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奇特的体验:感知诗心之重

2013-06-10 15:40:50陈仕国
参花(上) 2013年9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孩子

罗丹在谈及艺术家的创作时曾言:“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读崔荣德的诗,恰巧是感动、爱、希望、战栗和生活的依次展开,最后拼合成一位完整的诗人形象。这种阅读体验甚是奇特,读者从质朴而含蓄的诗句中能真切感受到诗人之心的脉动与重量,似乎构成对罗丹上述表述的某种印证或隐喻。

“是什么深深地感动着我/攥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是什么深深地感动着我》)直接将读者引向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著名诗人蔡诗华这样评价这首诗:“借用艾青大诗人的句式,在新世纪反复吟咏中有所新的阐释”。这样的评点切合诗人的身份及诗中所流露出诗人的真挚情怀,可谓一语中的。崔荣德出生于重庆酉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其大部分人生时间都与这块土地密切相联。因此,他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即便仔细端详着一把泥土,也会为之深深感动着。不惟如此,他还自然而然地想到:“旋转的齿轮高耸的麦穗/奔腾的长江黄河/被迫着发出最后吼声的/红五星祖国”、“春天的故事里/港澳回归嫦娥奔月/科学发展观正谱写新的篇章”。这样厚重的心胸,正是一个时代所传递的正能量。恰如艾青所言:“诗人的我,很少场合是指他自己的,在大多数场合,诗人应该借我来传达一个时代感情和愿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腾飞,物质昌盛;这亦是一个最不好的时代:物欲横流,信仰缺失。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很难想象有人会放弃广州一份工资1200元的工作而选择到工资只有120元的西部乡村执教,1993年的崔荣德就是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人,为此,妻子弃他及当时只有2岁的女儿而去,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他用诗写道:“孤寂的日子我只能用/沾满粉笔灰并苦菜的手/轻轻地抹过脸面/让快乐和忧伤/长成一片青色的草原/草原里我领着孩子/艰难地寻找诗歌和粮食”(《孩子在我们之间飞翔》)。榮格曾言:“艺术家的生活不可能不充满了矛盾冲突,他身上有两种力量在互相斗争:一方是普通人对于幸福、满足和安定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是毫无同情心的,并且可能发展到践踏一切个人欲望的创作激情。”崔荣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选择对自己无情而背负起生活困苦的重负,然而,他的激情却让乡村的孩子们和他的诗篇展翅飞翔——“芸你也想念孩子吗/长大后我会让她/成为一只飞鸟/在花和大树间/来回飞翔。”

对于土地,他深深地感动着,殊不知他也深深地感动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孩子们,他从不在诗中歌颂自己,乡亲们却铭记着:崔老师很好,每天早上九点钟去乌江边接学生来上课,下午三点又送学生去乌江边,等家长一个个接回家。对于信仰,他深情地呼唤、热切地向往并执着地追寻着,所要求的回报只是“我向往那个地方/那个地方还有一间瓦房/瓦房不远处/有一朵花儿/在为我默默开放”。(《我向往那个地方》)对于背叛,他轻轻地遗忘,却始终满怀柔情地将对方的美丽

惦记着:“芸此刻的你/该是怎样好看的一束花/我呢依然是那一棵/悬崖边的大树/任风霜雷电/沧桑我漫长的岁月。”(《草原里我领着孩子寻找诗歌和粮食》)对于苦难,铮铮铁汉也流泪:“泪光中/伸手帮它向前推移/哪知它扔下饭粒/仓惶逃离/我大声疾呼/兄弟别跑/其实我也是/来异乡觅食的另一只/会说话的蚂蚁。”(《风雨中的蚂蚁》)但性格却始终拥有剑的质地,“挂在墙上,抑或匍匐地面/都不后悔/剑从来都敬重体温。”(《剑》)

人如其诗,诗如其人。在饱经人生难言的苦难中,崔荣德把诗歌当成了生命的延续方式,诗中每个音符如一颗感恩之心在跃动着。那首《父亲母亲》正是这一颗感恩之心在跃动着。诗人以真挚之情和感恩之心,通过“嫩绿的稻田”、“父亲佝偻的身体”、“金色的秋天”、“收获进仓廪”等意象塑造一位厚重而朴实的农民父亲,又通过“三月”、“梨花”、“柴禾”、“火焰”、“灰烬”等一系列意象勾勒出一位农村乡下母亲平凡的一生。如果一个不懂得感恩之情的诗人,是难以创作这样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更不用说拥有这种悲天悯人的厚重情怀。这首诗在荣获2011年“感恩人生”全国纪实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时,被中国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大赛的评委张同吾先生在《读获奖作品的结语》一文中这样高度评价:“把怀亲的情感表现得含蓄而深邃。”这不仅是对崔荣德诗歌所取得的艺术价值真切肯定,更是对这位带着感恩之情和对生命充满热情的诗人有力的褒奖。

一个人的心有多重?称,不足以掂量,惟有换算为他对世界的深爱,以及他所带给世界的感动。而爱与感动有多重?数字,不足以表示,试问:一个农民子弟对土地的挚爱,有多重?一名乡村教师对孩子无私的付出,有多重?一位铮铮铁汉对信仰的执着,有多重?这些重量,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阅读而不断累加,直到无法承受这般重量,读者的目光逃往地板的某个角落,慨叹——崔荣德拥有商品经济浊浪冲刷下,一颗清澈、“重量级”的诗心!

作者简介:陈仕国,男,祖籍广东阳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兹系中国诗词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创作长篇小说八部,出版长篇小说两部。2011年,长篇小说《止欲之殇》参加由福建作家协会、海峡文艺出版社等10家单位组织的“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大赛”,并荣获第一赛季冠军及总决赛长篇小说赛区三等奖。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孩子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中华诗词(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