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

2013-06-13 03:39程兰格
教育改革与实践 2013年5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堂

程兰格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开山的斧,问是深耕的犁。质疑问难能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任何创造的开始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的目标。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则不是创新型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已有知识,培养学生问难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他们勇于质疑、善于问难。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营造气氛,给学生质疑问难创设条件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上课时会发现,课堂上活跃的是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认真听讲,但从不主动参与到课堂,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其它同学讨论发言,这些同学在知识、能力、品格、体质等要素以及要素的融合方面没有结构性缺陷,但较为平淡,智力、潜力等尚没有完全得到开发;还有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心理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这部分人犹豫担心的就是自己提的问题不够有水平,不够有价值。面对这些学生,我们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质疑的自信心,创造安全的心理和设疑问难的环境条件,帮助他们开启心锁,在恰当处激活孩子的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兴趣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一块冰冷的生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能”的状态中,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认知兴趣。因此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促使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闸门,不断提出疑难。有时学生常常学后无疑,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选择地指导学生的思维在某些内容上定格,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例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我先播放一段赤壁大战的动画,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定格画面,打出两行字幕:兵力:曹军八十万人,东吴三万人;结果:曹军丢盔弃甲,东吴大获全胜。然后打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时,学生就会自发的提出一些问题,并积极查找问题答案。

三、及时表扬,给学生质疑问难予以激励

激励是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特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这样一些词,“最具创新精神,最有学习能力,最有发展潜力” “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等等。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的质量也就高低不同,有的提的较好,有研讨的必要,而有的则很幼稚,无意义。我就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的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得他们认识到提问题要围绕中心,要有思考价值,从而保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质疑的自信心。

四、多思善问,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培养学生多思的习惯,善问的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要学生明白应质疑什么。首先,讲课前先让学生预习,预习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记下不懂的问题,提出有疑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敢兴趣想知道的问题,引导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启发学生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认真推敲字词的好习惯。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质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变无疑为有疑。第三、鼓励学生课后质疑。学习完课文后,学生联系实际有会产生新的疑问,此时质疑,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中质疑,使课堂波澜跌宕;在课后留疑,让课文回味无穷,使课堂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乐学,教者也轻松。

五、点拨释疑,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地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通过点拨释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启发和激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有利途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