式表现出来,但在艺术实践中应不断除去传统戏中的旧意识,不断灌注现代人的生存体验与精神追求,从而形成健康而有生机的新古典戏曲的发展道路。即使开始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是可以在不断修正中获得经典品格的。
“一部戏的永久价值在于人物塑造”。为了能在这部戏中更为准确地塑造好冒辟疆,范晓萍把冒辟疆悼念董小宛的绮丽长文《影梅庵忆语》,看了一遍又一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角色形象的雏形渐渐地在她的心里明晰起来。冒辟疆是在董小宛病逝十个月以后,即顺治八年江南沦陷后,以一介明朝遗民的苍凉心境,写下的这篇记叙长文《影梅庵忆语》。既是悼念亡妾的忆语,又是缅怀明亡的挽歌。文人士子的感情忧伤交织着家国沦亡的悲愤心绪,读来倍感沉郁凄清。
范晓萍在“冒辟疆的角色阐述”中写道:冒辟疆,何许人也?他与董小宛之间的爱情故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经历?在与董小宛共同度过九年生活的水绘园又是怎样的一个所在?塑造冒辟疆将选择哪个切入点,可使人物更加丰满、有立体感,从而打动和感染观众?带着以上命题,我陷入思考。我认为,要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首先要理解体验人物,而后才是塑造人物。冒辟疆,伴着南京秦淮河的轻柔丝竹,我想,我看到了。看到了你的风流倜傥、风华正茂、意气风发。透过《影梅庵忆语》的辞章,我亦读到了。读到了你的孤独、悔恨、痛苦和绝望。冒辟疆的形象不是单一、平面、单薄的,而应是复杂、立体、生动的。我不仅仅要塑造一位潇洒俊美的复社才子,同时还要塑造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断肠人。“何以报你于生死”——这是冒辟疆追忆董小宛的内心独白,也成为我窥探他心灵的一扇窗。我将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走进冒辟疆的世界,去演绎、去塑造,不!应该是“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不为人知的冒辟疆。《影梅庵忆语》俨然是冒辟疆的感情忏悔录。他弥漫着无助的悔恨和彻骨的悲伤,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努力寻找着角色的入口,那孤独伫立的背影,在秋风中瑟瑟颤抖的双手,仿佛在召唤着我,带领我走进他的世界,去和董小宛演绎一段绝世恋情。
黑格尔在《美学》中讲到艺术的作用时曾说,艺术是用来“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欲,使它们再活跃起来,重新填满;使一切有教养的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最深处无数潜在力量的东西,凡是心灵中可以满足情感和关注的那些重要的、高尚的思想和观念……”
范晓萍的表演成功之处,就在于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体验了角色的情感遭遇、情感矛盾、情感历程。只有真正用心,才能达到真实的效果,才能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诠释在观众的视野里。剧中的大段独白和演唱不仅道出了夫妻情深,而且也让观众与冒辟疆一起回顾了董小宛内心其至善至美的真情。所有一幕幕细节仿佛就在眼前,而正是舞台表演中的那些点点滴滴的细节构筑了人物心理情感发展的脉络,搭建了真实可信的叙事平台,她真实质朴的表演激发了巨大的悲剧激情与悲剧力量。
演员内心心理体验的过程就是其心理技术实现的过程,是用内心的真情实感创造角色的过程。表演又是生命体验的艺术,演员真诚的出演是戏剧审美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完成这部大型戏剧,关键在于如何铺垫人物情感的临界点,如何引发悲剧激情。
范晓萍借鉴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时学到的有关话剧表演方面的知识,加之娴熟地运用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手法,“从内而外”较为准确地诠释了冒辟疆对董小宛情感的转变过程。从第一场《惺惺相惜》、第二场《重续前缘》、第三场《豪门见母》、第四场《危难真情》和第五场《魂牵梦守》,舞台动作环环相扣、心理节奏不断变化、人物情感层层递进,均有上乘的表现。尤其可喜的是,在第六场《影梅庵绝唱》中,她通过多种艺术要素的有机融合,将人物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董小宛病危,冒辟疆手捧药石冒着大雪赶回家园。十个羞惭,唱出了无限的悔恨,十个无憾,唱出了对董小宛的款款深情。一段生死绝唱、一段爱的咏叹、一场旷古绝今的婚礼,冒辟疆跪着为董小宛无声地做着一切……画眉、点唇、理鬓、更衣,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当他再抬头早已是泪流满面,悲切地喊出了“小宛,随我回家。随我回家!”冒辟疆扮演者范晓萍,以其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观众,沉浸在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里,进入了复杂的感情体验之中。她用细腻的表情、变化的眼神、恰如其分的动作与饰演角色融为一体,深深地打动了审美接受主体——观众。全场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戏剧是要讲情的,那就是剧情和人情。剧情是指人物意志和行为的冲突;人情是指人性意蕴的艺术张力。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这次《董》剧的创排中,南通艺术剧院在艺术创作上,完全放手,全部交给艺术家们,让剧本在舞台上呈现出贯彻感和完整性。当然,演员们的表演也愈来愈精彩,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把握越来越深刻。台词、动作、表情、演唱也越演越到位。对于这出戏,希望它能够在越剧的核心区域,比如上海、浙江乃至北京的市场上演出。同时积极参加全省、全国越剧界的主要赛事,这样,演员有机会在舞台上成长成熟并成名。也会在市场和竟争的过程中锻炼队伍,提升艺术级别。如果南通越剧能够由此进入全省乃至全国越剧平台,与优秀越剧团队竟演,就已经不是跨越性而是飞跃性的发展了。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艺术的品质就在于创新,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才能求得戏曲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借此机会,衷心地祝愿范晓萍以及她的团队,在艺术实践的浩瀚星空中继续守望、追逐和放飞魅力越剧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