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婉
近年来随着魔术越柬越多地登上春晚的舞台,频频亮相荧幕,在捧火了刘谦等一批知名魔术师的同时,也将魔术变成了人们街头巷议的热点。
中国是魔术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汉代《百戏》中就对魔术有了介绍,我国古代将魔术称为“幻术”。公元前500年,祖先便有了“连环”的记述,迄今世界众多魔术大师表演的“环扣可解”均被称作“中国环”。魔术也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开展最早的领域之一。《史记》记载,公元前108年,安息王“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来中国表演魔术。东汉张衡的《西京赋》也记载了来自西域的魔术师“吞刀吐火”、“划地成川”等魔术节日。
隋唐时期,和日本、印度等国的魔术交流就更多了,南宋、明、清时代,以“藏挟”见长的古彩戏法,以及《神仙幻术》、《鹅幻汇编》等魔术专著,对日本及西方的魔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外魔术的大交流出现在清末民初,一方面是英国的瓦纳、日本的松旭斋天一、意大利的却菲洛、美国的邓脱等许多外国著名魔术师来华表演,一方面中国的先辈戏法艺人朱连奎、韩秉谦、郎德山等远涉重洋去国外献艺,带回许多外国魔术节目。在此基础上,穆文庆、韩敬文、莫晤奇、张慧冲等前辈大胆继承并借鉴了中外魔术的精华,取长补短,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的魔术。
现代中国魔术也有流派之分。现代魔术在中国兴起之后,与中国的传统幻术相融合,经老一代艺术家的不断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南北两个流派。派不同之处,具体在表演形式和舞台形象等方面体现出来。
北派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担任主演,另外一人担任助演,即固定由一个人使活,固定由一个人量活(也有设两名助手的)。南派演员表演的时候,也由一人担任主演,由二人至若干人担任助演。助演们及时而又恰当地从两侧配合出场。整个表演过程和哑剧一样,没有对口说白。
当美国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他堪称神奇的魔术表演在中国赢得万千粉丝的时候,中国魔术师们就已经发现,国内已经很多年没有过魔术专场演出了。虽然魔术在中国源远流长,但被国人称作变戏法的魔术,一直以来只是大型综艺晚会或者杂技表演中的串场小品,在中国,魔术师是很难像大卫·科波菲尔那样承担起一场完整的演出的。中国魔术就这样渐渐与欧美魔术拉开了距离。
在魔术浪潮重新引起人们兴趣和注意的今天,为了继承和弘扬魔术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泉城,全国著名的政治文化中心,魔术界的高地,在魔术复兴这一浪潮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出现了哪些出色的魔术师?他们的生存状况又是如何?让我们走近这些泉城魔术师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