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郭鹏凉山州农业局彭音
建基地抓产业夯基础大力推进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专访凉山州农业局局长王正
□本刊编辑部郭鹏凉山州农业局彭音
凉山州农业局局长王正
近年来,凉山州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创建品牌、建设基地、发展产业,扎实推进“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力推介大凉山特色农产品,突破地域条件桎梏,不断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将凉山资源、产业、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竞争和发展优势,取得显著成效。为此,笔者对凉山州农业局局长王正进行了专访。说起凉山的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王局长向笔者侃侃而谈。
凉山州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狠抓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设施农业等建设项目为抓手,不断做强做大产业基地,到2012年末,全州共搭建设施蔬菜大棚310.67hm2,有5个县被四川省政府授予“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称号,25个省级“万亩示范区”获省级验收认定,建成世界最大的苦荞麦生产基地6.67万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基地10.13万hm2、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6.67万hm2、全国最大的石榴生产基地2万hm2、国家优质茧丝生产基地80万张、西南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万hm2、四川最大高档盆花生产基地600万盆。基地建设对品牌创建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是按照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体系,围绕区域特色和主导产业,打破行政区划,坚持“有舍才有得”的理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形成了凉山州高寒山区、二半山和平坝地区、河谷地区3个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二是进一步加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力度,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依托特色产业创建品牌,通过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发展。目前,全州已形成并建立了大凉山马铃薯、苦荞、雷波脐橙、盐源苹果、会理石榴、西昌洋葱、凉山桑蚕茧、凉山清甜香型烤烟等特色产业和产品品牌,产业发展和品牌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围绕生态、环保、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做优农业品牌,着力创建一批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品牌。截至2012年,大凉山农产品已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5件、“中国名牌产品”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9件、“四川省名牌产品”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1个,200多种农产品获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8个县市获“中国特产之乡”称号,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色产业发展效益大幅提升。
2012 年凉山州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1万hm2,目前全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27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3.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2.8万hm2,实现节本增效1.09亿元;全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共补贴资金1.2亿元,仅购机补贴一项就新增农业机械4.6万台(套),年末农机总动力达到254万k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1%;新建机耕便民道1 470km。通过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加快品牌建设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凉山州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凉山州农业局将以2013年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协作联动,推动“大凉山”品牌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促进我州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