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敏
(广西南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11)
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单项ALT升高68例疗效分析
谢小敏
(广西南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11)
目的 观察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单项 ALT 升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35 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8 例,用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对照组 67 例,用甘利欣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 10d 和 20d 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51.47/88.23 和 38.80/70.1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单项 ALT 升高疗效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联苯双酯滴丸;单项 ALT 升高;疗效分析
单项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者是指HBsAg、抗HAVIgM、抗HEV-IgM、抗HCV检测均为阴性,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主要是乏力、食欲不振等),而ALT>40U/L。在人体血浆中ALT含量很少,肝脏内ALT最高,当大量饮酒、剧烈运动,过量服用药物、肥胖、疲劳过度等因素刺激肝脏时都可能不同程度地造成肝细胞损害。而肝细胞受损时,ALT被释放出来,造成血液内ALT升高。从业人员肝功能异常不能办理健康证,为了使单项ALT升高患者尽快治愈,尽快拿到健康证,为以后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我们将135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联苯双酯滴丸和甘利欣胶囊治疗,通过临床试验对比,结果,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单项ALT升高68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中心健康体检科进行从业人员体检时筛查出肝功能异常者215例,不能办健康证而转到中心乙型肝炎门诊就诊,经乙型肝炎门诊医师诊断有135例属于单项ALT升高患者,其中41U/L≤ALT≤99U/L者76例,100U/L≤ALT≤199U/L者49例,ALT≥200U/L者10例,男性75例,女性60例,排除甲、乙、丙、戊型病毒性肝炎、血吸虫肝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肝硬化、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1.5岁;对照组67例,男37例,女30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1.8岁,两组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1周均停用其他护肝降酶药。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联苯双酯滴丸(1.5mg×250丸/瓶,广州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2mg/次,3次/d;对照组口服甘利欣胶囊(通用名称:甘草酸二铵胶囊,50mg×24粒,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50mg/次,3次/d,两组病例于治疗的第11天和第21天检查ALT。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治愈:ALT≤40U/L;②显效:ALT≥100U/L者下降至41~99U/L,且下降幅度≥20U/L;③好转:ALT≥100U/L者,ALT下降幅度≥20U/L,但仍在100~199U/L;④无效:ALT下降幅度≤20U/L或无变化或升高。
2.1 治疗前后ALT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ALT变化情况
2.2 治疗10d、20d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10d、20d后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数据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20d降低ALT作用迅速稳定,总体效果满意。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口干1例,纳差1例;对照组出现轻度恶心1例,口干1例,纳差2例,症状均较轻微,患者能耐受,不影响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
ALT存在于肝细胞胞质内,正常时血清的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中ALT酶活性升高。除了肝炎病毒会使ALT升高外,其他许多非病理因素也会影响ALT的检测,对ALT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也有很多报道,普遍认为ALT水平与酒类摄取、药物服用以及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密切相关,导致ALT检测中非特异性反应比例增高。非病理性因素如肥胖、饮酒、运动过度以及疲劳过度等均 可 引 起 ALT 升 高 , 而 且 占 主 导 地 位[1,2]。 联 苯 双 酯 的 分 子 式 :C20H18O10,化学名称为4,4,-二甲氧基-5,6,5,6,-二次甲二氧-2,2,-二甲酸甲酯联苯,是谢晶曦等[3]在人工合成五味子丙素的研究中发现的一种中间产物,是我国研制的护肝降酶药物,联苯双酯滴丸的生物利用度是片剂的3倍(即所用剂量仅为片剂的1/3就能获得与片剂相同的疗效,联苯双酯滴丸吸收率明显优于片剂)。实验研究表明,联苯双酯滴丸具有增强肝脏解毒功能和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的作用[4],具有诱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提高肝脏解毒功能,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及硫代乙酰胺引起血清ALT、AST的升高 ;联苯双酯滴丸可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 性 、 炎 细 胞 浸 润 和 纤 维 组 织 增 生[5]; 联 苯 双 酯 滴 丸 能 够 稳 定 肝细胞膜,增强对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并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糖元的生成,保护线粒体、溶酶体,从而改善肝功能,具有显著的保肝降酶作用。本文治疗观察结果显示,联苯双酯滴丸治疗单项ALT升高疗效好,降酶速度快,幅度大,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近期疗效肯定。联苯双酯滴丸价格低廉(联苯双酯滴丸0.3元左右/日,甘草酸二铵胶囊7元左右/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医保制度的深化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药物的成本-效果[6]和最小成本分析[7],在目前全国上下大力提倡降低医疗和药品费用,减轻患者和社会经济负担的情况下,联苯双酯滴丸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优先选择的护肝降酶药物,特别适合在基层推广使用。
[1] 陈文标.无偿献血后ALT偏高原因浅谈[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3, 16(4):40.
[2] 朱志勇.实用医学检验 一谷丙转氨酶检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348-352.
[3] 谢晶曦.五味子丙素类似物合成的研究[J].药学学报,1981,16(10): 306.
[4] 符铁波,刘耕陶.联苯双酯抗肝细胞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0,7(4):201-204.
[5] 龙尧,邹丽宜,唐利波.联苯双酯抗大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23(6): 651-653.
[6] 陈洁,张钧,张丹,等.药物经济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98.
[7] 陈琳.3种给药方案治疗湿疹皮炎的最小成本分析[J].中国药业, 2010,19(3):45.
R575
:B
:1671-8194(2013)06-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