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南海区华附南海实验高中(528200) 冯敬欢
二轮备考同课异构的案例分析
广东省南海区华附南海实验高中(528200) 冯敬欢
1. 从考情分析:该考点是高频考点
在广东省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考试大纲》中,笔者就工业区位部分考纲要求解读如下:能使用和分析图文信息(区域背景、具体情景),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判断其类型(如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能根据图文资料说明某工业地域的具体形成条件。
对照考纲,笔者通过查阅2010、2011、2012年广东新高考模式下的考题(见下表),发现工业区位的考点在三年的考题中均有出现,而且是坚定地处于综合题部分。
表1 近3年广东新高考模式下的相关考题
“工业区位”是高考地理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而且能力要求强,需要学生能够完整地描述工业区位因素,这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地理能力要求提高了。这一方面意味着工业区位值得通过更多的研究,二来是为了做好高考高频考点的归纳。这样做也有利于学生了解高考究竟考什么、怎么考,增强学生的备考信心。
2. 从学情分析:一轮后不同学校学情存在巨大差异
(1)不同层次学校对比
为了使同课异构的课程设计对比更有说服力,同时更好地就3所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对比,下面结合南海区各高中共同参与的两次大考作对比,从而突出学生的差别:
表2 3所学校的得分情况
通过成绩对比发现,在佛山一模中,我校中层班单单选择题就比A学校少了11.43分,综合题少了9.02分,总分少了20多分,差距实在惊人!再与B类学校对比,我校中层班在佛山一模中,选择题比B类学校少了5分多,综合题少了近4分,总分少了近10分。
在广州一模中,我校中层班选择题比A学校低了8分多,综合题低了10分多,总分差了近20分,而B类学校对比,差距为3分多。
因此,通过成绩对比发现,三所学校的层次非常明显。
(2)同一学校不同层次班级对比
表3 同一学校不同层次班级得分对比
其实,就本校而言,两次大考,不同层次的班级,成绩也有着明显差异。
(3)以佛山一模第40题第(5)小题为例
有关工业区位的具体问题究竟在哪?下表就佛山一模数据作分析:
【佛山一模】40.(5)南非石油资源缺乏,但德班的炼油工业发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班发展炼油工业的区位条件。(6分)
正确答案:位置优越,是通往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其他国家的大门;有良港,海运便利;工业基础好,技术先进;南非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任三点得6分)
下面就不同层次学生的答卷对比:
优秀卷4:紧扣材料,要点较全,表达简明到位,有依有据。(6分)
图1 佛山一模优秀卷
问题卷1:要点较全,表达只到点,但不到位,无依据。(4分)
图2 佛山一模问题卷1
问题卷2:不扣材料,凭记忆答题,表达无依无据。(2分)
图3 佛山一模问题卷2
问题卷3:表达欠落脚点或无得分点。(0分)
图4 佛山一模问题卷3
由上述可知,不同层次学生答题能力存在巨大差异。
2011年11月,南海区举办了“工业区位”同课异构活动,下面结合本校情况,对比三所学校的学案:
1. 同课异构学案展现
(1)学案设计流程对比
表4 3所学校学案对比
(2)工业区位设问对比
表5 3所学校工业区位设问对比
通过上表中的工业区位设问发现,其实我校的学案设计中,例题与案例迁移的设问基本一致,为的是更好地建立答题模版。
2. 不同学案的特点
(1)A中学特点为区域性
具体来说,A中学的区域性体现在,将工业区位置于区域大背景中(具体设问见下表),以华北地区为例,设问华北地区的海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等,这使得学生在复习人文地理的同时,将自然地理的原理应用于华北地区,使得自然地理的原理得以拓展。这需要学生有着强大的背景知识积累,这与该学校的学生基础有关。
(2)B中学特点为综合性
B中学的综合性体现在,少了区域背景,相比A中学难度下降,回归到基本的工业区位因素。首先与学生复习工业区位因素的区分,接着是结合例题,综合分析,然后是案例迁移题目,最后总结做题技巧。
(3)我校特点为基础性
我校的基础性体现在,尝试先练后讲模式。与传统的“先讲后练”模式的教学明显不同,对于学生来说,知错而后勇,对正确答案的求解如饥似渴,他们的需要动机被充分调动起来,其学习劲头就不一样。
先诊断问题所在,然后回归基本工业区位因素,通过填空、背诵强调,再通过例题探究答题思路。同时,将工业区位分化成两个考点,先通过案例分析,后总结答题思路,再让学生在课堂上限时训练,训练的同时也是巩固、查漏,让学生审题、提取和解读信息、调用知识、规范表达。
回顾三所学校的学情,各学校的课程设计基本能符合每校的学情,A学校的区域性与该学校最好的基础有关,B学校的综合性与该校中等层次有关,而我校的基础性与我校中等层次学生基础处于最低水平相关,能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正如在2011年12月10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的“自主高效课同课异构暨2012高考研讨”中,冯丹老师所说的,对于一节课是否好课,“老师的感觉不一定是对的,但学生的感觉一定是对的。是否高效是看学生是否喜欢这节课。我们应该问学生:你喜欢这节课吗?你觉得这节课有用吗?这节课能促发你更深的思考和学习吗?这节课你还有更多问题吗?”因此,在日常课堂中,我们通过同课异构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再设计合适学生的课程,从而创设高效课堂。
在高考二轮复习中,同课异构有利于更好地为近3年高频考点,如农业区位、城市区位等答题建模(见下表)。
表6 近3年高频考点
知识结构是学科或知识块思维方法形成的根本。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进而形成认知结构和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当然,答题建模应怎样应用于高频考点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