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顺修
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到既能保证作业的批改质量,又能提高作业的批改效率,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作业批改技巧,下面我就数学作业的批改,谈谈自己的工作经验。
一、批改作业的目的
首先要明确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对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学生的作业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运用的能力,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弥补,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是否需要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和“精批细改”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未必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批改作业,而学生对批改可能一晃而过,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不去理会和深究,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存在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使老师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无效劳动。可见,要达到批改作业的目的,光靠多花时间在批改作业上下功夫是不够的。要做好批改作业工作,一是要解决好批改作业前提和条件问题;二是要注意批改作业的原则和方法。目的是力争以可能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批改作业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一)改变教学的不良性循环,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教师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太少,而用于批改作业的时间过多。批改作业虽然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不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教师用于课外辅导、业务进修和教学研究的时间与用于批改作业时间比例失调的现象普遍存在。
学生作业之所以难批改、费时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作业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的产生有直接根源于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分配给备课的时间不足,就不可能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案,特别是不能仔细地研究、精选习题,致使课堂上留下的一些隐弊,一经反映到作业上再加以批改纠正,即浪费时间,也达不到较好效果。因此,提高批改作业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改进教学环节中的时间分配。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乐于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一是要改变“以量求质”的做法,指导学生注重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题。作业的选配和问题的提出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随便点题或增加题量,以单纯多练来培养熟练技巧是有害的,学生往往因各科布置作业太多,疲于应付,形成只顾完成作业了事的思想。因此,作业要精选,在要求上不能满足于学生模仿例题来解题,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题。二是要改变布置作业“一刀切”的传统做法。布置作业也要贯彻“因人而异”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安排作业题的合理组配,对不同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要求可不尽相同,一般以布置“基本题”和“选作题”的方式为宜,差生可只做“基本题”,这样可使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各得其所,改变学生为做作业而做作业的被动局面,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
三、批改作业的原则和方法
(一)批改作业要注意“因人而异”。对成绩较好、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可抽查批改,但要求较高,不仅要注意解法的正确性,还要求解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对其出现的错误指出后要求自己分析纠正;对差生的作业,检查面要大些,要以鼓励为主。一方面要加强督促检查,尤其是要禁止抄袭现象;另一方面,要热情帮助,对差生可采取“当面批改”的方式加强个别辅导。
(二)批改作业要体现“启发性”。对于作业中的错误,应给于启发性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原因,并自觉改正,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减少错误重犯率。提示的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较简单的问题,可在错误处打上问号或划上红线;较难的问题,可提示“参考xxx例题”、利用“xxx性质”、运用“xxx方法”等;对较繁杂的解法,可提示简捷方法;对探索性或解法较多的题目,可批示恰当的语句,开阔学生的思路。
(三)批改作业要讲求效率,方法应灵活多样。检查作业的方式基本可分为课外和课内两种,课外检查可根据作业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全收全查”、“全收抽查”、“定期抽查”等各种方式穿插进行。
课内检查可采取老师抽查和学生互查的方式进行,一般是采用课前少量时间,让学生翻开作业本放在桌上,老师巡视抽查,在检查过程中可以抽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分别演示自己的某题,让全班学生对照检查;学生互查也可采用以上做法,课内检查后,教师应作简单讲评。
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评。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涉及重要性的错误应采取课堂讲评的方式加以纠正,对于有创新的解法,也应公开讲评,并加以鼓励,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批改。
以上是我对数学作业批改这一教学环节的浅薄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