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振蒲 荣杨 柳尹丽群
(1 东莞市寮步医院皮肤性病科,广东 东莞 523400;2 东莞市寮步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400)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研究
郑文振1蒲 荣2杨 柳1尹丽群1
(1 东莞市寮步医院皮肤性病科,广东 东莞 523400;2 东莞市寮步医院检验科,广东 东莞 523400)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玫瑰糠疹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研究者与对照组,各有29例,研究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效果。结果研究者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显著。
复方甘草酸苷;窄谱中波紫外线;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属于有其独特临床皮损特征的一种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病程较长,甚至迁延至半年或更长,对患者会造成明显的心理影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多认为和感染有关系,本文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玫瑰糠疹的患者58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成研究者与对照组,各有29例,研究者男有16例,女有13例,年龄在16~42岁,中位年龄为(22.7±3.3)岁,病程在2~30d,平均病程为(16.8±2.1)d,研究者采用的是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对照组男有17例,女有12例,年龄在18~42岁,中位年龄为(22.9±3.2)岁,病程在2~32d,平均病程为(17.3± 2.4)d,对照组单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两组患者皆符合《皮肤性病学》中关于玫瑰糠疹的诊疗标准[1]。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各方面进行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者
采用的是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给予40~60mL的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的注射液,配入到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d使用1次,连续用药10d为一个疗程;同时联合采用SS-05紫外线光疗机对患者皮肤进行全身照射,其辐射波长设置为311nm,隔天1次,连续治疗5次作为1个疗程,对于皮肤类型为Ⅲ型或Ⅳ型的患者,首次使用剂量皆选择为0.2~0.5J/cm2,往后每次使用的照射剂量皆根据上一次患者照射后的情况进行剂量调整,若无出现红斑,可依据每次20%~30%的增加幅度逐步增加使用剂量,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1.3J/cm2。
1.2.2 对照组
单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采用SS-05紫外线光疗机对患者皮肤进行全身照射,其辐射波长设置为311nm,隔天1次,连续治疗5次作为1个疗程,对于皮肤类型为Ⅲ型或Ⅳ型的患者,首次使用剂量皆选择为0.2~0.5J/cm2,往后每次使用的照射剂量皆根据上一次患者照射后的情况进行剂量调整,若无出现红斑,可依据每次20%~30%的增加幅度逐步增加使用剂量,最大使用剂量不超过1.3J/cm2。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消失,只剩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斑,可逐步消退,瘙痒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面积消退超过70%,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面积消退在50%~70%的范围内,瘙痒症状部分减轻;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皮损面积消退在50%以内或者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的是卡方软件V1.61版本输入电脑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数据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嗜睡2例,停药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嗜睡2例,停药后自行消失,皮肤瘙痒、皮肤红斑加重、明显色素沉着1例,通过将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剂量调整后,逐步缓解;研究者无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的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率对比对照组有所降低,研究组不良反应为6.9%(2/29),对照组为10.3%(3/29),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1 研究者和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疗效[n(%)]
3.1 玫瑰糠疹的病因分析
虽然,对于玫瑰糠疹的病因仍在研究探讨中,但近期相关研究中有显示,本病的发病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参与有一定关系,包括真皮或表皮乳头内的朗格汉斯细胞,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为主的皮肤内浸润的细胞显著地增多,导致角质形成细胞有HLA-DR抗原的表达,故而发病[2]。
3.2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分析
紫外线光疗,经临床实践表明[3],能够对皮损内的异常免疫细胞进行有效清除,诱导以免疫细胞为主的细胞凋亡,还有研究中曾指出[4],紫外线可以通过直接对朗格汉斯细胞作用进行抑制,从而抑制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发生呈递及使T细胞的功能得到活化的作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其以甘草酸作为主要成分,能够发挥出单位甘草次酸类似的糖皮质激素样的药物活性,有显著的类激素样、免疫调节及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亢进的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对网状内皮系统的生理功能进行抑制,起到诱导γ-干扰素产生和调节T细胞活化机制的作用,从而使NK细胞活化,有一定的抑制人体补体的作用。本研究采取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症状疗效达93.1%,明显对比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总有效率75.9%要高得多。
3.3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不良反应分析
本研究中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不良反应为6.9%,与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且明显降低了对照组中由于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来的皮肤瘙痒、皮肤红斑加重、明显色素沉着不良反应,皆显示出联合二者使用能够降低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能够加快消除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并且使用。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4.
[2] 朱敬爱.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玫瑰糠疹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5):149-150.
[3] 周兆坤,吴迪,梁羽萍.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34):353-354.
[4] 徐淑萍,罗东平.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3(5):311-312.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 in Treatment of Pityriasis Rosea Curative Effect
ZHENG Wen-zhen1, PU Rong2, YANG Liu1, YIN Li-qun1
(1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Liaobu Hospital of Dongguan, Dongguan 5234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Liaobu Hospital of Dongguan, Dongguan 5234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ityriasis rosea clinical efficacy glycosides joint narrow-band ultraviolet.MethodsSelect pityriasis rosea 58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ers with the control group, each of the 29 cases, the researchers used the 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narrow-band ultraviolet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arrow-band ultraviolet treatment, observe the effect.ResultsThe researchers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3.1%;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75.9%, P<0.05. The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Compound glycyrrhizin combined with narrow-band ultraviolet treatment of pityriasis rose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Compound glycyrrhizin; Narrow spectrum ultraviolet; Pityriasis rosea
R751
B
1671-8194(2013)12-00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