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树
【摘要】 本文运用美学理论,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如何开展美育活动,从理论、实例、观点等方面做了扼要的论述。
【关键词】 美读 遵路 悟神 发展
语文具有文学性。文学是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而艺术的创造就是美的创造。"文质兼美"的中学语文教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无产阶级光辉思想的美、文章结构的美、风格情调的美、语言形式的美等。语文为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凭借它进行教学,就能点燃学生心灵美的火花,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确立崇高理想,形成美德。
那语文教学该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这必须要根据美育的特点、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审美特点来进行。具体做法是:
1.指导学生进行"美读",体现美育的直觉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①由此"美读" 既是感知文章的主要方式,又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跃然纸上。在《春》的授课时,我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引入课题后,接着放配乐,自己满含激情地范读全文,意在渲染课堂气氛,接着放配乐,让学生齐读,小组读等反复呤哦,加强配乐朗读训练,使课文的情境酝酿达到了意想效果。同时,采用了加强朗读训练与情感渗透,语言分析同步进行的教法。如对课文最后三个比喻句的教学,先提出要求:这部分赞美了春天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用哪些词语来表达?应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三句话?哪些词语应用重音强调?接着让学生吟诵、朗读直至把文情体会出来,并要求学生在头脑中运用想象再现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说:"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我们在这里找到了春天。"
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注入了作者的深情美感的文章。课堂上,学生如果通过俯而读,仰而思,心与理会,披文入情的反复诵读,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表其情,耳醉其音",就能揣摩作品字里行间的含意,领会文章的精髓,遨游于作者精心设计的美学意境中,自我陶醉,自我教育。这时,美育的直觉作用自然就会发挥出来。
2.引导学生"遵路",突出美育的形象性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美是在个别的、活生生的事物,而不在抽象的思想"。②这就是说美和形象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遵循文章的思路,捕捉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真人真事的形象,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受其感染熏染。如《老山界》中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具有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英雄形象,《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这些形象都表现了人类灵魂的真实性,具有很大的震撼力。从而会使学生从心理激起一种温情的赞赏,使学生感到喜悦,使他们的勇气得到鼓舞,灵魂受到深深的感动。又如《变色龙》、《皇帝的新装》中的人物形象,尽管是丑恶的,但在艺术美中也可以转化为肯定性的审美价值。正如果戈理说的:"难道对鄙无耻的人入木三分的刻画,也不就在描绘诚实的人的形象吗?"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去评鉴文章的形象特别是人物形象,就能启迪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受到美的教育。
3.带领学生"入境",抓住美育的情感性
刘勰在《文心雕龙o知音》里写道"夫缀文情者动尔辞发,观文者披文入情"。可见"情"是文章的核心、主宰、灵魂,也是美学的"上帝"。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使之通过亲身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性情就会得到陶冶,灵魂就会得到净化,从而摒弃假、恶、丑,趋于真、善、美。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三幅"八百里洞庭"的优美、壮美的图景,同时又融入了自己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真可谓"情随景移,情景交融"了。教学本文,我通过对画面的剖析,引导学生"入境",学生自然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领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又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阁,白水绕东城。此地一当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浑然一体堪称诗作之上乘。在教这首诗时,我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他们产生了实在而不寂寞的美感。总之,"文章不是无情物",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善于"传情",并引导学生"探情",就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指点学生"悟神",强调美育的愉悦性
在语文教学中,鉴赏文章诗词,要获得美感,就必须借助形象思维,即理解力和想象力。学生阅读文章,在教师启发点拨下,通过语言媒介了解作品的内容,掌握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翅膀,深刻感受和体味作品的内蕴,领会作品的意境,补充、丰富和完善艺术形象,从而获取赏心悦目的美感。反复呤哦、抒情议论、联想类比、启发质疑、朗读警句警语以及闭目静思等,都是唤起想象和情感的常见的方法。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的"人、夜、月、桂花、春山、山鸟、春涧"等都是实景,这些实景通过"落、空、惊、鸣"等"传神"之笔转化成了不可捉摸情思:"落"是诗人闲静时的感觉;"惊"是诗人对当晚月色分外明亮的感受;"空"是由于夜晚的静谧而引起诗人对春山空寂的惊叹;"鸣"是诗人从听觉感受深一层地表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教学这首诗,在引导学生领悟这些"传神"之笔的妙用时,学生就自然会把诗中的实景与诗人的情思沟通起来,从而使学生不仅感受 到自然景物之美,还能体味到诗人性格、情感、理想之美。
5.促进学生"发展",明了美育的功利性
鲁迅先生说:"美底享乐的根柢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情也就不见得美了"。③言下之意就是说:美的事物对人类是有益、有利、有用的,美的事物的功利性决定和制约着美育的功利性。所以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不光是为学生获得愉悦感,而是要遵循《大纲》,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作为物质的功利性,语文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有审美意义的材料,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美"的规律以及表现"美"的方法等,形成合乎规格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为表现美的生活、创造美的世界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作为精神的功利性,语文教学要借助文章的健康感情陶冶年轻一代的心灵,培养他们美的情操,磨砺他们的意志,形成他们美的性格,完善他们美的人格。因此,就要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确定审美教育的目的任务;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确定审美教育的重点;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确定审美教育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读文、作文、做人、学知识、懂道理、求发展、明人生,全面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带领学生在美的殿堂里倘徉,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兴趣盎然,获得艺术享受。只要这样做,就会培养出一大批心灵美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 高尔基《高尔基文学论文选》 第263页
[2] 转引自韦志成著《语文教学原理》2007
[3] 《鲁迅全集》 第四卷 第207-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