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阁亭
眼前的傅韵霏一头披肩长发,笑容可掬,眼神顾盼生辉,眸子里闪耀着青春的风采和梦想的光泽。就是她,一个就读于深圳实验学校的17岁女孩,前不久破了一项“录取记录”: 今年五月,当其他高三学生还在为一所理想中的国内大学名额做最后的冲刺时,傅韵霏却已经收到了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等17所美国著名学府的录取通知书。短短一个月时间,傅韵霏在网上拥有了超高的人气,关于她的报道铺天盖地,被热捧为2011年“最牛高三生”。
谈及自己的成功秘籍,傅韵霏将很大一部分功劳归于父母。傅韵霏的父母从小很注重锻炼女儿在公众场合的表现能力。9岁那年,傅韵霏所在小学要从学生中挑选一个小主持人,主持一个几千人的大会。在父母的不断鼓励下,傅韵霏尝试着报了名。开始还有些怯场,但台下父母的微笑给了她信心和勇气,她最终赢得了这个宝贵名额,并且发现了自己在主持、演讲方面的特长。
傅韵霏很幸运,父母都是很开明的人,给了女儿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他们从来不逼着女儿做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听从女儿发自内心的声音。傅韵霏喜欢看英语原版书和英语电视节目,父亲就为她买了大量书籍和录像带,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这些英文杂志和电视节目,都成为傅韵霏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增强女儿的口语语感和情景对话能力,母亲常带傅韵霏去附近大学的英语角和外国人直接对话。父母又鼓励她自学了美国历史,这让她以后有能力报考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英美文学和美国历史。
上初中后,在别的父母都生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禁止孩子参加学习之外的社团的大环境下,具有大格局和前瞻性的傅韵霏父母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力鼓励女儿多参加一些社团,多参与社会活动。傅韵霏从初中开始就在学校广播站和电视台做记者和栏目主持人,多个社团活动让她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效率。社团活动是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傅韵霏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多个角色之间,内心充实而富足。
2009年,15岁的傅韵霏考上了高中。也就是在这一年,她考得托福119分、SAT 2330分的好成绩,紧跟着第二年,她又在SAT2考试中取得美国历史800分、英美文学770分的成绩。“考试不能临时抱佛脚,平日的积累很重要。做好计划,提前安排好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傅韵霏这样解释。
因为厚实的文化积淀和充分准备,在接受普林斯顿大学面试的时候,傅韵霏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和面试官侃侃而谈3个多小时,聊名著《呼啸山庄》、《老人与海》侃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和现任总统奥巴马,谈中美文化差异,两人相谈甚欢,面试官对傅韵霏很是欣赏。最后的结果是,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亲自给傅韵霏写信,称赞她是自己遇见的为数不多的优秀生。另外一所名校,斯坦福大学的招生官员也主动联系她,希望争取到她到该校就读。只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校长或招生官员发来的邀请加盟的私人信件。
除了优秀的成绩、出色的社团经验和对美国文化的稔熟,傅韵霏开朗的个性也是国外高校看重的特质,不管遇到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傅韵霏都能很好地调节自己内心的情绪,始终保持阳光的心态,她每天都觉得生活很幸福,因为她找到了自己的很多长处,“每个人都有特长,我们要慢慢找到自己的优势,好好发展。”傅韵霏的长处真的多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擅长英语、历史、演讲、主持、写作、钢琴十级,热爱绘画、芭蕾、游泳。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谈起收到的美国17所高等学府录取通知书,接受采访的傅韵霏还是很激动,她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和褒奖。傅韵霏始终认为,是她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才得到了这些国外名校的青睐。整个采访中,开朗健谈的傅韵霏一直在笑,她灿烂的内心,就像6月午后的阳光。“只要是我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合理安排时间并努力做得最好。什么都学一些,人生道路更宽广一些,生活更多彩一些。”
(晓潼摘自《文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