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燕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语言学家Holec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有管理自己语言学习的能力。”[1]即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决定并且全权负责。国内学者也对自主学习赋予不同的定义,研究者何莲珍认为“自主学习指学习者能够独立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和自己的一整套评估体系。”[2]此外一些研究者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要求与特点,提出了自主学习主要包括的内容:(1)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2)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3)有效使用学习策略;(4)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5)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3]
自主学习受到学习者内部及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影响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一直是研究者所感兴趣的话题。相比之下,外部环境因素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却很少得到学者的重视。及艳存提出,影响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很多,包括教育因素、历史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语言学因素和经济技术因素等。这些都是制约自主学习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而其中社会文化因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4]起初一些学者认为自主学习是源于西方文化,因此被赋予西方的特殊文化价值观。正如Jones与Ho&Crookall提出,自主学习在非西方社会文化的环境中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与东方国家里长久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违背。[5][6]然而,之后经Lee和Littlewood研究证实,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亦可以如西方文化中一样发展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它们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环境中学习者自主被称作“反应性自主性”,而后者则称为“积极性自主性”。[7][8]然而,目前国内所进行的社会文化因素对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较为缺乏,并且研究形式单一。因此,本文将从此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的对象是云南师范大学2011级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他们分属于三个专业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以及翻译方向。之所以选择英语专业研究生,是因为研究生已足够成熟为自己的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并且在导师责任制度下,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创新。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60份。
本问卷结合中国学者郝钦海[9]设计的问卷内容,在笔者保持问卷内容的类型,对问题做了相应改动后确定的。问卷的信度和因素效度均经过SPSS详细检验,信度Alpha值为0.772,基本达到统计要求。问卷包括心理因素或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及教学环境现状四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共35道题,每道题有五个选项,且选项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根据不同问题,问卷选项有从非常同意(A)同意(B)一般(C)不同意(D)很不同意(E)。此外采用SPSS 11.5对测验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将问卷上A、B、C、D、E转换成分数1、2、3、4、5。
数据通过SPSS检验后,笔者得到各个选项的平均数、频数分布以及标准差,如下表所示:
序号 A% B% C% D% E% 均数 标准差136.735.025.03.3 01.9500.87188235.026.710.015.03.32.25001.18786313.328.331.721.75.02.76671.094934 3.3 5.030.045.016.73.66670.932775 6.728.333.320.0 11.73.01671.11221625.055.011.76.7 1.72.0500.89110720.043.328.36.7 1.72.2667.91812810.033.341.710.05.02.6667.96843935.028.323.311.71.72.16671.09183106.7 8.350.030.05.03.1833.91117115.018.353.316.76.73.0167.91117121.711.726.738.321.73.66671.00282136.730.033.318.311.72.98331.112211413.318.335.0 25.08.32.96671.14931153.320.018.331.726.73.58331.183101621.733.323.316.75.02.50001.15714176.7 6.721.740.025.03.70001.124461813.340.030.011.75.02.55001.03211196.715.031.730.016.73.35001.132342025.053.315.0 6.7 02.0333.822702125.055.016.73.3 01.9833.747692223.331.738.36.7 02.2833.903702310.021.745.020.03.32.8500.971202410.031.748.310.0 02.5833.80867255.030.045.015.05.02.8500.917352611.735.048.35.0 02.4667.769472728.356.713.31.7 01.8833.691152818.338.330.06.7 6.72.45001.08025298.325.040.018.4 8.32.93331.05552301.711.625.041.720.03.66670.98577316.720.033.330.010.03.16671.076193210.031.741.611.75.02.70000.979453311.735.041.78.3 3.32.5667.92730346.641.741.7 10 02.5500.76856356.723.348.316.75.02.9000.93337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促进学习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社会文化因素
1.从社会策略方面,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中,集体主义价值观成为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催化剂。从第20、21、22、35选项中可以看出,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自主学习并没有成为阻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相反,为学习者提供了“促进性环境”。[10]学习者乐于参加小组式活动,并且希望能够为小组或团体的科研活动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方面是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够为团体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研究生,学生们也期待更多的小组活动,集思广益,来拓宽自己的知识。就这一点来说,研究生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助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讲课等活动,更广泛的接触吸收同学间的新观点,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从3、4、10、23、24、25、26项可以看到,导师与研究生关系这一因素对研究生自主学习的影响。从平均数和频率分析来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虽然研究生认可导师是学术上的权威,但是他们也勇于在导师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导师提出的观点独立进行思考和探究,而不是盲目接受听从导师传授的知识。(2)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认真负责,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指导,这也对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2.从元认知策略的角度来分析,学生们有较高的自主学习意识。第1项的均数为1.95,这个数字充分说明大部分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清楚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和长处,而8、9题的均数也表明研究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不希望导师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希望自己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从11、12、13、14、33、34项的均数分析可以得出,研究生对自主学习有较完整的认识,在平日的学习中可以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意识到对于研究生的考核应从多方面实现,而不仅限于对考试成绩和论文发表情况来进行评价。
(二)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社会文化因素虽然研究生学习有很强的小组合作意识,但是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对老师还是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从第9项和第16项中可以看出,学生渴望从导师那里得到论文的指导,认为导师的创新精神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术创新,这也反映出研究生学习中缺乏恰当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同时第5项也表明,网上的资料并不能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提供论点和论据,他们主要的希望更多寄托于导师的指导和安排。然而这种想法会阻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从6、27项中了解到他们能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实际学习中并没有完全将创新作为自己努力培养的目标。
此外,研究生入学考试体制也对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所制约。第2项中,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入学考试中识记知识占的比重较大,为了考入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学生们花大量时间,靠不断强化记忆更多的知识,与此同时却忘记学习英语专业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更好的将其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不断挖掘自己的创新精神。研究生对校内外兼职生活的态度乐观,却对当前研究生就业形式十分堪忧,一些学生或许由于家庭条件的制约不得不过着兼职生活,这无形中影响到自己的学习时间,那么用来创新和科研的时间便是随之减少。
17、18、19、32项是用来检测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王立非将动机分为“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11]从这四项的均数和频率分析得出,由于就业压力所迫,来自父母的寄托和对未来现实生活的考虑,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将进行托福、雅思考试列入自己的学习之旅,更多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属于“工具性动机”。这种强烈的“工具性动机”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真正苛求,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真正目的从某种程度上被扭曲。
本文对影响英语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探究,认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自主学习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影响学习者自主的有利因素应得到充分发挥,相反一些不利因素应被减轻和抑制,这样才能为研究生自主学习营造更好的环境。研究中发现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学环境与社会环境等条件的制约,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一些建议。首先,研究生应该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会为自己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的、自我监控以及自我评价。其次,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培养创新精神,为自己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再次,导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勇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或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离科研创新之路更近一步。最后,学校则应该顺应时代要求,适当调整研究生入学考试体制以及成绩评估体制,让学生有压力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将其转化为动力,为学校学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19-20.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87-289.
[3]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64-68.
[4]及艳存,王晓玲.英语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2):160-161.
[5]Jones J F.Self-access and culture:Retreatin gromautonomy[J].ELTJournal,1995(3):49.
[6]Ho J&Crookall D.Breaking with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Learner autonom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System,1995,23(2):235-243.
[7]Lee,I.Supporting greater autonomy in language teaching[J].ELT Journal,1998,(4):52.
[8]Littlewood,W.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Applied linguistics,1999,(1):71-94.
[9]郝钦海.影响学习者自主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启示[J].外语界,2005(6):39-45.
[10]Ryan,R.M.The nature of the self in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A].In J Strauss et al.(eds).The Self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C].New York:Springer,1991,26-29.
[11]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