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2013-05-30 04:52孙柏林刘聪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8期
关键词:低碳经济

孙柏林 刘聪

【摘 要】由于全球对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工业化开始后的150年内,浓度已经由280ppm上升到379Ppm,使得过去一个世纪内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6℃。本文世界低碳经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入手,从国际压力和国内发展需求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面临和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针对面临的问题,文章接着又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形势及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减排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温室气体;低碳经济;碳减排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进行技术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碳减排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一个中国经济转型的契机,是中国在国际社会更好的承担大国责任的表现。

1.国际社会的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气候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地毯问题都是全球性的、战略性的问题,现在绝大部分的科学家都认为是由于大量矿物燃料(尤其是煤炭)的燃烧导致了气温升高对此持怀疑的人已越来越少,但是气温升高会造成多大危害还存在争议。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考虑,为了安全起见,应该从现在开始就限制碳的排放。

1.1发展低碳经济,限制碳排放,是中国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

国际社会要求的限制碳排放,具体到中国,是一个道德问题、姿态问题,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从这方面考虑,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个利益问题。

1.2国际社会的绿色壁垒,要求我们必须限制碳排放

如果说《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只是给中国带来了环境和国际竞争上的压力的话,前年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则让中国直面碳减排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在国际市场造成的障碍,美国的“碳关税”是一个很直接的表现。

2.中国实施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2.1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经济发展拉动能源需求

中国作为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煤炭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实施碳减排必然要消减各部门的煤炭使用量,这必然对这些部门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

2.2高能耗企业转型问题

《京都议定书》要求减限排温室气体问题的实质,涉及到能源消费总量和效率问题。长期看,电力企业多数都是火电厂,是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一旦数年后中国承担减排义务,电厂将面临巨大环保压力。对以钢铁业为主的重工业有直接影响,则是钢厂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和减量。

从这一意义上看,今后国内新建钢铁项目,其入门的门槛更高了,而且一些能源消耗特别高的企业要开始考虑转型问题。

2.3产能过剩,加大碳排量

温总理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国正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过多生产的水泥、钢铁等大量用在基础建设中:修高铁、建水利等,而这些项目又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且钢铁厂、水泥厂又都是碳排量很大的企业,这对我国实施低碳经济造成了一定阻碍。

2.4金融危机影响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变慢了,很多农民工失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国家为恢复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新开了许多基建项目,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碳排量。

3.低碳经济要求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应对措施

3.1将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中国现在完全可以把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包括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同时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对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合、转型,走低碳化道路。

3.2鼓励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通过更新或改造现有锅炉设备,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等技术性能,降低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火炬的燃烧效率,使可燃气体充分燃烧,以减少甲烷的排放;应用先进的发电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如:采用高温燃气透平技术、再生电力和改造技术、热电联产技术等;注意提高电力输送环节的效率,避免由于输电线路的原因导致能量白白地浪费。

3.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

以天然气替代燃料油作为主要燃料,以液化石油气替代柴油等,此举减排效果显著。我国石油行业应当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国家应当采取恰当的经济杠杆激励石油行业改造传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洁净煤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结论

在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上,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一味照搬西方的经验。中国在履行《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会议义务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也应当确保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武断的说发展低碳经济、限制碳排放是针对中国的碳陷阱,不说中国该承担的大国责任,中国完全可以借这个完成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转型问题,摆脱“世界加工厂”的尴尬地位,在新一轮的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3):342346.

[2]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4747.

[3]王灿.基于CGE模型的中国气候政策模拟与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2003.

[4]WendnerR. Acalibration procedure of dynamic CGE modelsfor non-steady state situations using GEMPACK [J].CompuEcono,1999,13:265287.全球气候变暖[M].山东科技出版社,1996.

[5]王灿,陈吉宁,邹骥.气候政策研究中的数学模型评述[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35439,454.

猜你喜欢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形势下企业碳管理会计的构建
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
发展我国低碳经济探析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新能源技术发展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为湖南低碳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