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

2013-05-28 04:02王彩英
现代教育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现象政治生活

王彩英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以上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贯彻以生活为基础的新的教学理念,以生活贯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阶段,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围绕社会生活主题,通过感知生活现象,把握生活逻辑,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立足生活经验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学生现有的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学生在对生活分析过程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健康地生活,所以生活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础,政治课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生在学习前的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学生的已有经验,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处于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朝气蓬勃,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知识,敢想敢干,各方面的顾虑较少,往往可以做出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出来的惊人之举。在崇高理想的支配和英雄人物的鼓舞下,可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另一方面,由于青年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对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改革的风险缺少心理准备,有时面对未来的生活茫然不知所措;思想上往往有片面性和理想化的特点,有的还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社会上对某些青年学生的批评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

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已有经验与新学习材料发生联系,在情境创设、角色互换、主题探究等条件作用下,学生已有的与新的学习材料有关的知识和积累、事理感受、人生体验便被激活、催化起来,并在互动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再加工、创造,不断地冲突、顺应、融合,从而升华成新的体验。这样就能缩小教材、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机会必然大为增加。

二、围绕生活主题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是一本无字的无穷无尽的大书,要引入有限的教科书和有限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包罗万象,必须从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出发,围绕社会生活的主题,以启动、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行为表现等环节的活动设计,呈现和提炼内容目标的意义。

人们要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首先必须生存,这就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比如我们人人都是消费者,将来总要成为劳动者、经营者、管理者、纳税人,那么,知道怎样参与消费、生产、投资和创业活动,怎样看待个人和政府的收入分配等,就能使学生深切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求,坚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是树立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走进政治生活,我们必须懂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的民主来之不易,需要加倍珍惜。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当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追求。

三、感知生活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向导,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人们在实践中接触事物,事物的各个现象分别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反映到头脑中来,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各种现象引起学生这样那样的感觉,留下或浅或深的印象,这种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人的一生中得益于“耳听”和“目视”的东西数不胜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听,学会看。“耳聪目明”是极有道理的,“耳目”在帮助人脑,人脑指挥着“耳目”。“听而不闻”和“视而不见”是不可取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就是强调占有感性材料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克服传统政治课堂过于追求理性化的倾向,重视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感知。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就是指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到的生活现象。

只有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我们通过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社会生活主题,通过感知生活现象,提升生活逻辑,在超市生鲜经营方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河北省元氏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现象政治生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第四章光现象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