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蕾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校本课程”的实探索古而有之,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的概念却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课程运动”失败后提出的。其理论在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和斯腾豪斯等的积极探索中获得发展,其实践也在美国的不断改革中获得发展。现在美国的校本课程在全国范围内都获得有效实施,并对学生的个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美国的教育属于政府职权范围,在课程方面的决策权属于地方,地方赋予学校在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这与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方案比较契合,因此,希望通过对美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步分析和对中美两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比较来对我国目前校本课程开发薄弱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先看中美两国学校校本课程的一个案例:
表1 天津上海道小学校本课程设置
其中,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为:(1)学校校长、教师制定活动课程发展规划,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中。(2)教师确定研究课题,编写分项的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指导书。(3)学校将教师选定开设的活动课列入课表。(4)教师教学。(5)区教育局组织考核和评估。
表2 俄亥俄州切斯特市学校天才教育课程设置
其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为:(1)组织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小组。(2)与其他教师、行政人员、教育部门官员等进行商讨。(3)收集资料完毕后,课程开发小组内部讨论,开发。达成对课程的共识,并设置相应课程。(4)教师具体实施。(5)课程评估。并且,天才教育课程的开发原则、范围、重点和顺序必须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两个课程设置的对象有差别(找不到相应资料),可比性不是太高。但是,从它们的侧重点、开发流程等出发,结合相关文献,仍然可以管窥中美课程开发中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美国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往往包括校长、课程委员会、教师、学生和社区成员,其中教师是主要力量。校长组织召开课程委员会会议,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组织领导的作用。课程委员会由年级组长和一些在课程有研究和经验的专家、教师构成。学生和社区成员包括家长代表可以参加课程委员会会议,提供意见和信息。其次,美国校本课程设计还会综合考虑国家和州的教育政策、教育研究成果、各种与教育相关的协会及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估等因素。
而我国许多高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校长和老师。并且校长往往能够决定一个校本课程计划实施与否。影响课程开发的校外因素主要是政策而不是学科专家的研究和建议等。另外,经过本人非专业地统计周围来自各省市的20位同学的中小学校本课程情况来看,目前有一部分学校是为开发校本而开发校本,开发是为了政策需要和跟风,并不是根据学生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学生主体地位不能得到保障。还有一些学校开发课程比较盲目,学校通常没有或不能提供足够的师资和其他资源来支持校本课程的实施。
从表2可以看到,美国校本课程制定中给教师和学生发挥自主性留下了很大空间。在校本课程规定的文本中并没有非常严格地规定什么领域要上什么课,或者课程具体的实施形式、纲要等。并且提供给学生选修的课程也比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课,对选课的年级差异比较淡化。另外,可以从表2看到美国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发展性趋势。
因为我国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关注远晚于美国,所以我国很多地区没有开发出和实施足够多的校本课程的教师和资源,且我国不实行选修制度,课程开发往往以班级为单位,一个班级的学生做同一个主题或者领域的课程,使得学生的选择性较小,这点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我国校本课程提供给教师的自主性过小还是有些不合理的。教师仅根据严格规定的课程计划讲课,既不能发挥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主人翁地位,又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美国的校本课程内容范围广泛,从表2中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既包括学习方面,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课程,又包括贴近生活的技能培训等,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还有发展兴趣,拓展素质的课程。然而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拓展学生学习外的素质方面。鲜有拓展知识学习或者生活技能培养的校本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安排是适应我国国家和地方课程过于重视知识学习的现实,有一定合理性,但这要求我们看到校本课程不只是活动课程、素质拓展,更是有学校文化内容,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它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必拘泥。
美国课程开发模式多元,主要有四种模式:(1)行为主义模式;(2)经营管理模式;(3)系统课程模式;(4)人本主义模式。特别是人本主义模式,不同于对课程目标的重视,它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培养学习者的个性、自我信心、自我发展方向。我国课程开发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情景化的课程开发模式,从分析具体情境出发,制定目标及方案,再实施和评价。
美国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上有几个特点:(1)重视课程评价的情境性。从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出发,去考察现存的目的、重点与使用者的需要是否相一致,从而加强评价的针对性。(2)评价标准多元化。每个学校根据学校和地区差异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上不仅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横向的比较评价,还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情况,包括认知、情感、思维等领域进行纵向的评价。(3)评价具有发展性。学校根据教学目标定期检查课程实施的情况,并根据学生或教师需求及社会发展进行调整。学区教育部门也会对各校校本课程进行评价。
我国校本课程的评价也在逐步改进中,但从目前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来看,我国校本课程多元化评价重视不够。在校本课程实施后,仍要求学生拿出学习或调查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评分。对课程的跟进评价不到位,一般只在某校本课程实施前对该课程能否应用进行评价,至于后来的实施情况则采取“不告不理”的态度。
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一些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会对有共同开发需求的课程进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是基于本校的课程,但不是仅存于本校的课程,它追求的是发展而不是独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合作意识较为薄弱,通常是一校开发,一校利用。
在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自由度上,在美国联邦教育部仅通过立法、行政指导与协调、拨款等手段对课程进行间接控制,但这些标准只是框架性的,没有规定课程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另外,联邦教育部无权强迫各州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因此,各州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具体的课程标准。事实上,州一级制定的课程标准也不是十分具体,地方学区拥有大部分课程管理权。美国中小学实行由学区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在学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订更详细的教学计划、编制各科的详细教程、拟订本校的课程、决定课程统整的策略及程度并定期检查课程实施的情况等,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当然,美国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缺点和不合理处,但希望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者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发出适合我国学生和学校、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
1.从国家层面上说。国家应加大对学校校本课程的政策支持和行政支持力度。在政策上,国家政策对社会、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国家颁布对“校本课程”的相关政策,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社会对校本课程的关注及学校对校本课程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校本课程合理化、规范化发展。在行政上,首先,虽然我国是集权制国家,但可以减少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控制和干预。保证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场所和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其次,教育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对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价。最后,教育部门还可以召开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和交流会,促进校本课程开发者和学科专家和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
2.从社会层面上说。首先,社会应该主动投入到对校本课程的监督和管理中来,特别是家长和社区应该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制定和加强对学习校本课程的监督,促进学校真正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并为之提供条件。其次,社会也应该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提供条件,这一点不仅适用在校本课程中,也适用在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中。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应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条件。如提供免费参观工厂的机会等。
3.从学校层面上说。校长要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明确自身在课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要更加重视校本课程的作用,提高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主动了解学生需求,组织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能“一言堂”,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要积极地听取教师的意见,允许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在加强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还要重视对教师进行培训。尊重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我国学校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理论知识的实际情况,主管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要注意内容对学生影响的发展性、连续性。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而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来安排。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多元化课程。要加强校际合作,在各校有相同的需求时,可以合作分工、优势互补,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合作的过程。方案制订完成后,可以征求学科专家的建议。
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上,要重视多元评价相结合,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在评价、实施过程中,都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不要太重视外在成果。
[1]和学新.从现实到理想——天津市上海道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2(7):30-33.
[2]胡献忠.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和现实性[D].南京:南京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2.
[3]王斌华.美国的校本课程开发[J].走进新课程,2005(6):44-45.
[4]余晨丽.美国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现代教学,2009(9):74-76.
[5]赵朝群.美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黑龙江:东北师范大学,2008.
[6]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