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题:开创全国区域性互认合作先河

2013-06-05 15:27蒋志洲
质量与标准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质监宣言城市群

立题:开创全国区域性互认合作先河

2003年对于苏浙沪两省一市的质监部门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年的质量月前夕,三地共同签署了《长三角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宣言》,开创了全国先河,标志着国内第一个区域性质检体系互认合作正式启动。

从此,长三角质监跨区域合作翻开了新的篇章。

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

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愈演愈烈,世界级城市群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合的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2003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全面合作,倾力打造出让世人瞩目的世界级城市群。这是继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加拿大多伦多城市群、日本东京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和法国巴黎城市群之后,最具活力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格局初现,有力推进了三地政府部门在科技、教育、旅游、工商、质监等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协作发展。

为了进一步顺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深化长三角合作成果,2003年8月31日,苏浙沪三省市质监系统主要领导共同签署了《长三角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宣言》(以下简称“互认宣言”),这是全国第一个区域性的质检体系互认合作。

消除区域间市场壁垒

作为消除行政管理体制隔阂的破冰之举,三地质监部门在市场准入、标准一体化、联合打假、服务开放化等10个方面达成了互认协议,重在实现互认、互联、互补,力求消除区域间市场壁垒,为长三角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

对于三地的企业来说,“减少重复审查”是“互认宣言”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比如,“互认宣言”提出,对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的标准、标志、检测和监管等实行互认。这意味着,只要被浙江质监部门认可的合格评定结果、检测报告、审查报告、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等,到了江苏、上海也同样会得到认可,以往农副产品跨省遭遇重复审查的情形在苏浙沪区域内再也不会发生,这直接降低了企业成本。不仅如此,有效期内的省级名牌产品在三省市之间还能免予监督检查;三地实行省级审查认可、计量认证、设备监理等质量技术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质互认,具备资质的人员,在三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直接持证上岗。

在保护合法企业利益的同时,“互认宣言”还重点加强了三地对假冒伪劣生产企业的联合打击力度。通过建立联手打假机制,实现了三地异地投诉和跨省维权。结合三地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建立企业“黑名单”,并同时向三地通报,逐步建成三省市企业质量诚信基础数据库,让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在这张跨区域的质监网中无处遁形。

统一标准化服务体系

“互认宣言”还提出,要共同研究应对技术壁垒、加强新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如一旦上海企业遇上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其他两地可以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消息,共同积极应对。

2003年11月26日,三地质监部门在“互认宣言”的基础上,在沪签署《长三角标准化服务合作宣言》(以下简称“合作宣言”),进一步强化了长三角区域内标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搭建WTO/TBT通报咨询工作的合作与信息共享,以及共建一个面向区域内16个城市的“长三角国内外标准文献数据库”,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查阅。

这是继2003年8月31日长三角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会议之后,长三角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合作宣言”的签署标志着长三角统一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这次受益的不仅是企业,“合作宣言”还为三地普通居民的跨地域消费提供了更多保障:上海人可以吃到更加新鲜的宁波菜;在无锡可以拿着“上海公共交通卡”乘车,并且享受九折优惠;在浙江可以放心购买江苏省的名牌产品……

从“互认宣言”到“合作宣言”,苏浙沪三地在质量监督领域的互认合作不断深入推进,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持续深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质监宣言城市群
青春宣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司尔特助力安徽省质监系统“农资打假”行动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杭州宣言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基于统一数据库的交通工程质监信息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