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孙景玲
发热是儿科急诊常见的就诊病因,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1]。持续高热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同时,增加热能的消耗,损害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并使机体消化功能减退,抵抗力降低,以致产生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2]。为探寻理想的儿童降温方法,促使发热患儿得到安全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预后。笔者对668名发热患儿分别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668例患儿均为沈阳市沈河区大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发热患儿,年龄3~12岁,中位年龄7.49岁。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物理降温340例(观察组)和药物降温328例(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种及体温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n)
1.2 诊断标准 发热程度以口腔温度分为:低热37.3~37.9℃,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以上[1]。
1.3 纳入标准 急诊内科就诊的3~12岁发热患儿。
1.4 排除标准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非感染性疾病及大量饮水患儿。
1.5 治护方法 两组均采用抗炎、止咳等对症治疗。
1.5.1 对照组 采用药物降温,使用阿沙吉尔(扬州一洋制药)10mg/(kg·d)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开始每15分钟测温1次。
1.5.2 观察组 采用物理降温,患儿头部放置冰袋,足部放置热水袋,使用比测试体温高1℃的温水擦浴,操作方法按《基础护理学》[1]执行。降温过程中观察患儿有无皮肤苍白、寒战、疲倦等不适。仅有疲劳者暂停擦浴,使患儿休息并观察其反应;如出现怕冷、皮肤苍白、寒战等停止物理降温,改用药物降温;出现惊厥按儿科护理常规处理[4]。于擦浴后每15分钟测温1次。
1.6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2h内退热,体温正常且无反复;(2)无效:2h内热未退,或热退不去,即仍有发热[3]。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各时段体温未达标人数 见表2。
表2 两组各时段体温未达标人数(n)
表2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不同时段降温人数均少于对照组,说明物理降温起效迅速,作用持久。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n(%)]
表3结果说明,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和散热不能保持动态平衡,若产热大于散热就可引起病理性体温升高。物理降温的原理通常是利用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导热物资,通过蒸发、辐射、对流和传导等物理方法达到人工散热的目的[5]。阿沙吉尔是通过抑制PG合成酶(环加氧酶),达到退热作用。大多数患儿对药物降温都不合作,而且很多家长也因担心药物的副反应排斥应用。在传统物理降温时,经常采用低于体温的温水擦浴,由于高热阶段患儿有畏冷和寒战等表现,低于体温的水擦浴降温,患儿会拒绝接受,且冷的刺激可使大脑皮质更兴奋,致使体温继续上升。在本组物理降温中采用了高于测量体温1℃的温水进行擦浴,易于患儿接受,依从性高;而且采用高于体温的温水进行擦浴,使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加快,增加了转移到体表的体内热量,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实现体内热量的散失,体温下降后不易很快上升[5]。
本研究结果说明应用物理降温方法对发热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好于药物降温。在进行物理降温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言语要亲切,对年长患儿做好隐私保护,减少患儿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并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护理知识,使其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提高家长的应急能力和对护理操作的依从性。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7-188.
[2] 吕式瑗.护理学基础[M].8版.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74-75.
[3] 陈文斌,潘祥林.诊断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9.
[4] 崔焱.儿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16-117.
[5] 严莉,李原莉,余明超,等.不同水温行物理降温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2,27(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