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门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提高通气功能的方法

2013-07-02 01:44王水妹郭小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呼吸肌肺气肿阻塞性

王水妹 郭小泳

(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1300)

探讨门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提高通气功能的方法

王水妹 郭小泳

(增城市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1300)

目的探讨通气功能的技能培训和护理对门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通气功能提高的效果。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门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并随机分组(排除重度和极重度患者),50例观察组(男39例,女11例),50例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观察组:嘱咐患者回家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呼吸肌功能锻炼,必要时使用家庭式氧疗机;对照组:嘱咐患者回家治疗方式为药物疗法+家庭式氧疗机治疗,全部病例随访5-7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5min步行的距离增加至(349.7±28.5)m、5min内呼吸次数(25.3±5.9)次/分钟、5min内的心率平均(75.1±12.0)次/分钟、FEV1%增加至(79.1±5.6);对照组:患者5min步行距离则为(275.3±29.5)m、5min内呼吸次数(27.3±8.5)次/分钟、5min内的心率平均(79.9±21.3)次、分钟、FEV1%为(65.2 ±6.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通气功能减弱是目前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发现对门诊患者进行通气功能的培训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通气功能;技能培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是我国临床呼吸科门诊和住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常累及老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是其特征之一,其临床表现除有慢性咳嗽咳痰之外,还有呼吸困难、喘息、胸闷[1]。呼吸困难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症状之一,有研究发现逐渐的加强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肌的耐受力,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门诊COPD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培训,嘱咐回家坚持实施,观察其半年后呼吸功能的改善,以发现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呼吸科门诊治疗COPD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并随机分组,50例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排除重度和极重度、急性发作期和其他系统的合并症患者。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66.3±13.1)岁、病程5~8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64.6±8.5)岁、病程6~8年,两组年龄、病程无差异。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情况的对比(表为100例患者5min内的各项指标的数据)

1.2 方法

观察组:嘱咐患者回家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呼吸肌功能锻炼,必要时使用家庭式氧疗机;对照组:嘱咐患者回家治疗方式为药物疗法+家庭式氧疗机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门诊专管护士相同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的健康教育。

1.2.1 锻炼方法

由我科经过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使他(她)们掌握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有控制性的缓慢呼吸等方法。各方法如下①缩唇呼吸:用鼻子缓慢吸气,直到不能吸入气体为止,用时约3~5s,之后屏住鼻子的呼吸,缩唇,用嘴缓慢呼出刚刚吸入的气体,用时3~6s,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又可以使肺内的气体尽量排除,有助于延长肺泡间气体交换的时间和肺泡通气量的提高,从而改善通气和血流的比值并改善呼吸状况。②腹式呼吸: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一只手平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抬高为主,呼气时腹肌收缩使肺内的气体尽量排出,长期做此锻炼可以锻炼膈肌,提高呼吸功能,改善呼吸状况。③有控制性的缓慢呼吸:患者先走两步,然后停下来缓慢的深吸气用时3~5s,接着在缓慢行走时缓慢的呼出刚吸入的气体,此方法同样有助于体内气体的交换和排出,使体内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改善通气与血流的比例从而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1.2.2 观察方法

在患者锻炼之前,先对100例COPD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测量。在专业的培训人员的陪同下测量其第一次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之后进行5min步行距离的测量,同时观察其每分钟呼吸频率、每分钟心率并给予记录。6个月后,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程度的同时,用治疗前同样的方法测量患者第一次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步行5min的距离、及步行时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和每分钟的心率。在治疗观察过程中由门诊专管护士进行不定期的电话随访,并提醒患者坚持治疗和锻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本次研究的数据数值资料,可进行t检验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

在随机对照下随机抽样,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差异(P>0.05),其情况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

2.2 异常情况

在6个月的时间内观察组未出现因病情加重而再次入院治疗者,对照组50例中10例因病情加重而再次住院治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结果

6个月后,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再次的测量(100例患者都能坚持治疗和锻炼),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测量的结果如表2。经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吸烟及环境的污染,COP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增加了社会巨大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也是广大COPD患者希望通过有效治疗使症状得到改善的严重问题之一。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致力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就不同体位如何有助于排痰的从而改善肺功能的锻炼,减少肺感染概率的研究[2],也有的研究发现:针对每个患者的进行康复护理对病情的好转有积极作用[3],最近也有研究是说明中医整体护理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使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研究则通过对到本院门诊治疗COPD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观察,观察组除了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家庭式氧疗外还有呼吸肌的锻炼,对照组则只有药物治疗和家庭式氧疗,观察6个月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变化发现:观察组患者5min步行的距离增加至(349.7 ±28.5)m、5min内呼吸次数(25.3±5.9)次/分钟、5min内的心率平均(75.1±12.0)次/分钟、FEV1%增加至(79.1±5.6);对照组患者5min步行距离则为(275.3±29.5)m、5min内呼吸次数(27.3±8.5)次/分钟、5min内的心率平均(79.9±21.3)次/分钟、FEV1%为(65.2 ±6.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面的数据可知,通过半年的呼吸肌锻炼之后观察组的患者呼吸功能有了显著的提高,COPD的病情也有了好转,这些都得益于呼吸肌功能的锻炼。

人体呼吸肌包括胸腔的膈肌、肋间肌、胸廓辅助和腹部的腹肌[4]。呼吸锻炼可以锻炼呼吸肌的耐受力,减少过度充气发生的概率、增强肺部气体交换的能力,提高患者肺通气与血流的比例,从而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肺通气功能的培训和护理在临床COPD患者的治疗、呼吸功能的改善上有很大的帮助,临床应对COPD患者普及肺通气功能的培训和护理,以提高广大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但此次探索研究中虽然教导患者(或其家属帮助患者)如何进行呼吸肌的锻炼,但每个患者学习和实施效果不尽相同,所以此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随时较正患者的不良方法,并对其进行改正,从而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所以此次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还需大量文献进行考证。

[1] 蔡柏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10年综述[J].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2011(9):27-39.

[2] 刘步玲.体位排痰护理配合呼吸肌锻炼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73-74.

[3] 刘香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康复护理体会[C].第15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392-393.

[4] 康健.局部解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34-351.

R563

B

1671-8194(2013)12-0173-02

猜你喜欢
呼吸肌肺气肿阻塞性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什么原因导致的肺气肿你知道吗?
什么是肺气肿
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HRCT扫描对肺气肿诊断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