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有空吹头发呀?

2013-06-24 12:05耶雅亿
课外阅读 2013年5期
关键词:儿子艺术

耶雅亿

我这个年纪的家长大概都吃不消“搞艺术”的青少年,偏偏我们家就有一个。

周末的时候带着“鸡冠头”的儿子出门,人家问我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儿子是搞艺术的吧?”看着他的耳钉、手链、破裤子和一脸酷酷的表情,我想摇头都很难。

周一到周六,儿子都规规矩矩穿着校服去上学,但每周日早晨我都会被电吹风刺耳的声音吵醒,儿子又要“回归本相”了。

我的思想算开明:如果我只是用高压手段勒令他做个“乖乖仔”,他迟早会有反弹的一天。到那时候,失去儿子信任的我肯定连个插话的机会都没有。干脆,我就给他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偶尔做一下“他自己”。

最近儿子总结出了一套让我大跌眼镜的艺术理论——“艺术发情论”。简单说来,性欲是人类艺术的根源。用大白话来说:“人一发情就搞艺术。”儿子在博客上写了一篇长文,引经据典,博古论今,看得我云里雾里。

17岁的儿子属于那种非常有天赋的孩子,他在成绩保持重点高中前十名的情况下还能博览群书,对钢琴、摄影、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都有所涉猎,还有空用业余时间写这种“小论文”。作为父亲,我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我是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对艺术一无所知。我老婆更是个理性冷静的外科大夫。我们一心想生个“科学家”,但不知道基因怎么就突变出了一个“艺术男孩”。如今孩子又要和我们讨论“艺术与性”这种话题,我的压力之大可以想象。

上班闲暇时我到网上搜了一些资料,还看了一本名为《像野狗一样生存》的书。我权且把这桩事情当做一个项目来做:搜集资料——咨询专家意见——确定方法——编写代码——试操作——反馈。不知道世上像我这么卖力的老爸多不多,无奈被逼上梁山,不进入儿子的精神世界,怎么引导他呢?

折腾一通之后,我决定用“微博”来和儿子对话。因为当面谈“性”,我绝对会面红耳赤的,哪句话讲不好再被老婆笑话,成本实在太高。

第一回合,怕自己总结不好,我就转了《文汇报》上于一爽写的书评:

“每个人把艺术搞到高潮的方式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需要女人,有人需要禁欲,有人需要嗑药,有人需要吃素,有人通过读书,有人通过不读书,有人争强好胜,有人自感卑微……总之这个也是出于本能,无章法可循。唯一的章法只有三个字——去生活。” 没想到儿子大大赞了我一下,还收听了我的微博。儿子很快发了一段:

“艺术和生活如同孪生姐妹,艺术是用来宣泄生命的激情的,生活是艺术的温床。只是我常常在困惑:当体内的荷尔蒙波涛汹涌的时候,艺术是否会迷失了自己的航向?艺术的彼岸究竟在何方?永恒的真善美存在么?”

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用来考工程师的,我真恨自己大学时代逃掉了那么多堂哲学课。早知道会生出这么个儿子,我干脆就和“暗恋过的中文系妹妹”结婚算了,可惜当初少不更事,胆子太小。犹豫很久之后,我还是给做编辑的“中文系妹妹”发了封电子邮件。人家热情洋溢地给我打了个电话,夸我养了这么“有个性”的儿子。她还说下次来上海出差的时候,要到我家来采访采访呢。她给我提了条忠告:“跟你儿子谈艺术,你还是个小学生的水平。你找找看有没有正面的艺术大师可以引导你儿子的。”

我说:“我没钱没势,人家艺术大师凭什么帮我教儿子?”

她在电话那头大笑: “这么多年你还是愣头愣脑的,程序员的思维。你找个死了的大师,用他的传记来教儿子不就行了么。”

我千恩万谢地挂了电话,忽然间明白为什么这个“妹妹”能把女儿教到北大去。原来这就是窍门所在。

老婆前段时间去台湾学习参观,一个医生跟他们闲聊起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史怀泽医生的故事。

老婆听了印象很深刻,回家就念叨说:“人家史怀泽30岁的时候已经在哲学、神学、音乐方面很有成就了,但他那时候开始学医,苦读7年,带着4个博士学位去非洲荒蛮部落做医生。你说咱家儿子会不会以后也弃艺术学医,继承我的衣钵?”

老婆痴人说梦,带给我蛮多启发。我买了两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史怀泽传》,一本送给儿子。

儿子的微博迅速作出回应:

“从踏上非洲那天起,在以后的53年生涯里,史怀泽以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惊人意志力,不仅救治了大量的黑人,而且继续耕耘在哲学、神学、音乐领域,并在这些领域留下一流的著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然而最重要的是,史怀泽以一个医生的身份,身体力行,将爱传播给蛮荒的非洲社会。这才是爱的实践。

“没有实践的宗教、道德,不外都是空论而已。因此,在举世滔滔中,史怀泽一生的行为显得那么珍贵,那么值得崇敬。他伟大的奉献精神以及在各方面的杰出成就,使他获得了歌德奖、诺贝尔和平奖,以及无数其他的荣誉和奖励。汇集在他身上的美誉数不胜数:人性的天才、和平的使徒、丛林的圣者、人性的布道者、人类之友、活的巴赫、20世纪最伟大的人……”

近半年来,几乎“每微博必谈性”的儿子居然把书上这么严肃的文字转发出来,这真让我大受鼓舞。显然,儿子被触动了。他在学校里努力把作业做完,晚上回来就看书。

我发现青少年一旦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他们的潜力会非常惊人,他居然用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浮士德》,还计划暑假学德语。

期中考试,儿子得了全校第一名。家长会上我西装领带,好有面子。儿子在介绍经验的发言中说: “从前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无聊。我用很短的时间就搞定功课之后,便会极度空虚。我去搞艺术,其实也是要填满自己的空虚,不过越搞越迷茫。自从老爸给我找了个榜样之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还很嫩,比我聪明的人多得是。人家不但有四个博士学位,而且说放手就放手,活得好精彩。所以我突然间明白了一句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上个月母亲节的时候,儿子拿出攒了好久的零用钱,给他妈买了束超大的花。花卡上写着:“以前我嘲笑你只会救人的身体,不关心灵魂的事。如今,我能够明白你值夜班的辛苦,能体会你做手术的风险。做个白衣天使的儿子挺好的,虽然你总是没时间参加我的家长会。”

上个周末,儿子去剃了个板寸头,耳钉也不戴了。说实话,我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我说:“你说剪发就剪发了,以后和你出门回头率降低,我心里会不平衡的。”

儿子白我一眼:“虚荣!你怎么就这么肤浅?我忙成这样,哪里有空吹头发啊?”

(从容摘自《少年文摘》)

猜你喜欢
儿子艺术
打儿子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纸的艺术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比儿子给我洗脚更开心的事
爆笑街头艺术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