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琴
情感是认知活动启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写作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过程中,若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情入手,以情缀文,发挥情感作用,学生就能情动而辞发,为情而造文。
1.催情
习作教学要关注学生对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的情感体验,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习作的"情场",感情上来了,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
1.1 体验生活催情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一旦和写作结合起来,表达的欲望、习作的热情就会更加浓烈。今年开学第一堂语文课,我刚走到教室的后门,就看到有两个同学在笑得前俯后仰,虽然要求学生预备铃后要静候老师的到来,但我也没有批评他们,我还鼓励他们说说为什么笑,一个同学告诉我,有个小偷去偷他奶奶的鸡,居然被他发现并抓住了,他旁边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对呀,何不先把课文放一放,先来让他们交流一下寒假生活的见闻呢?他们有的讲了喜拿压岁钱,有的讲了难忘的电视节目,有的讲了逛街经历,有的讲了学做家务……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虽然有的也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因为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写的时候都能做到得心应手,开学第一篇作文写得就令我特别满意。
1.2 创设情境催情
写作前,我总是尝试着组织各种活动,如调查、游戏、辩论等,给学生创设表达的情境,让学生有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
有一次,我组织了一个辩论会,正方的辩论题是"小学生要多看电视";反方的辩题是"小学生要少看电视"。双方的辩论就很精彩,下面我就摘其中的两段。如甲方同学说:"我们主张小学生要多看电视。电视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学生多看电视,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再说,我们在学校学习很紧张,回家后,放松一下是非常必要的,而看电视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乙方说:"小学生多看电视不好,我想用事实来说话。我们班有些同学,课外只顾看电视,成了'电视迷',看得连作业也不好好做,严重影响了学习,真是得不偿失。这能说多看电视好吗?"事实证明,小小辩论会为学生解决了无米之炊。
2.悟情
许多学生在写作之前往往很有冲动,急忙动笔,结果往往还是无甚可写或写得毫无感人之处,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忽略了进一步激发内心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要声情并茂,听要清楚真切,说要畅所欲言,毫无顾虑,写要情真意切,充实得体。
2.1 激情地思考
学生即使有了较扎实的文字功底也并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来。要写出好文章,还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深入地思考。教师要尽量从学生易于接触的一些人、事、物来作切入点,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思考自己充满个性的生活。从而调动起丰富的情感。如习作《我的妈妈》之前,教师可以精选几篇优秀习作在班上朗读,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妈妈或者见到、听到的妈妈。话题始终是围绕着妈妈展开,学生身处其中,受到感染,所有的情感体验就会积聚心头,情感得到了激发。伴着情感的抒发,一个个生活的景象就相继踊跃出来,学生的文思就会如泉涌。如我班的小许同学在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后最后说:"我只想摘取一片绿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只想啜饮一口清水,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只想收获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只想拥有一丝清凉,你却给了我整个雪花的世界……"他们都达到了激情洋溢的境界,使习作成了个性与激情的结合。
2.2 快乐地表达
习作既要老师的积极性,更要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享受习作过程中体验生命、情感、发现、发展的快乐,在快乐中涌动创作的激情。孩子需要快乐,他们快乐了,才会主动,主动了才会事半功倍;快乐了才有激情,有激情才能写出好文章。如为了完成"在实践中成长"的征文,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义卖、上街找错别字等活动),学生就写出了《吹不响又何妨》《无情的铁门》《学做小商人》等优秀习作。
总之,只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作文中的情感表达,就能水到渠成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受到人文熏陶,从而彰显人文色彩,美文由衷而发,真正做到以我手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