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天然气最近摊上大事了!4月天然气涨价传闻搅乱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各地频现排队抢气之景。对此,国家发改委及时辟谣,但主管部门安抚之声尚余音绕梁,吉林长春、河北邯郸等地就迫不及待地调涨天然气价格,居民顿生被“偷袭”之感。
天然气消费具有刚性,民众及各生产部门对其价格敏感度较高,是为行政主导终端售价模式由来已久的重要原因。然而,发改委稳定总体物价水平与地方涨价诉求之间的偏差表明,天然气价格亟待通过市场化改革予以厘清。
其他城市是否也会“邯郸学步”,跟涨天然气价格,现在谁也不敢妄下断言。目前我国天然氣价格是由出厂价、管输费和城市管网费三部分组成,除了个别试点城市外,前两个环节价格受国家统一调控,终端售价则由地方调节。不可否认,行政部门以一己之力难以实时切中市场脉搏,在稳物价的管控思路下天然气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此前基于天然气进口成本与运输成本走高等原因,国家发改委曾在2010年先后调整了管道运输价格与出厂价,但事实表明这一调价未能到位。以西气东输二线进口中亚天然气为例,2012年前三季度平均不含税到岸价格为2.48元/立方米,但国内天然气出厂价仅为1.1元/立方米,每立方米亏损超过1元。
应当指出的是,天然气扭曲的价格机制表面上压低了社会产品出厂价格,但却在实际上抑制了厂商的供给意愿,怂恿了高耗能产业的肆意扩张,从而导致诸多不经济现象。数据显示,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比重不断加大,平均已接近30%左右,而中国这一数据仅为4%左右。
可见,正是价格失序缓滞了天然气对传统煤炭资源的替代步伐。近期肆虐的雾霾高污染天气正在向我们发出警示,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速最终会得不偿失,只有发展绿色经济才具有长久生命力。恰因此,天然气价格改革已然箭在弦上,行政身影须尽早从定价环节淡出,让位给市场力量自发调节。
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气价格改革关乎国计民生,理当获得民意的充分理解与支持。回顾此前资源价格调整,“逢听必涨”现象司空见惯,由此加剧了民众对能源价格改革的抵触心理。而公开能源品供给成本、内部运转机制等信息,并广泛接受民意反馈或许可以消弭这种恐慌情绪。
其实,我国天然气供给链条的价格传导机制极为不畅,在进口气源和长输管道在亏损或微利的同时,大部分城市天然气经营公司却坐享厚利。例如北京市天然气集团2012年盈利高达21.3亿元,同比增长13.3%;上市公司深圳燃气同期净利润为5.28亿元,同比增幅30.37%。那么天然气涨价因素是否能通过供给方内部予以消化,而非简单转嫁给终端用户?是否能通过厂商管理挖潜减少既有亏损幅度?这些关乎是否需要涨价、涨价合理幅度的核心信息理应公之于众,只有在信息对称的语境下,各种质疑之声才可能获得满意解答。其间,即便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因天然气价改而受到波及,相关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也容易落实到位。
能源价格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涨价,而是要抑制垄断、行政过度干预等非市场化因素蔓延,通过竞争破解价格定位难题。就此而言,天然气价格改革走向成功的一大前提就是要营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氛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天然气等资源品供给市场已实现生产厂商众多、且与管道公司分业经营的充分竞争状态。但目前我国天然气上游勘探与生产垄断气息浓厚,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巨头承担,而天然气中游的长输管网也主要由这三大巨头经营。未来只有全面降低准入门槛,实现各路资本公平竞争,才可能倒逼供给方强化内控、成本透明、真正实现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