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看清世界——基辛格及其《论中国》

2013-06-30 08:24乔盖乔
中国新时代 2013年9期
关键词:基辛格中美领导人

| 文 ·乔盖乔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地球村”早已成为现实,“村民”要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在“村”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和福利,不得不关心美中两个“大户”的关系

1971年夏的某天,亨利·基辛格从美帝国主义那里,秘密地(用当时语言应当说是“鬼鬼祟祟地”)经过巴基斯坦,抵达北京。从那时起,基辛格成了“中国人民的朋友”,再后来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基辛格是声名显赫的外交家和国际问题专家,曾在中美建交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为其一生写下极为辉煌的篇章,自然,他长期以来对中国也就格外关注。2011年,基辛格老先生出版了有关中国的专著《论中国》;同样,中国人也极为珍视老朋友的友谊和建议,《论中国》中文版很快在2012年面世。

年逾九十的基辛格曾经五十余次访问中国,与四个时期的中国领导人都有密切的交往。因此,他的《论中国》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问题。全书十八章,在前三章追溯中国古代的辉煌、回顾近代的衰落后,随即生发开来,用十五章的篇幅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新千年到来的峥嵘岁月。书中详尽记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基辛格本人四十年来与中国领导人的谈话——这是他写作的第一手资料,而他也一直都保存着与四代中国领导人的谈话记录。可以肯定的是,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希望从基辛格著作中了解的也正是这些。

显然,“论中国(On China)”是个很大的题目,势必不仅要瞩目当下,也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势必不仅要反映表象、罗列现象,也要揭出内在、把握本质。这样的写作追求,仅仅记述外交往来是不够的。因此,基辛格通过回溯从先秦到晚清的中国历史,并与新中国外交史结合,“试图解释中国人对战争与和平、国际秩序等问题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与美国人更为实用的、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的关系”(《序》)。这样,就使这本书既“述”又“论”,而且超越部门的外交而跃升到整体的“中国”。缘此,《纽约时报》评论说:“书中通过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亲密的接触,给出了一幅中国肖像。全书追溯了中国历史的各阶段和局面……甚至还阐述了中国区别于美国的哲学性差异。”

在书中,基辛格谈到了中国不同于美国的独特性,也提及了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区别。但正如他自己所说,提及中国远古文明以及近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20世纪的中国外交。基于此,他对中国历代帝王和新中国领导人的决策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领导人在外交政策和战略谋划上必然会更多运用传统思想、借鉴历史经验,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三国演义》中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时也涵盖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围棋的战略包围艺术以及《孙子兵法》的军事理论。比如,基辛格认为毛泽东的“毛式治国方略”源于儒家传统思想,而他面对大国核威胁时所表现出的态度酷似《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

《论中国》(美)基辛格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战略思想,的确会给其后人的思维打下深深的烙印,当代的决策者必然或多或少要遵从其文化、借鉴其历史。但太过强调这一点,甚至过多地将空城计等与现代决策联系起来,就难免有些夸大其词,甚至有些牵强附会。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或许是不同文化间最难以苟同的方面;要紧的是尽可能地了解对方,求同存异,共谋人类福祉。基辛格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并非总是认同中国人的观点……但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观点,因为中国将在21世纪的世界中发挥重大作用”(《序》)。

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体系重建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寄希望于中美两国密切合作,引领世界走向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基辛格在《论中国》的最后就说:“当年周恩来总理和我就宣布我秘密访华的公报达成一致时曾说:‘这将震撼世界。四十年后,倘若美国和中国能够同心协力建设世界,而不是震撼世界,那将是何等大的成就啊!’”(《后记》)。他还说,冷战之后,“中美关系成为争取世界和平与全球福祉的核心要素”(《序》)。这样的判断和期望并非空穴来风。2013年,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国加州庄园会晤,又给所谓“G2时代”增添了无限联想……

猜你喜欢
基辛格中美领导人
百岁基辛格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亨利·基辛格谈美国为何在阿富汗失败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基辛格的“政治遗嘱”
基辛格的外交哲学与越南战争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