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
家长与孩子,究竟谁在依赖谁
小欣
现在,家长与孩子之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相互依赖,这是中国式教育方法造成的。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大部分的父母打着“爱”的旗号溺爱孩子……
王雪是某高中的学生,上学后的不少周末她都要“接待”从锦州赶来沈阳“看病”的妈妈。
然而,王雪在车站总是能看到一个拎着大包小包还“健步如飞”的母亲,丝毫看不出妈妈是来“看病”的。“我要接过来妈妈的行李,她说自己可以提;我要帮她去医院排队挂号,她说自己可以去。我就想不明白,自个儿都可以干,还叫我一起来干啥?”
慢慢地,王雪发现,“看病”已经成了妈妈来沈阳最不重要的事情,有些时候就是到医院领几包药片而已。除了“看病”,妈妈还会常来沈阳“出差”、“办事”。但是,往往整个周末,妈妈只有半天在“办事”,剩下的时间全都和自己在一起逛商店、买衣服,这些都成了妈妈来沈阳“看病”和“出差”的“附带工作”。
和王雪一样,谢茹对于这样的“亲情来袭”,也是“既感动又害怕”。
谢茹在学校里算是个风云人物,是班里的团支书又是社团的主席,在同学中间总是一副“老大”的形象,不过她苦心经营的“光辉伟岸”形象全毁在了妈妈的一个电话上。
那一天,谢茹和社团的同学连夜赶一个活动策划,谢茹的电话响了,接起电话,一上来就听见妈妈关切的语气:“宝宝,晚上怎么没上网啊?是不是不舒服了?”
本来就不大的办公室晚上很安静,这句话让所有同学都听见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谢茹身上,一个个惊异的眼神让谢茹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
面对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记者对吴老师进行了采访。吴老师说:家长和孩子是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做父母的溺爱孩子是想让孩子依赖父母,但实际上是父母同时也依赖着孩子。只不过大部分父母并没有意识到。
为了子女能够成才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工作、事业、前途、兴趣爱好甚至健康。表现为一切以子女的学习为中心,全方位、全身心地为子女服务。比如每天无微不至、精心料理饮食起居,按时接送;督促作业、陪读等,凡是能为子女做到的,一切都做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子女的一切都比自己的重要。而自己在工作上则得过且过,甚至有意识地放弃进步和提升的机会,认为只有这样,自己在子女面前才问心无愧。近年来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专职妈妈”就是具有牺牲自我心理的家长的典型。吴老师说这种爱,只会在负面给孩子带来影响,比如:
l.增强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影响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发展。一切由“专职服务员”代劳,子女当然没有亲自动手的机会和必要,必要的生活技能自然就难以发展起来,一旦离开了保姆式的照顾,自己就无法正常生活。
2.致使子女不懂得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全身心的支持,期望通过子女的成功得到回报,得到子女的爱和尊重,然而期望很有可能落空。因为天长日久的服务性劳动往往会被子女忽略、不加注意,习以为常。他们也许会依赖父母的照料,却并不一定因为这种依赖而感激或尊敬他们。相反,子女往往因为母亲是家庭妇女、父亲一事无成而看不起他们,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父母的教育、期望和爱心不屑一顾:“你们只要求我好好学习,成名成家,你们干了些什么?”
3.增加子女的心理压力。父母牺牲自己的一切,为了子女的成功。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压在子女的肩头,父母的牺牲让子女时时刻刻感到自己如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对不起父母而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而父母往往认为,自己的牺牲如果达不到期望的目标就不值得,因此对子女提出过高要求。关于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发现,在各种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怕考不好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可见,父母的牺牲增加了子女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
面对这种牺牲自我心理,吴老师说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缺乏进取心。有些家长,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面前,缺乏优势和自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远大的抱负,放弃自我建设和提高,而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就看孩子的了”。再者就是传统的依附性。有些家长特别是母亲,传统思想严重,她们的依附心理和配角观念根深蒂固。在她们心里,丈夫和孩子永远第一,自己的事业、前途和爱好永远第二。所以在帮助子女成才的问题上好不含糊地牺牲自我。
父母养育子女,花费时间、精力,影响自己的工作和兴趣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完全牺牲自己却是不必要也是不应该的。中小学生的父母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是发展自己,贡献社会的年华,放弃自己对社会和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浪费。另外,子女和父母都是独立的个体,生命的过程和体验是不能相互代替的。教育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父母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著顽强追求等本身就是对子女的无声教育。父母有自我,孩子才能有独立意识。
“社会”看重的是人的能力,由于我们国家教育的传统方式和过去家长的不正确教育,让当下的许多孩子只有成绩没有能力,他们都面临着就业不被看好,出国不能适应等种种问题,若想培养出不自私的孩子,家长还要在观念上更新一翻。
为了让父母不再依赖我们、不再为我们担心,就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长大,不再是襁褓里那个需要照看的小孩子。我们要付诸于行动,在此吴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1.帮助父母在心理上的独立。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逐步进行。不妨尝试从假设开始,引导父母思考一些未来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子女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笑咪咪地对妈妈说:“妈妈,以后我结婚了,不能每周回来陪你,怎么办啊?”
2.帮助激活父母的兴趣爱好。如果父母的生活是丰富充实的,对子女的依赖就会有所降低。子女可以思考和尝试一下:
父母原来有什么兴趣爱好?如果有,怎么鼓动他们保持?怎么激活兴趣项目?
陪父母走出家门,参加一些娱乐休闲活动,如老年迪斯科、社区老年大学,让父母在同龄人潜移默化作用下,渐渐走出过于聚焦子女、过于单一乏味的生活方式。为父母购买、订阅一些对口的报刊杂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父母。
3.帮助父母挖掘、拓展一些新颖的兴趣点。比如网上浏览新闻、听音乐、欣赏图片、看电影、网上聊天(可以首先从母女的QQ聊天开始)等,当然这些新项目要适合父母的特点。尝试改变亲情陪伴的方式。比如可以改变接听电话的状态:可以从原来父母打来电话、子女接听,变为子女主动给父母打电话,既体现了子女的孝心和体贴,也变被动为主动;可以改变互通电话的时间,和父母来个温馨的约定。再比如:可以邀请父母到子女处多走走。这些小小的改变,从改变习惯和优化习惯开始,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4.选择机会与父母深入沟通。沟通是心灵之桥,是情感润滑剂。可以通过沟通,感谢父母的爱,父母的牵挂;也可以向父母说说心中的矛盾、烦恼,比如由于陪父母经常不能参加周末的集体活动,同事们在背后议论误解,自己感到在集体中很孤独、影响到工作,希望能够适当兼顾一些。
5.找适当机会大胆反叛一次。在相互关系中,强弱总是相对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子女越孝顺越胆怯,父母的依赖感、控制感就越强。子女不必事事顺从和忍让,要学会合理说“不”,适当反叛一次。
总之,只要多动脑筋,巧做安排,用亲情的爱,用聪慧的巧,一定可以在爱与父母依赖之间找到平衡点:既满足父母的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呵护和增进家庭的幸福,也赢得自主和自由,让自己拥有相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一份相对独立的个性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