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帕劳潜水,正为上帝的奇作美景唏嘘不已,突看见水面漂浮一烟盒,心中暗骂哪来的无德之人,这么干净的水怎丢的下手!突然看见烟盒上两个大字‘(中华)!臊的我上去—把捏在手里,像做贼一样生怕被别人看见、一直带回岸边,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中华这两个字的脸丢不起啊!”
——@黄渤
有钱的中国人来了
来自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2012年春节期间在高端奢靡品牌的花费高达72亿美元,这一数字堪称史无前例。世界旅游组织估计,中国境外游客人数到2020年将突破1亿。跟着中国大陆居民消费能力的增长与消费观念的变化,这些数字仍在不断刷新中。全球最大的精选旅游特惠平台Travelzoo旅游族联手美国CNN旗下旅游媒体共同发布一项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游客海外旅游期间的购物开支在亚太区遥遥领先,平均每次出行的购物花费为874美元,折合人民币5547元。洛杉矶旅游和会议委员会公布的最新数字,2012年到洛杉矶旅游的中国游客达45.9万人,继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三。从增幅上来看,中国游客人数比2011年增长35%,是所有国家游客中增幅最大的。2012年洛杉矶的留宿访客有2790万人,消费金额达到157亿美元。其中国际旅客则达600万人,消费则达到54亿美元。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去年来澳洲旅行的外国游客已增加550多万人,其中中国观光客占新增人数的1/3。而国际游客调查显示,与2011年相比,去年海外游客人数增长5%,在澳洲境内的花销由182亿元,增加到189亿元。其中来自中国的游客,由2011年的513000人,增加到去年的592000人。他们在澳洲的开销由28亿元,增加到31亿元。中国游客境外购买力强劲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购物成为了出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从境外购物与消费专业机构环球蓝联(GlobalBlue)3月14日在京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游客退税购物金额达到了创纪录的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4亿元),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购物者的头号客源国。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中国游客海外消费在2012年达到8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可能已经赶超美国及德国游客。据悉,这个数字是美孚石油公司2012年财政收入的两倍,而美孚是2012年世界上财政收入最高的公司。这个数字相当于当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换句话说,在2012年,你在国内每消费三元人民币的同时就有另一中国人在国外消费—元人民币。中国游客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阔绰和多金的群体。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游客除了被评价购买能力强大却少有其他正面的称赞,在很多时候,当谈及中国游客时,外国人总是能列举出一大堆中国人的不是,前美国ABC电视副总裁斯根思评价中国游客时指出“中国旅客因为花钱越多,而行为却越差”。
有钱未必能赢得尊重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两年出境游的选择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中国人的签证开放的越来越松。国际旅行网站的调查显示,爱花钱的中国游客在不受欢迎游客的排名当中居亚军,仅次于美国。来自礼仪之邦的游客究竟惹了谁呢?让我们看看中国游客的几个特征。
当众高声第一
在中国其实这在平时不算个事,扯着嗓子说话也是经常有的。但放在国外就完全不同了,火车上没人讲电话更没人聊天,不是在玩手机就是看书,也有干坐着发呆的;餐馆里隔壁桌在聊啥都听不清楚。而中国游客喜欢吃饭时高谈阔论,激动的分享着一天的行程。领队郑文丽回忆起自己带欧洲团的经历常常摇头,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惨痛”回忆。“有一次带一个团,一群人在飞机上打扑克,影响到整架飞机,有些华人实在忍不下去了就上前制止,但制止了多次都不收敛。”“过海关是进入一国领土的第一关,中国游客喜欢在过关时开始议论,相互拍照什么的。关口是一个国家主权的重要场所,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海关和边检的工作人员自然对你印象很差。比如说,一次带一个旅游团出国,当时整个团办的是旅游签证,团内有很多是生意人。边检询问,你们来做什么?游客就比较张扬地说,我们来寻找商机,要同你们做生意。边检就说,既然是做生意,为什么不办商务签证?于是就拉到小房间里问上个1小时。”在欧洲无论在博物馆、教堂、餐馆,“老张”、“老王”之类的喊声都不绝于耳。
国内一家旅行社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欧洲的各种旅游项目中,“荷比卢德法五国四日游”是一条常年开设、很受欢迎的旅行线路,报团走这条线路的游客很多。就在这条线路上的一些旅馆中,早餐时间会专门划定一个区域,用中文写着:“中国游客用餐区”。这些字确实让中国人不舒服。可中国游客吃饭时说话声音总是很大,影响到同时进餐的其他顾客。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爱照相,无论在巴黎的卢浮宫,还是伦敦的西斯敏斯特教堂,抑或是布鲁塞尔的“小尿童”前,蜂拥而上、吆五喝六、争先恐后照相的绝大部分是讲汉语的。
不守秩序第二
不遵守秩序和规则是中国游客的另—大缺点。广东中旅出境旅游公司总经理俞康明很有感触地介绍,带团去法国的迪斯尼,栏杆设计成回字形,但一些中国游客不排队,拉开栏杆就往里钻。一些其他国家的游客很愤怒,问“是哪个国家的?”“我们敲领队的都不敢说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太丢脸了。”“还有去麦当劳买饮料,老外的文化是很讲个人隐私的,不愿意挨得很近,前后都隔着1米左右的距离,就像国内在银行或安检—样。但中国游客一看到前面空那么多,就一下子涌了上去围住整个柜台。”一位欧洲游领队也表示,在等电梯的时候,游客刚进酒店办完入住,就大箱小箱地包围了电梯口,电悌一到就一拥而上,这样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已经在排队的人也进不去。一位资深导游说,美国酒店的早餐餐厅一般都比较小,吃自助餐有切片面包什么的可以自己拿。由于餐台比较小,侍应生就只拿出—条长面包放在那里,吃完一条再拿一条出来。有一次,一些中国游客以为只有一条面包,就拥上去哄抢那些切好的面包,结果面包掉了—地,气得那个侍应生一下子到厨房拿了2条面包出来,意思是告诉你,我们有很多面包。“这样影响很不好,所以也不能怪一些酒店要专门开辟地方让中国人单独用餐。”王先生也对他的首次美国之行印象深刻。他和朋友两个人不久前到美国旅游,在酒店吃早餐时,被“单独安排”与酒店正常使用的自助餐厅隔开,不让他们和“老外”使用同一场地。他们觉得受到了歧视。据了解,目前相当多的欧洲酒店专门在会议室等场所专门辟出区域来供中国团队用餐以避免中国团队早餐时的混乱与嘈杂影响到正常的餐厅秩序。
入厕不雅第三
中国游客在卫生间的时候是很多国外服务员最头痛的时候,便后不冲水,洗完手习惯胜地甩手将水甩得到处都是,不维护公共卫生间的整洁与卫生,在卫生间里抽烟,强力开关卫生间的门发出巨大响声和碰撞……这些习惯和现象经常让国外的朋友们惊讶,甚至有的被当众训斥。在一些欧洲国家,比较少见到中文指引,但厕所里却一般都有明确的中文指引“排队”、“冲水”、“洗手”等。厕所中的排队之法也有奥妙,中国人往往按一个人对着一个门的方式排,但欧洲人一般全部排在外围,出来一个进去一个,比较文明和公平。一位记者从日本归来说,有的地方明明写着“土足禁止”(意译为换拖鞋入内)。可是,很多中国人看都不看就穿着鞋到处踩。你告诉他换拖鞋,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护,我们中国人到这种地方就是不换拖鞋,有的甚至往温泉浴池内吐痰。很多去日本归来的国人表示,不论在大阪还是东京,不少公共卫生间里都用中文写着类似“卫生间是给大家用的,请您保持卫生间的干净”等字样,而且这种提示只有中文的,并不像日本机场里所有的标识会有日、英、韩、中四种文字。“不难想象,先前来此旅游的中国人,把不重视公共环境卫生的陋习带到了这里,做了一些让人家不高兴、而且不得不提醒的事,而这样的字条,又像一块抹不去的记录牌,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中国人蒙羞。”一位驻外记者这样深有感触地说。
夸张照相第四
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胜地和地标性建筑拍照留念时常常出现秩序混乱,造型夸张,长时间占据最佳拍照地点,对别人照相熟视无睹毫不回避闯入别人镜头等行为,更有甚者曾经骑在华尔街的铜牛身上照相报道的事情,一次国外旅行回来,如果途中遇上中国旅行团,那么很多照片里都会留下中国游客的身影,他们突兀,表情冷漠甚至有的直视你的镜头成为照片中可以抢夺风景吸引力的—部分……
外国朋友的评价
泰国导游:“说话声音大,动不动就吵架”
“我这人心太软,带不了中国大陆团。”提到中国游客,50多岁的泰国导游荣差用很流利的汉语对驻泰国的特派记者任建民说。他说,中国大陆来泰国的旅游团,很多都是低于成本价的“零团费”团。到了泰国后,旅行社压缩在景点的时间,拉着游客到处购物,并且安排很多表演、娱乐的自费项目。吃饭在街边大排档,住宿也不是当初承诺的星级酒店。
有导游这样对调查者表示,带中国团有“三怕”:一怕声音太大,说话声音大,吃饭声音也大,常吼得周围的泰国人不知所措;二怕动不动就吵架,稍谈不拢就发火,不只是和导游吵,夫妻当众吵嘴的情况也有,甚至还有在公共场合大打出手的,吓得导游只好叫警察;三怕服务完扬长而去,不给小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总之,许多中国大陆游客好像没受过教育的人刚出门,什么也不懂,又口气大得很,看似财大气粗,可一到价格稍贵一些的地方,就沉不住气了,责怪导游“宰人”。
很多导游普遍反映一些中国游客对人不信任,特别是导游安排的自费项目,你安排在东家,他偏要跑到西家去。而且在付费时,与当地人也时常发生争执。对一些中国游客买东西喜欢讨价还价、说话声音太大等,泰国人都已经习惯了。看到中国游客来买东西,先把价格提上去再等着砍价,说话时也夸张似地放大嗓门。
美国导游:“不停地交头接耳,拍照留影?
在美国,中国游客的形象比较鲜明:在公共场合吐痰、大声喧哗、随手扔垃圾、吃自助餐不给小费等等,似乎都是中国人的专利。一位外国导游这样对我国的一位驻外记者说,很多中国客人往往“不拘小节”,到了一处景点,根本不理会导游的解说,也没有心思欣赏风景,而是不停地交头接耳,拍照留影;一些人没有时间观念,常常是最后归队的成员,有时候把导游急得团团转。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下起暴雨,每位游客发了一套一次性雨衣,旅游结束的时候,天晴了,其他游客都把雨衣扔进垃圾桶,可是偏偏几个中国游客把雨衣塞在大客车的座位底下。有的参观阿灵顿国家公墓仍大声说笑,有的人还把一只脚放在椅子上吃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追求休闲和精神享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一些国内来的大款腰杆粗了,说话硬了,花钱大手大脚,以为到了美国可以为所欲为,得意忘形。调查发现,出国旅游对很多出境旅游的中国人来说,休闲的含义还不是很突出,而认为出国是“一种值得炫耀的事”这样的色彩却很浓厚,许多赴美旅游的中国游客往往沉浸在新鲜感中,忽略了尊重当地礼仪这些软文化规则,加上生活习惯和语言沟通的障碍,给当地人留下不良的形象。这之中,不仅有文化观的冲突,也有公民社会道德心理的差异。
中国游客被指没素养:没钱轻小节,有钱瞎得瑟。(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原文转载)
大声喧哗、随意插队、乱扔垃圾、随地便溺、吵架甚至动手、只懂购物不懂文化……国庆黄金周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些在国内外游玩的中国游客的素养。有网民不解地发问:为何我们在穷的时候以穷为借口而经常“不拘小节”,有钱了却又借着钱壮胆无知地“瞎得瑟”?中国游客,真的就永远在素养上差那么一步吗?
带出国的不应只是消费力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出境游客达7025万人次,居世界第二位,游客境外消费超过72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
专家表示,无论游客数量还是旅游花费,中国游客都成为世界各个旅游目的地竞逐的“上帝”。为了方便中国游客,很多国家专们在景点和商店配备了中文导游员、导购员、翻译和服务生等,越来越多旅游景点和酒店都配有中文指路牌和引导标识。
然而,在颇具实力的消费背后,部分中国游客的行为举止屡屡受到国外媒体的诟病。今年3月,美国市场调研机构曼达拉公司针对16个国家的56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关于旅游的在线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因“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等原因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在外国人看来,在奢侈品店出手阔绰的中国游客在一些细节上却显得有些“抠门”,比如爱拿卫生间里的免费卫生纸、带走餐厅里的餐巾和刀叉,没有付小费的习惯等。
有关专家表示,调查中所涉及的是中国的出境游客,而出境游客属于中国相对高端的消费人群,其文明水平也应更高。因此,调查恰恰反映出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的冰山一角。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认为,不文明现象的出现不能全部归咎于“游客素质低、文明意识差”,游客文明程度还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出游频率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文明出游从每个人做起
张广瑞表示,中国游客在世界上庞大的购买力,使得世界看待中国游客的眼光已经完全变样,越来越多的国家倍加重视中国旅游市场。但随着大量游客走出国门,难免把一些不文明的陋习有意无意的带到了国外,给外国^、造成根深蒂固的印象。
中国社科院新闻学所所长尹韵公说,文明出游不仅显示个人素质,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假期走出国门,中国的形象就随之展示给世界。因此,政府、学校、社会团体务必承担起普及礼仪知识、加强公众文明出游的教育。同时,每个人也应努力完善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
2012国庆假期,准备下个月去法国短期培训的大学生房梦溪特意向一位法国同学询问了当地付小费的惯例、用餐礼节、着装规范、酒店是否提供一次性用品等问题。她告诉记者,提前上网查找当地习俗和相关法律已经成为她每次旅行前必做的“功课”。“在国外,每个中国游客都是一个‘民间外交官。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我到了陌生的地方也不会手足无措,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房梦溪说。
戴斌表示,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塑造中国公民良好国际形象,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指导性规范,越来越多旅行社通过出境前对导游和游客开展出境礼仪培训。相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和游客自身的长期努力,中国游客带给世界的将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还将展示—个自信、有礼的世界公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