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走了

2013-05-30 23:42叶檀
新民周刊 2013年44期
关键词:李氏李嘉诚欧美

叶檀

在商言商,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是对大势的基本判断:欧美经济复兴,新兴经济体暂时处于弱势,而香港的风险在上升,收益相对下降,于是削减内地资产以增加购买欧美资产的筹码。如果李氏判断新兴经济体会振兴,则会反向操作。考虑到李嘉诚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资本家”,欧美市场将是李氏全球布局的关键部分,这与目前全球经济、金融重心仍在欧美相关。

11月5日,长园集团发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东长和投资有限公司减持公司总股本的5.00%。今年以来,长和投资累计减持长园集团15%的股份,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下降至目前的20.76%,累计套现达9.17亿元。

这不是李氏第一次套现。10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已将香港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国庆长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电能实业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在内地,他以60亿元人民币的底价叫卖其在上海陆家嘴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同时宣布抛售位于广州的西城都荟广场。今年7月底,和记黄埔发布公告出售陪伴港人40年的百佳超市,10月18日,公告暂停出售,但不等于终止。

李氏在欧美的布局时间可谓长久,从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已经或者即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的市场,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約5%的供水市场。此外,港口、机场与金融市场业务也在李氏收购范围之内。从芬兰、荷兰到新西兰,处处可见李氏商业帝国的身影: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这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6.75%。

李氏商业帝国大挪移,说明预判未来会遭遇风险。

首先是不确定性的政治风险,无论在内地还是在香港,贫富差距引发阶层矛盾。2012年,香港反映贫富差距的实际基尼系数高达0.537,创40年来新高,有10万人在富裕之地只能住在用铁丝网扎成的“笼屋”里。许多原因中,不公平竞争难辞其咎,针对李氏帝国资本运作的指责从未停止,其中有些指责并非无据。

另一方面,李嘉诚的内地遭遇小官员的挑战,与内地企业家一样难以突破天花板,比如为回报家乡斥巨资建立的汕头大学,就受到各种约束。

打不过,逃。这是至理名言。2013年年初,李嘉诚明确表示,多年前就发觉,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妒忌或其他原因不太高兴,“虽然我做了好多对香港有益的事,但每多做一样,就会有人认为多一样生意是李嘉诚的,我不想这样”。多区域投资是摆脱不确定性风险最好的办法,起码现在的中国还需要全球代言人,信奉墙外开花墙内香。

其次是中华经济区投资收益下行的风险。

内地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企业负债率上升、投资回报率下行,都不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好征兆。任何资本家追求的都是高回报与低成本,而不是在房地产猛涨之时继续购地、购资产接盘。从布局方向看,欧美的基础能源、电讯等公用事业、废物处理绿色经济,被继续看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要重新取得平衡,香港、内地都在摸索新的方向,而欧美已大致清晰。

成为全球经济先行者,才能站稳脚跟,今后无论出手内地或者香港资产,都有了雄厚的资本,而市场经济国家健全的产权保护体制也将成为超人的护身符。反过来说,只有在全球站稳脚跟,才能超越左右,以后在大中华经济圈的地位不可动摇。

把李嘉诚撤资与经济崩溃、政治联系在一起,没有意义,这事只说明转型期的超人需要新空间,原有的空间已经不太适宜。如果李氏习得公平竞争的真经,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猜你喜欢
李氏李嘉诚欧美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The enhanced aerosol deposition by bipolar corona discharge arrays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8年9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李嘉诚的能源投资分析及启示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4月)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