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强国评价研究
——“性别无歧视”指标探析

2013-06-05 15:29刘志民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东德奖牌金牌

刘志民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全球化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强国评价研究
——“性别无歧视”指标探析

刘志民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200438)

利用德国帕特伯恩大学校园网,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个案分析以及多输入加权优序图等研究方法,建立全球化背景下竞技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以“性别无歧视”指标对国际公认的竞技体育强国和中国竞技体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奥运金牌至上”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不符合国际竞技体育强国的标准,竞技体育中性别差异投入较明显。

全球化;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标准;“性别无歧视”指标

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Sport Leisure and Ar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2008年1月18日,由法国汉威士公司制作,汉威士全球体育传播网、体坛传媒、新浪网以及法国体育杂志Sport于北京、巴黎、伦敦同步推出的“2007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显示,中国综合体育实力排名攀升至全球第二[1]。“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发布的全球独家以综合竞技体育成绩为指标的国家排行榜,涵盖全球114个国家的52个竞技大项、151个项目。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随即制定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也揭开了中国体育强国研究的序幕。2008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于福建晋江市举行,随后《体育强国战略研究》一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体育强国研究成果的汇集,由一个总课题报告和6个分课题报告构成。总报告包括4个关键点,6个分课题分别就评价指标、战略实施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西方主要体育大国发展现状等进行专题研究。

推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借鉴发达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经验,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出来的。体育强国战略是与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体育发展战略。

目前,国内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体育强国定义和评价标准、体育强国的内涵和外延方面,以及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研究等。体现了以下特征:1)主要反映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意图,研究结果和结论“御用”气息稍强;2)许多研究都缺乏全球化背景下将体育强国建设的国际共性和中国特有的社会个性融合的视角;3)内容未脱离“举国体制”的惯有思维模式和套路,表现出研究成果脱离国际社会价值观。

本文基于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大国战略即体育强国之目标,以国际理论界通用的支撑理论评价原则和方法,强调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竞技体育强国多元化价值取向,使中国竞技体育强国标准国际化,奠定国际化同类研究的交流平台。笔者利用教育部和德国国家科学研究院(DAAD)共同资助在德国帕特伯恩大学进行的合作研究之机,以德国为主要参照,在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竞技体育强国评价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借助德国帕特伯恩大学校园网上传《国际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指标问卷》(the International Evaluating Indicator of Sports Giant),65 d后获得全部问卷348份(其中有效问卷341份)作为第1轮指标选择依据。英特网问卷对象分别来自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与中国等洲和国家(表1)。分别根据各自专业知识、指标对竞技体育强国评价的重要性等,采用5级评分制进行评定。英特网问卷以简单多数排序统计,从28项预选指标中筛选16项作为下一轮专家访谈评定内容。

表1 英特网问卷对象一般情况 人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Internet

1.2 专家访谈法 参与比利时布鲁日第17届欧洲体育科学年会(17thannual congress of the ECSS held in Bruges,Belgium,4th-7thJuly 2012)的23名来自欧洲各国的教授或研究人员(其中11人来自竞技体育领域,6人来自竞技体育相关领域,5人来自管理领域,包括澳大利亚的D·马丁、W·比利拉格和德国S·斯奈德等知名教授)为第2轮指标两两比较的访谈对象。

1.3 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M ultip le-input Weighted Precedence Chart) 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是用以建立对多目标决策的综合评价与抉择[2]。采用此方法对第2轮16项指标进行分层次两两比较并计算各类指标的权重。鉴于上述专家具有不同领域的权威,决定对专家中有体育背景者的意见进行加权处理。下列为2轮指标筛选基础上的权重多输入加权优序图法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1.3.1 棋盘格化指标 将各类指标列成多个n×n0棋盘格图,根据专家两两比较评价填入相应值:如指标i的重要性与指标j的重要性相同,则在i所在行、j所在列的单元格中填1,若i稍高于j填3,较高填5,甚高填7,很高则填9;指标i的重要性稍低于指标j则填1/3,较低1/5,甚低1/7,很低1/9。

1.3.2 计算指标权重 第1步:因为专家只需填棋盘格图对角线以上部分,所以首先将表按倒数法扩展成整表。第2步:对除角线格外的每一格专家意见加权求和,得到汇总表,并记该表中第i行、第j列数值为bij。第3步:设表共有k个指标,先计算指标i的非标准化权重ai(i=1,2,k),再将非标准化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权重Wi(i=1,2,k),计算公式为:

1.4 个案分析法 德国帕特伯恩大学的体育教授K·布雷德斯奈德和H·彼得、卡斯鲁厄大学的L·布思教授等6人对经过两两比较、加权优序图法及因子分析后的第2轮4类指标予以确定,并给出“国际通用、性别无歧视、项目兼顾和产业突出”的评价指标。本研究最后确定此4类竞技体育平均标准。

2 国际化评价指标形成的过程

对所有指标排序后,根据各权重和标准权重采用R型因子分析处理,应用JACO2BI法求出特征值λi和每个因子的贡献率,并规定取λi大于1的数值为主成分。λi值在第4因子达到规定,决定以前4个因子进行方差极大旋转,求正交因子解。

根据因子信息和竞技体育强国专业知识,予以命名第1因子“性别无歧视”,第2因子“项目平等”,第3因子“夏冬奥运平等”,第4因子“竞技和产业平等”。结合6名德国专家意见,本研究将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指标命名为“G+3S”,即GENDER NON-DISCREMINATION(“性别无歧视”)+SPORTS EQUAL(“项目平等”)、SUMMER&WINTER EQUAL(“夏冬奥运平等”)、SPORTS&INDUSTRY EQUAL(“竞技和产业平等”),说明竞技体育强国的国际化评价必须表现出“性别无歧视+项目平等、夏冬奥运平等、竞技和产业平等”的特征,将中国竞技体育现状代入评价指标进行研究。由于篇幅受限,本文仅就第1项指标(“性别无歧视”)展开论述,后3项指标将在随后的文章中探讨。

3 竞技体育强国评价“性别无歧视”指标探析

各领域性别无歧视诉求由来已久。1995年北京全球妇女性别峰会主要规划了性别差异的平等政策。1996年欧盟以沟通方式作为“性别无歧视”运动的开始,实现了北京峰会的部分承诺。1997年,欧盟国家内社会服务组织达成协议,提倡男女在社会生存中平等发展,使性别无歧视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现实,为女子在社会组织、竞技体育参与等中提供了更大空间。尽管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等为性别无歧视运动作出巨大努力,但由于历史、政治和宗教等原因,与男性相比较,许多国家的女性地位仍然很低,在政治参与、接受教育、健康状况、经济收入、社会资源享有、政策制定与竞技体育参与等领域仍处于弱势[3]。竞技体育领域性别无歧视运动由上述运动发展而来。1967年4月19日,报名为K·V·斯韦策的20岁的女大学生混入波士顿马拉松赛,在裁判员试图驱逐的情况下坚持跑完全程,创造了女性首次完成马拉松赛的历史。国际奥委会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才将女子1 500 m跑列为正式项目[4]。以后全球竞技体育的性别无歧视政策造就了当今奥运会几乎所有项目男女均可参加的局面。

3.1 中国竞技体育与“性别无歧视”指标 在中国,奥运会成绩被视为评价体育强国最重要的指标。在北京奥运会奖牌分布中,英、德男性金牌、奖牌总数均超女性。事实上,国际通用的评价竞技体育强弱的主要对象为男性,这是因为全球有近1/4的人口为穆斯林或与穆斯林有关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09年引述的全球穆斯林人口数量为15.7亿,其中2/3在亚洲[5]。穆斯林通常不鼓励女性参加公开场合的不符合教义的活动。鉴于此,国际竞技体育强国除美国外,绝大多数国家男性奖牌均多于女性。中国则相反,女性在几乎所有参加的奥运会上所获金牌和奖牌均多于男性,北京和伦敦奥运会同样如此(表2)。

表2 北京奥运会世界各国奖牌获得者性别分布情况Table 2 Sex of AthletesW ho W on the M edals on Beijing O lympic Games

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性还获得38枚金牌中的20枚,27枚银牌中的19枚,23枚铜牌中的12枚(均不含混合项)。虽然竞技体育中女性的卓越表现无可质疑,但若视女性为某种工具,成为一种主战略显然有失偏颇,也不符合全球化背景下竞技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中国竞技体育的“阴盛阳衰”趋势由来已久,惯性强大。田径被称为“竞技之母”,拥有47枚奥运金牌。“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两者一度成为早期中国体育领导层寻求突破的重点,然而事与愿违。1984年和1988年奥运会仅有朱建华和李梅素获得铜牌,1992年和1996年2届奥运会,陈跃玲和王军霞获2枚金牌,之后连续3届奥运奖牌均未突破2枚。2000年奥运会20 km竞走获得金牌,2004年奥运会刘翔和邢慧娜获2枚金牌,直至伦敦奥运会陈定获1枚金牌和仅有的4枚铜牌[4]。无独有偶,中国游泳队在2008年前的历届奥运会中,女性共获21枚奖牌(其中7枚金牌),男性0枚奖牌(不含跳水)。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游泳队获2枚男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但女子仍获3枚金牌。

新中国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的性别分布也显示,除1984年和1996年2届奥运会以外,所有奥运金牌数量女性均超过男性。尤其是1992年,女性所获金牌比例为75%,另有3届女性所获金牌比例超60%。总共8届夏季奥运会中,女性金牌总数为113枚,占56.3%,男性金牌总数88枚,占43.7%,女性成为中国获得夏季奥运金牌的主力军。不仅如此,从1949— 2006年世界冠军性别分布也非常明显地看出,我国女性竞技体育成就远高于男性。

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关系正常化后,派团参加了自1980年以来的历届冬季奥运会,都灵冬奥会中国取得2金、4银、5铜的成绩。至今为止,中国已获得冬奥会9金14银和16铜共39枚奖牌。由于竞技体育体制的一致性,中国竞技体育的“阴盛阳衰”现象再现冬奥会。新中国冬奥会总计获39枚奖牌:女性获29枚,占74.5%,其中金牌7.5枚;男性获10枚,占25.5%,仅0.5枚金牌。综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走向,战略重点置女性为优先发展指导思想显而易见。

3.2 德国竞技体育与“性别无歧视”指标 二战后,东德在第19~24届奥运会上获得153枚金牌,西德获56枚金牌。德国参加奥运会经历始于189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奥运会停办。1920年奥运会德国获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14枚,居金牌榜第二。1936年奥运会,德国获金牌3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高居金牌榜第一。1968年始,两德分别参赛,面积不到11万km2的东德创造了竞技体育的“东德奇迹”。在墨西哥奥运会上东德获9枚金牌,西德获5枚金牌。1972年奥运会东德获20金,西德获13金。东德在蒙特利尔奥运会上以40枚金牌继续称奇,西德仅获10金。1988年奥运会东德获37金,力压美国位列金牌榜第二,西德获11金。

1968—1988年奥运会,东德共获得519枚奖牌,成为继苏联(774枚奖牌)和美国(624枚奖牌)之后,获得奖牌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按照人口平均计算,东德所获得的奖牌数量是苏联的10倍、美国的13倍[6]。田径、游泳和赛艇是东德夺金的3大项目,共获109金(表3)。同时,东德冬奥会的强势表现为其带来6届冬奥会的39金36银35铜。

在39枚金牌中,有25枚(64.1%)来自女性,14枚(35.9%)来自男性,另有60%的银牌也来自女性。

表3 20年间东德/西德历届奥运会奖牌数比较Table 3 The Number of O lym pic M edalsW on by German in the Past 20 Years

凭借着田径和游泳两大主阵地,尤其是女子田径和游泳傲视群雄,东德不仅在游泳13个项目中获得11项冠军,还一举拿下200 m、4×100 m和4×400 m的金牌,包揽标枪、铁饼、跳远、跳高4枚金牌。在赛艇比赛中,东德女队又将2/3金牌和1/3银牌收入囊中[7]。著名学者Daniel指出:“竞技体育提供合适但又危险潜在的证明本国民族优越性与政治利益的平台。通过媒体,不同国家的人在竞技场上交流,至少在理论上人们在竞技交流中没有纷争,相互诚实,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宣传在体育中得到提升,竞技交流被看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气压计,可以准确地测量各国之间的关系。”[3]事实并非如此,东德凭借其“国家机器”的优势,重点投入女子优势项目,短期内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强调了意识形态与体制方面的优越。就女权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理论而言,这又有背道而驰之嫌。

3 结束语

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后,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妇女要求家庭中具有同男子相等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权运动(Feminism)开始萌芽。1914年伦敦著名的请愿标志着女权运动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五四”时女权运动传入中国,定为女权主义。20世纪初,欧美国家女权主义的基本诉求为平等的政治权利。女权主义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1)女性被构造,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2)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3)话语主体和话语实践中不包括女性的权利;4)女性发展的身份不认同和社会地位的不确立[7]。

新中国的女性为竞技体育发展,尤其是为获得奥运会奖牌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理在女权主义方面也应有相应的贡献;但卢玲的研究表明,中国竞技体育领域在体制和用人方面的不足与缺位限制了女性对竞技体育决策的参与,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主体意识比较薄弱。即使具有强大社会资本的女性也大多缺乏话语实践,进入不了话语主体,仍然表现出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历史的限制[8]。改革开放后竞技体育领域女性身份的不认同和社会地位的不确立现象更为凸显,甚至出现了极端事例。

事实表明,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我国女性又呈现被政治化和工具化的趋势。出于奥运战略之目的,新入奥项目(橄榄球和高尔夫球)投入和发展的另类“性别歧视”(即优先发展男子橄榄球和高尔夫球)逐渐明朗化。殊不知,竞技体育强国评价对象是以男性为主的,因为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数约10亿,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除个别国家外,几乎各国都有数量不等的伊斯兰教徒,目前约有28个国家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另有35个国家伊斯兰教徒占全国人口的50%以上。以女性奥运金牌数、奖牌数评价显然有失偏颇,特别是在穆斯林人口占到10亿左右的亚洲地区运动会等大赛中更是如此。

基于此,目前中国“奥运金牌至上”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不符合国际竞技体育强国的标准,中国竞技体育“阴盛阳衰”趋势逐渐扭转后将融入全球竞技体育强国的评价体系。

[1] 新浪体育.2007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EB/OL].[2013-01-18].http:∥sports.sina.com.cn

[2] 刘志民,虞重干,刘炜,等.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体育学刊,2002(1):15-18

[3] Daniel Bloyce.Sport Policy and Development and Introduction[M].London&New York:First Published by Routledge,2010:332-334

[4] Ellis Cashmore.Making Sense of Sport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5:152-153

[5] PRC.Pew Forum on Religion&Public Life[EB/OL].[2013-05-13].http:∥www.CNN.com.us

[6] 霍玉倩.前东德体育教训[N].学习时报,2006-03-31(6)

[7] 零度角.德国体育为何一年不如一年[J].网易体育,2012(541):16-17

[8]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4-5

Evaluation Criterion for a Com petitive Sports Giant Coun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 lobalization—An Analysis of“Gender Nondiscrim ination”Indexes

∥LIU Zhim in

An evaluation criterion of“G+3S”for a sports giant country has been made by means of internet questionnaire,expert interview,case study andmultiple-inputweighted precedence char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Both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sports giant countries and China have been studied w ith the help of“Gendernondiscrimination”indexes.The conclusion has been drawn that the concept of paramount Olympic gold medals in China does not fit in w 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oward a sports giant country. Moreover,a huge investment difference has been found in sport events w ith different genders.

globalization;competitive sports giant;evaluation criteria;“gender-nondiscrim ination”index

1000 -5498(2013)06 -0086 -04

2013 -04 -19;

2013 -07 -06

上海市教委创新重点课题资助项目(13ZS109)

刘志民(1955 -),男,江苏苏州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Tel:(021)51253373,E- mail:Lzm55730@hotmail.com

G80- 05

A

猜你喜欢
东德奖牌金牌
乌东德水电站2021年发电量突破389.1亿千瓦时
奖牌
迟来的金牌
手工奖牌
首枚奖牌!
乌东德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
乌东德大坝首个中孔钢衬浇筑完成
一枚特殊的奖牌
乌东德的红色植物
有惊无险的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