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珍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妇科,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两种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赵 珍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妇科,新疆 库尔勒 84100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随机分成:NAIT(动脉介入化疗)组24例,NVCT(静脉化疗)组28例。比较两组化疗有效率、复发风险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化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旁浸润、脉管浸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NAIT组明显低于NVCT组(P<0.05);结论动脉介入途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好,复发风险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静脉;动脉介入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创造了手术机会,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比较两种途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其毒副反应,旨在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52例,患者年龄29~61岁。均经病检确诊,未经任何治疗。无远处转移,无明显化疗、血管介入治疗禁忌证。随机分成两组:NAIT组24例,NVCT组28例。两组资料在年龄、病理类型及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NAIT组行动脉介入化疗:数字减影机监控下,穿刺右侧股动脉,将5FCobra导管选择性插入髂内动脉,在血管造影下,经髂内动脉前干超选择插入子宫动脉。在造影显示宫颈病变较轻侧的子宫动脉内灌注一半量顺铂(DDP),病变明显侧的子宫动脉留置动脉导管。用肝素钠封管、固定,送回病房.化疗方案:顺铂(70mg/m2)+紫杉醇(135~175mg/m2),回病房后经动脉导管微泵持续注入其余的化疗药物。NVCT组行全身静脉化疗:紫杉醇(135~175)mg/m2+顺铂70mg/m2静脉滴入。两组均紫杉醇连续用3h后,无过敏反应,再用顺铂,同时静脉水化及止痛、止吐、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21d为一疗程,根据化疗效果选择1~2个疗程,两组病人均于末次化疗2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
1.3 疗效评价
采用WHO实体瘤的评价标准[1],CR(完全缓解)为肿瘤完全消失;PR(部分缓解)为肿瘤缩小>50%;NC(无变化)为肿块缩小不到50%或增大不到25%;PD(肿瘤进展)为肿瘤增大>25%。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有效,无变化及进展为无效。两组术后病理检查见有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宫旁浸润、阴道边缘肿瘤细胞阳性者视为有复发风险。化疗不良反应采用WHO规定的标准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两组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化疗疗效比较
NAIT组24例,CR8例,PR12例,NC3例,PD1例,CR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83.33%;NVCT组28例,CR9例,PR14例,NC3例,PD2例,CR率32.14%,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的CR率和总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复发风险因素比较
多数患者反应轻微,部分患者出现以下情况,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好转。NAIT组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的发生率低于NVCT组(P<0.05),NVCT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于NAIT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病理阴道切缘均为阴性(表1)。
表1 两组术后复发风险因素比较
2.3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的比较
化疗后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在NVCT组较NAIT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2)。
表2 两组化疗不良反应的比较
由于宫颈癌的隐匿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通常失去手术切除机会。Ⅰb2~Ⅱb期大菜花宫颈癌肿瘤体积大,颈管明显膨大,手术操作较困难,有时颇难将宫旁组织切除到满意的宽度,而且容易发生淋巴或远处转移,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过去主要以放射治疗辅加全身化学治疗,疗效欠满意。随着化疗药物的更新及研究进展,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得到大家的认可,有报道认为宫颈癌进行新辅助化疗后近期有效率达60%~70%[2]。本研究对52例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其中静脉组有效率82.14%,动脉组为80.33%,表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静脉、动脉介入两种化疗途径都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且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动静脉两种途径对其近期疗效没有影响。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动脉介入较静脉化疗能更好的改善宫旁条件,更容易进行组织间的分离,增加手术的彻底性。原因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血供多来自髂内动脉,采用术前介入可直接将化疗药注至髂内动脉灌注的区域,因此子宫、阴道及其宫旁组织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局部药物浓度较静脉化疗增高5倍,而铂类药物的抗癌特点是组织内浓度增加1倍时,其抗癌效果增加10倍或数十倍,更好地抑制瘤体的生长,降低淋巴结转移。另外子宫动脉栓塞后,瘤体组织缺血、坏死、有利于减轻瘤体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手术界面剥离容易,出血量少。本研究结果亦表明静脉化疗毒副反应较动脉介入多。可能因为动脉介入化疗药物不经肝脏,直接经病变部位吸收后入血,减少在外周血中的代谢,血液等毒副反应较静脉化疗少。但无论何种化疗效果都是短暂的,化疗后局部肿物消退较明显的时间在停药后10~20d,如无进一步治疗则局部病灶可能迅速恢复至化疗前状况[3]。因此,本研究两组手术时间选择在化疗后2~3周,此时化疗毒副作用基本恢复。新辅助化疗,无论是静脉还是动脉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得到肯定。动脉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相对复发风险小、化疗后不良反应相对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但其远期疗效尚未确定,与静脉化疗相比,还存在费用高,并发症更多的问题,因此在临床的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程晓东,吕卫国,叶枫.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价值的评估[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2):95-98.
[2] 王文,蒋国庆,高敏,等.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0(2):105-108.
[3] 王平,彭芝兰,张家文,等.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化疗途径的疗效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4):227-230.
The Efficacy Observeation in Two Ways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ervical Cancer Treatment
ZHAO Zhe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Xinjiang Bazhou People′s Hospital, Kuerle 841000, China)
ObjectiveComparing two different pathway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Methods52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4 cases, NAIT (artery intervention chemotherapy) group, 28 cases, NVCT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hemotherapy efficiency, the risk of relapse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Parametrial invasion, vascular invas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cidence the NAI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VCT group (P<0.05).ConclusionThere would be effective, small risk recurrence to treat patients of locally advanced cervix cancer b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artery interventio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Venous; Artery intervention
R737.33
B
1671-8194(2013)12-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