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村上春树在中国的接受

2013-05-25 09:34徐子怡
扬子江评论 2013年6期
关键词:村上春树文学

徐子怡

一、中国“村上潮”的出现与村上作品的翻译出版概况

通过日本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研究者藤井省三的调查研究了解到,中国大陆地区最早推介村上春树文学的应该是一本名为《日本文学》的杂志。该杂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发行,是一部以介绍近现代日本文学与国内相关学者的评论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杂志。在《日本文学》1986年2月号这一期中,因其转载了台湾繁体字版村上春树作品的翻译者赖明珠女士(1947~)于1985年8月号发表在台湾《新书月刊》上的小特辑——《村上春树的世界,赖明珠选译》,村上春树这位日本知名作家便从此开始走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

在两年后的1989年7月,由林少华(1952~)翻译,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村上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以下简称为《森》)诞生了。《森》的问世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小范围内的“村上潮”。此后,伴随着1992年过后中国经济增长态势逐渐迂曲平缓,终于在1998年迎来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村上潮”。而第三次“村上潮”的来临则是在以中文简体版《森》出版20周年为契机的2007年发生的。中国的村上春树接受史中有关这三次“村上潮”的发生与经过,藤井省三已在其著作《村上春树のなかの中国》(朝日新闻社,2007)以及其他相关论文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故在此不再重复。

漓江出版社自1989年推出首部《森》之后的近10年间,累计出版《森》达12万册以上,但其正式取得简体字版权却是在那之后的1998年。通过译者林少华的随笔可以了解到,在漓江出版社正式取得版权后对《森》做出了全新的改版,不仅更换了外观上的设计,还在内容上增加了总序和附录。其中附录部分中包含了专家评论,作家访谈和村上年谱这三个部分。以全新面貌示人的《森》首印2.1万册,至2000年9月增印了10次,每次2万册,仅两年间印数已逾20万,得到了空前的畅销。但是好景不长,漓江出版社与村上代理方因中途个别版权条款更动发生纠纷,导致2000年11月版权到期时未能实现续约,而接替漓江取得新版权的便是目前国内翻译出版村上文学的“主力军”——上海译文出版社(以下简称“译文社”)。

译文社在正式取得版权之后的2001年2月以《森》(全译本)首开先河,至2005年9月的不到四年时间中相继引进了31部村上作品,并将它们以“村上春树文集”、“同系列随笔”以及单行本的形式经由林少华翻译后出版。其中文集和随笔系列共囊括了村上的长篇、短片集及随笔中的28部作品,加之前述的单行本《森》(全译本)、《海边的卡夫卡》(2003)与《天黑以后》(2005)这三册,可谓是给中国的村上读者带来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村上文学盛宴。在之后的2006年7月,译文社以发行当时村上的最新短篇集《东京奇谭集》为契机,企划了全新的“村上春树全集”。全集以《东京奇谭集》为开端,陆续将曾经旧文集中的村上作品逐一改头换面,并重新收入全集中,同时还将之前并未被纳入旧文集的单行本《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这三册也一并收入,再加上2011年6月翻译出版的村上纪实文学《地下》、借《森》的电影版上映之际出版的《挪威的森林》(电影特别版)(2011),以及2012年6月最新推出的《在约定的场所》(《地下2》),目前共计收录有村上作品23部。

自2009起村上的全新大作《1 Q84》系列开始陆续登场。它的问世给中国村上文学的翻译与出版再度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转变。《1 Q84》是村上春树继《天黑以后》(2004)的5年间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全系列共3册,一经出版便立即引起了轰动。据日本媒体报道,其中就B o o k1、B o o k2两册在当时首度登陆日本图书市场后的仅一个月内,合计销售总量就达到了200万册之多。如此热销的村上新作在来到中国时首先就掀起了一场版权“争夺战”。为赢得《1 Q84》简体字版的出版权,国营、民营数家出版社共同参与竞标,最后由新经典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经典”)以100万美元的高额版权费赢得了出版权,并经南海出版公司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间陆续翻译出版了中文简体版的《1 Q84》。据各相关媒体报道,此次新经典拍出的100万美金可谓是中国出版史上最昂贵的版权费,且其120万册的首印量也再次确认了中国图书市场对村上作品前景的信心。

在这次版权更替的同时译者也由所谓的“村上春树御用翻译”林少华变更为了上海杉达学院日本文学专业教授施小炜(1957~)。尽管一部分习惯阅读林译版村上作品的读者对于施小炜的出现感到意外和突然,但施小炜作为常年旅日的学者已参与翻译过梦枕貘的《阴阳师·凤凰卷》(南海出版公司,2005)、川上弘美的《老师的提包》(南海出版公司,2006)等多部日本文学作品,且在该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村上随笔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时就已经开始担当村上文学的翻译工作,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村上文学翻译出版市场上杀出的一匹黑马。到目前为止新经典与施小炜合作翻译出版的村上作品已有6部。其中除前述随笔集与《1 Q84》系列这4部外,还包括了由新经典重译的《天黑以后》以及2012年8月出版的村上纪行记《悉尼!》。与译文社的全集相对应,新经典也将这6部作品编成了《新经典文库·村上春树作品》系列。其中不难发现,此系列作品中只有《天黑以后》是与已存在的林译版重合的一部。可以猜测这也许是新经典在译文社持有的《天黑之后》版权合约到期后取而代之重新获得版权,再由施小炜重译出版的。由此可以推想新经典在今后将很有可能陆续出版新经典施译版村上全集。当真如此的话,届时中国的村上读者不仅可以充分享受到不同出版社与译者带来的村上作品,其对于中国村上春树的接受史来说同样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在《1 Q84》发售的当时,中国人气S N S网站“豆瓣网”特为其举办了一场《1 Q84》首发式,并邀请了译者施小炜、作家止庵、文化评论人梁文道等知名人士到场与读者互动。“当当网”也在网站上开设了《1 Q84》预售专题页面,并向在该网站购买文学类产品的买家免费送出100万册《1 Q84》抢读本和当当网独家限量版明信片。由歌手谭维维、演员廖凡演绎的《1 Q84》静态电影等以《1 Q84》为主题的各种媒体宣传也在网络上赢得了许多爱好者的关注。如此广范围内对《1 Q84》的宣传与关注,再加之其昂贵的版权费以及远远超过曾在中国掀起三次“村上潮”的《森》的庞大出版量,不可否认《1 Q84》的登场的确为中国带来了第四次“村上潮”。

与此同时,另一方的译文社也不甘示弱,继前述2011年出版的村上春树纪实文学——《地下》之后,截止至今年(2012)6月,陆续出版了《地下2》——《在约定的场所》(2012),纪行记《远方的鼓声》(2011)、《边境近境》(2011)以及随笔集《村上广播》(2012)、《没有意义就没有摇摆》(2012)、《日出国的工厂》(2012)、《爵士乐群英谱》2(2012)等7部中国大陆地区首发的村上作品。同时,译文还将旧随笔系列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改版,使译文版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再度登场。

自1989年漓江出版社首度推出《森》至今年(2012)6月为止,中国在接受村上文学的过程中,经历了4次不同程度的“村上潮”,总计翻译出版了41部,近百余种不同版本的村上作品。沉浸在如此富饶的村上文学世界中的读者们阅读着村上,讨论着村上,期待着村上的下一部作品。在他们当中特别是不仅爱读村上且以村上为目标进行小说创作的所谓“村上之子”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世纪末悄然登上了中国文学的大舞台。

二、“村上之子”的村上春树接受

其中第一组(以下简称[组一])“模仿型创作的村上之子作家”中的三位代表作家——卫慧(1973~)、安妮宝贝(1974~)、郭敬明(1983~)分别身为“70后”(“美女文学”)、“80后”作家的代言人,以丰富的作品及周边文学活动赢得了国内大批读者的喜爱。同时他们的代表作品也被译成多国语言在海外出版,并获得了一定的肯定。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中知名的流行作家,他们的作品与文风各具特色,但将之联系到一起的还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村上文学的接受。例如卫慧的《上海宝贝》(1999)中与《森》相对应的主人公三人之间的逆三角关系,安妮宝贝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商品名,洋酒、西洋音乐名等所谓的品牌罗列,《莲花》、《春宴》中融入的《森》与《1 Q84》的元素,以及郭敬明作品中继承的村上文学中的悲伤基调等。有关[组一]作家对村上文学的具体接受分析,以藤井省三为代表的日本学者以及中国的相关研究者们在自己的著作与论文中均已有所提及,且笔者将就目前收集到的资料在今后的论文中也会做详细的剖析。而本论文的重点是就目前还未引起相关学者关注的第二组(以下简称[组二])“成长中的村上之子作家”——忘却鱼鳞(生年不详)、孔亚雷(1975~)、李修文(1975~)与第三组(以下简称[组三])“豆瓣网用户中的村上之子读者”为中心,进行考察与分析。

[组二]——“成长中的村上之子作家”的村上接受

在豆瓣网用户的众多评论中,有一篇名为《最青春的村上春树》的书评特别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其中一段的内容如下:

……国内就有很多村下村左村右。李修文同学打着“大陆版村上”的旗号,先后推出三部曲……孔亚雷同学推出了《不失者》,虽然形神魂都相当到位,不过译文老板和林老师宁直不弯不待见山寨二奶,把不失者做成了不知者。所以真正做到青春版村上春树,作者鱼鳞大概是80后第一人。

这篇书评是写给忘却鱼鳞的代表作《关于彼岸的一切》(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以下简称《彼岸》)的。耐人寻味的是评论者linen在通过文章表明了自己支持忘却鱼鳞的立场并称他为“最青春的村上春树”的同时,不乏揶揄的两位作家孔亚雷与李修文恰巧是本论文 [组二]中的另外两位研究对象。

忘却鱼鳞,原名林伟奇,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沿海地区。从事写作的同时也活跃于音乐、电影,设计等多个领域。《彼岸》作为其代表作的同时也是他目前出版的唯一长篇小说。故事是以2003年的“火星冲”为背景,围绕主人公S A M同其女友,弟弟及朋友间发生的各种离奇经历,讲述了一场有关爱情、友情、孤独、理想以及宿命的青春故事。《彼岸》所受到的来自村上文学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小说的选题上,包括故事内容的构成,甚至语言的运用随处都可找到《森》与村上春树首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以下简称《风》)的影子。

尽管由于过度效仿村上的作品使得《彼岸》缺失了自创性与带给读者的新鲜感,但就目前“村上之子”作家对村上的接受过多集中于《森》的现状来看,融合了《森》与《风》两部作品元素的《彼岸》无疑揭示了“村上之子”作家已开始将目光转向《森》以外作品的新动向。

而其实在2008年,孔亚雷通过《不失者》(上海译文出版社)就已经宣告了这一动向的到来。

孔亚雷1975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枞阳县,1997年从上海外贸学院毕业后,经历了银行职员、新闻记者等职业后,现作为专业作家与翻译者从事各种文学写作和文化活动。他的短篇小说及译作散见于《收获》、《十月》等文艺杂志,2007年他翻译出版了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1947~)的《幻影书》(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而《不失者》是他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长篇小说。

耐人寻味的是,就是这样一部对于身为作家刚出道不久的孔亚雷来说应极为重要的长篇处女作小说的封面书腰上,“中国的村上春树”几个大字的尺寸竟远远超过了书名与作者名,使得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不是作者孔亚雷,而是被放大了许多倍的村上春树四个字。且接下去的林少华评语“一部堪与《寻羊冒险记》和《奇鸟行状录》相媲美的奇妙小说。……令人联想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更具村上春树文学本质的作品,并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地。……可以说颇得村上文学的‘真传’”更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使关注和喜爱村上的读者不禁渴望进一步了解这是一部如何向村上文学致敬的作品。

的确,《不失者》对于村上作品的接受正如林少华的荐文所写,可谓是彻底摒弃了《森》,而将重点集中在了村上春树其他的长篇作品上,且其中特别是对于《寻羊冒险记》(以下简称《羊》)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两部作品的接受。

《不失者》的故事内容主要讲的是一个貌似平凡的公司小职员,在自己29岁时结识了“混血女郎”与“未来女孩”并发现其实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一个“不失者”处于某个神秘组织的精神控制之下,且每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后记忆就会被清除一空继而开始下一个任务。为了逃离神秘组织的控制,主人公与未来女孩踏上了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旅程。但在经历了种种后发现其实依然未能逃出组织的掌心,最后在无意识中再次如往常一样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后记忆被清除一空,继续作为一个“不失者”准备迎接下一个任务。

故事的人物设定与主线同村上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冷酷仙境”的部分所描绘的从属与“组织”且与“工厂”有关的计算士“我”,为了探明被植入自己脑中的由“老博士”发明的“装置”,与老博士的孙女边同“夜鬼”搏斗边踏上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地底之旅的设定基本相同。且相当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世界尽头”部分的《不失者》中的经常出现在“我”梦境中的“卡罗尔宇宙”的神秘岛屿的设定、小说开篇登场的相当于“羊男”的“红兔”与不失者的对话、与《奇鸟行状录》中间宫中尉相当的《不失者》中热爱迷宫的老人讲起的有关战争的回忆、发生在相当于《羊》中“海豚宾馆”的《不失者》中的“海豚大道”上无名宾馆的事件,以及诸如七星牌香烟、蓝色的大象、火星人等等常见于村上作品中的元素,甚至酷似林译版村上风格的文体等种种与村上作品紧密相关的设定均在此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对于如此从宣传到内容均可称得上是村上作品大集合的《不失者》,参考豆瓣网的用户读者评论可以看到诸如“……这本书从语言、文字到结构哪怕书名有哪怕一点点是作者的原创么?所有的细微末节都来自模仿,都能够找出原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亚雷写文水平跟初中生无异,习惯于抄袭而不自知……”、“拙劣的模仿,如果需要村上派,也不需要这样从形式上刻意雕琢的村上派。就如同施蛰存先生和穆时英先生对日本新感觉派的模仿,模是模神,而不是形……”等批评的声音。

同时,通过豆瓣网统计的该网站用户读者中读过《不失者》的人数以及针对该作品的书评数来看,自该书2008年出版至今的四年间“读过人数”(后文详述)仅有585人(截止于2012年9月13日数据),书评数25篇。这与前述[组一]作家安妮宝贝于2011年出版的最新长篇《春宴》(湖南文艺出版社)仅一年中的读过者就已达10944人,书评426篇(截止于2012年9月13日数据)的数据相较便可判断[组二]作家孔亚雷的《不失者》尽管打着“中国的村上春树”的硕大宣传标语,但却并未赢得过多读者的亲睐。

与忘却鱼鳞的《彼岸》情况相同,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也许可以归结为由于这类作家过于依赖模仿村上文学的元素与故事框架,因此导致了自身作品的独创性缺失,进而无法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新鲜感所致。2008年6月《杭州日报》在对孔亚雷的采访中,孔曾表示:“(98年)我看的第一本村上春树的书是《舞舞舞》,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就是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不伤害别人,也不让别人来伤害自己,自得其乐地生活下去。村上春树的那种生活方式,价值观,能保护当代都市年轻人微弱的自我。他必须要在大机构里上班,赚钱,但他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听喜欢听的音乐,甚至可以没有朋友。村上春树教会了我们怎么忍受这种孤独,可以说从本质上无法排遣的孤独。”同时,他还将村上称为自己在“文学上的父亲”。孔亚雷就村上文学对自己所产生影响的这番直言不讳的告白与[组一]的作家们以及同样身为[组二]的忘却鱼鳞有所不同。不过他也表示像每个孩子都想超越父亲一样,暗示自己也期望可以在将来的创作中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立风格。

[组二]中林少华推荐的另一位“村上之子”作家李修文的长篇处女作《滴泪痣》(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以日本东京为舞台,讲述了为寻找失散多年的母亲而随马戏团来到日本并成了非法滞留的“黑人”女主角蓝扣子,与就读于语言学校的“就学生”“我”(男主角)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由于作者本人也曾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因此在谈起《滴泪痣》的创作动机时,作者称“那是一个天很蓝、阳光很温暖的上午,我突然想到,如果此时一个18岁的少年站在阳光下,会想什么?我想到了我的青春,我的日本之行,我想写点什么,也算是对这段经历的纪念吧。”坦言自己在文化上很“哈日”的李修文在《滴泪痣》中描写的男女主人公曲折,凄美的爱情,以及荡漾在故事中的绝望,与丧失感等无不令人联想到《森》。且林少华也在《滴泪痣》的序言中提及“如扣子身上可以隐约窥见《挪威的森林》里直子的投影…同我翻译的《挪威的森林》不无恍惚神似之处……”《滴泪痣》的成功出版也为李修文带来了“中国的村上春树”的称号。此部作品还于2009年被搬上了银幕,改编为电视剧《东京生死恋》,由人气艺人黄圣依和郭嘉铭主演。

以上,通过考察[组二]三位代表作家对村上文学的接受不难发现与[组一]相比,在文坛中崭露头角较晚的[组二]作家们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方面普遍存在过分依赖于模仿村上文学的框架与元素,缺乏独创性的问题。且在包装宣传方面也均需以各种形式表明与作家村上春树的相关联系,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关注。此外还由于他们在过量摄入村上元素的同时并未将其完全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使得文章缺乏新意与柔和感,导致出版后也并未获得更多读者的积极响应。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组二]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模仿村上的文学创作方法。那就是对村上文学作品进行续写。其典型的例子便是2004年由远方出版社出版的伪作《挪威没有森林》。这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原因在于此书的作者与译者经与官方确认后证实均为凭空虚设的人物,且出版方在宣传此书时还夸张地打出本不存在的作者福原爱姬曾称自己是村上春树的“神秘爱人”、《挪威没有森林》是作者向村上春树发出的“情书”等不实信息。不过在本论中,暂且搁置针对此方面的争议,只专注于其内容将不难发现,正如藤井省三以及日本明治大学比较文学研究者张竞所指出的那样,渡边、绿子、玲子、永泽等《森》中的人物依旧登场,但内容并未涉及剽窃。且令人意外的是《挪威没有森林》中不仅增设了新的登场人物,其结局,如绿子自杀、玲子再度因发生同性恋事件而住进精神病院、渡边在极度无助之下将电话打给了新结识的女友纪香等也令读者耳目一新。由此也可以理解张竞对此部作品所发出的,“若是原创作者或许是个相当优秀的写手”的感叹。本论文将这部作品纳入[组二]的理由是因为它同[组二]的其他三位代表作家存在着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以强调自身作品与村上春树的关联性来试图捕获读者的做法。他们当中也许会出现向[组一]晋升的新一代人气作家。

[组三]——“豆瓣网用户中的村上之子读者”的村上接受

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笔者首先从前述的[组三]中筛选出至少阅读过5册以上村上作品(包括港台版与英译版),且针对村上作品写过1篇以上(含1篇)书评的240名用户读者,并通过互联网对他们一一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截止至2011年10月5日零时共回收到的106份回答中再选出100份填写较完整的读者反馈,并以这100名用户读者作为[组三]的代表,对“豆瓣网用户中的村上之子读者”的村上接受进行了考察。

在对100份代表者的反馈按照“回答者基本信息”与“阅读村上初体验”两部分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后了解到,首先在“回答者基本信息”方面,回答者中的男女比例为47:53。将这个数据与2011年5月调查专门网站问卷星中针对豆瓣网用户男女比例调查得到的19:81相较,可初步判断豆瓣网用户中的村上之子读者的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且这些用户读者是年龄基本集中在20岁~30岁之间的青年人(此年龄段占回答者总数的97%)。关于出生地的统计,按照中国通用的界定南北两方的秦岭淮河线为基准,得出的结果为北方35人,南方65人。从职业来看,其中除三成为学生(共29人,包括硕士生与海外留学生)外,公司职员(18人)、媒体工作者(15人)及I T从业人员(9人)占到了总采访人数的近半数。他们被采访当时的工作地点九成以上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或其周边的副中心城市(例如杭州、苏州、深圳等地),可以说几乎都是能够实现村上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都市生活的场所。

但据之后的统计可以了解到,其实他们最早接触村上作品时所生活的地方也并非都如现在供职地这般的大城市。例如,通过目前作为一名编辑生活在北京的化名为“李普曼”的27岁男子的回答可以了解到,他最早接触的村上作品是《森》,而那时的他还是一名生活在老家河北省安国市的高中2年级学生(2000年)。与占地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总数1027.98万人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相比,安国市的人口还不足其人口总数的4%(约40万人),土地面积也仅有486平方公里。根据安国市政府官网公开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到,该市1990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县,1991年撤县建市,1996年全市实现提前一年跨入小康县(市)的行列。就是在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小城镇,2000年当时,也就是该市实现小康生活的4年后,李普曼初次阅读到了村上的《森》。想必《森》中所描绘的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大学生渡边的恋爱与生活对当时的李普曼应该产生了不小的震撼。而实际也的确如此。通过李普曼的回答可知在他阅读过的所有村上作品中,最爱的依然是《森》。其理由是,喜欢其中作者对个人主义的刻画以及渡边说话、做事的风格等。

在浏览了豆瓣网中李普曼的主页后发现,在其80余篇书评、影评当中,村上作品的评论只有针对《森》的一篇,且其中有如下一段:

我是在七年前看到这本小说的,当时它是以青春期读物的类别进入我的视野的,但是剔除掉荷尔蒙的因素后,我迅速的喜欢上了这本小说。那时候我刚刚上高二,开始做各种各样的大学梦,其中渡边彻的大学生活成为我想像中的一种。除此之外,那时候吸引我的只有村上春树的语言。那时候看惯了《老人与海》、《欧耶尼·葛朗台》等这样中规中矩说话的小说之后,我迅速的被村上春树的语言所俘虏。那种淡淡的、无所谓的、几乎没有抑扬顿挫的口吻成为我那时候模仿的对象……我在每次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尝试着读出声音来,我假设我是渡边彻或者我是村上春树,我该怎么演绎这段对话呢?

通过以上的记述,可以再次确认《森》在当时给李普曼带来的心灵冲击。正如前文所述,李普曼现在北京工作。尽管他本人并未透露由安国市移居北京的理由,但可以想象因曾经阅读《森》而开始向往书中所描写的渡边式的都市生活也许是他移居大城市的理由之一。截止到2012年9月14日,豆瓣网的注册用户已超过6000万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中,李普曼也只是在本次调查中偶然被选中的一位普通的村上读者。然而在全中国范围内,像李普曼这样一直怀揣着最初阅读村上作品时所收获的感动,离开故乡来到大城市生活,继续追逐梦想的村上读者想必一定还有很多。

接下来是关于“阅读村上初体验”部分的调查分析。在这部分中,笔者就回答者最初阅读村上作品时的年龄、地点、作品名称以及选择初读作品的理由这四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在初读年龄方面,根据中国现行学制中普遍规定的6岁可入小学开始接受初等教育为起点,若到其完成高等教育所需花费的6年,3年、3年、4年为界将回答者的年龄分为5段,得出的统计结果显示,除一人的无效回答外,[6岁~11岁](相当于小学在校生年龄)0人;[12岁~14岁](相当于初中在校生年龄)19人;[15岁~17岁](相当于高中在校生年龄)26人;[18岁~21岁](相当于大学在校生年龄)43人;[22岁以上](相当于大学毕业生年龄)11人。从中不难看出回答者中初次接触村上作品时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21岁],也就是相当于大学在校生的年龄段。而若根据回答者所提供的初读年龄与现年龄(接受采访当时2011年的年龄)便可得到他们最早阅读村上作品的年代。其中,A[1989年前后]3人;B[1996年~2000年]28人;C[2001年~2005年]44人;D[2006年~2010年]24人。在此,我们只要回顾一下前述的三次“村上潮”发生的年代——1989年、1998年、2007年,便可发现除第一次小规模“村上潮”发生的1989年外,分别以1998年与2007年为轴的前后5年间为一段落统计出的结果显示,人数最集中的竟然是处于B、D两次“村上潮”年段之间的C段。

但其实C段对于中国村上接受史来说,并不是一个平凡的年段。处于C段的2001年~2005年间,恰恰是前述的第一次版权更替与译文社相继推出村上春树文集与同系列随笔的时期。这段时期对于中国的村上读者也可谓是全面接受村上作品的重要时期。因此,如果说包含了前两次“村上潮”发生年的A段与B段对于中国的村上读者是以《森》为中心的“《挪威的森林》阅读时代”的话,C段就应为“村上作品的全面阅读时代”。而D段既延续了C段的“全面阅读”,又因2010年《1 Q84》的热烈登场与电影版《森》的推出使中国村上读者的目光再度从全集聚焦到了新作《1 Q84》与经典之作《森》这两部作品上。因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的村上读者对村上作品的接受经过理解为一个由最初将阅读重点集中在《森》这一部作品上的“点”,经由对村上其他作品的接受逐渐扩展至一个“面”,而后由因《1 Q84》与电影版《森》的出现从“面”中再度凸显出两个重“点”的过程。

接下来在有关初次阅读村上作品地点的统计中,位居前五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16人)、北京(13人)、广东(9人)、辽宁、湖北(各7人)以及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各5人)。除前三位的上海、北京、广州均为人口已过千万的超大型城市外,其余6省按市、县级回答人数的统计来看,近九成地区的总人口也超过了百万。但其中也不乏例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万人的嘉鱼县,以及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总面积2215平方公里,总人口数38.9万的沾化县这样的小城镇。以南北分界线来看,初读地点位于南方的回答者有62人,而北方仍约为其一半仅有37人(除其中一位初读地点为美国的回答者)。另外,根据回答者中北京、上海两城市13:16的初读人数与7:13的出生地人数对比还可联想到藤井省三提出的按“台湾→香港→上海→北京”的顺序发生的中国村上接受之“顺时针法则”。

关于初次阅读村上作品的回答统计显示,《挪威的森林》(65人)、《海边的卡夫卡》(7人)、《且听风吟》(6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4人)、《象的失踪》(4人)、《寻羊冒险记》(3人)、《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3人)、《斯普特尼克恋人》(3人)以及《舞!舞!舞!》、《1973年的弹子球》、《东京奇谭集》、《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1 Q84》B o o k1各1人。《森》位居榜首的结果毫不令人意外,而《海边的卡夫卡》会成为第二名的理由,在之后有关读过人数的调查中也会提及,对豆瓣的村上读者来说《海边的卡夫卡》是仅次于《森》为大家所爱的村上作品。尽管其在豆瓣上显示的读过人数远不及《森》,但从它作为第二位受欢迎的村上品且在大陆出版的年代(2003)也恰恰是开始阅读村上人数最集中的C段来看,从《海边的卡夫卡》开始接受村上的中国读者也不在少数。有关中国的村上接受问题研究中由《森》开始的接受与由《海边的卡夫卡》开始的接受比较研究,笔者将在今后的论文中进行详细的讨论。最后,关于最初选择阅读村上作品理由的回答中,六成以上的回答者表示是通过媒体宣传或朋友的介绍。

以上是通过对100位用户读者的调查分析研究总结出的有关[组三]的村上接受状况。

三、透过豆瓣网管窥中国对村上文学的接受

在豆瓣网检索书籍时,不仅可以看到用户读者对该书的评论,还可浏览到该书的读过人数、在读人数、想读人数以及读者评分等数据信息。以2001年译文社出版的《森》(全译本)为例,截止至当时第一次调查结束的数据显示,读过此书的用户读者有16万6557人,10分满分中得到的综合评分为7.9分。利用这些豆瓣网公开的便利数据,笔者对1989年至2011年6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的37部村上作品按“长篇”、“短篇集·超短篇集”、“随笔及其他”的分类进行统计后制作出了如下的“豆瓣网用户读者的村上文学阅读人数折线图”。它按照小说种类分别显示了截止第一次调查完成时的2011年5月1日为止的豆瓣网用户读者的村上文学阅读情况。

【豆瓣网用户读者的村上文学阅读人数折线图】(笔者制)

观察折线图整体可以发现,12部长篇作品中,除2011年1月翻译出版的《1 Q84》Book3以外,其余11部的读过人数均已超过万人。而与长篇相比,13部短篇集·超短篇集中读过人数过万的只有3部,随笔及纪行记等12部中也仅有1部。由此可以推断中国读者对于村上的接受倾向于阅读长篇。且长篇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仍然是《森》,其读过人数总和竟达18万820人,远远超过了其他村上作品的读过人数。看着如此备受中国读者亲睐的《森》也令我们不禁再次想起了曾经涌起的那四次“村上潮”以及藤井省三提出的东亚“森高羊低”法则。

下面再分别来看一下这组折线图。首先是“长篇”部分。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继《森》之后最多被阅读的村上作品前五位分别是《海边的卡夫卡》(59920人)、《且听风吟》(39455人)、《1 Q84》Book1(34797人)、《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27382人)。位居第二位到第五位的这4部作品的读过人数均超过了万人,但还是与读过人数近20万的《森》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豆瓣用户读者们的相关追评。例如有读者表示:“……看了《挪》(指《挪威的森林》。笔者注)喜欢上村上,可是再去看他别的作品时,却真的看不懂了……”与之相反,也有读者表示:“以前看他写的《挪威的森林》只有13岁,……以为春树是走这个路线的作家,后来读了他其他的几篇文章,特别是这个《寻羊冒险记》便开始大爱他,我确实读了五遍,每次都沉浸在故事中……”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将《森》理解成为中国读者在接受村上春树时的一个分界点。自从1989年漓江出版社首度推出村上的《森》后,它便成为了中国读者认识村上春树这位日本作家的窗口,再加上《森》的热销曾在国内引起三度“村上潮”,使得中国的读者对《森》有了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觉,认为《森》就等同于村上春树。但也正如村上本人所言,《森》对他而言其实是一部例外的作品。因此,在读过村上其他作品后察觉出此的读者中就出现了如前述那样的分歧。也就是说有些读者对村上的接受由《森》开始,也结束在了《森》,而另有一些读者则就《森》开始并一直延续至今。但无论如何大家接受村上的起点几乎都是从《森》开始的,因此也可以将其解释为导致《森》的读过人数远远超出其他作品的一个原因。

“短篇集·超短篇集”的折线呈现出浮动很大的波型,而其中处于波形最顶峰的是短篇集《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这部作品在日本出版时的原题应为《袋鼠佳日》(カンガルー日和),中国在翻译出版这部作品时选取了其中一篇短篇的题目《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的后半部作为了中文简体版的书名。耐人寻味的是,纵观目前中国出版的所有村上译作的书名基本都是忠实于原著直接翻译过来的,而《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可以说是唯一的例外。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可能,其一是,1992年台湾时报出版公司翻译出版此作品时便已将其更名为《遇见100%的女孩》。较台湾晚10年出版该书的译文社很有可能是参考了当时台湾版的译名。另一种可能性是,有意避开与漓江时代出版的《象的失踪》在书名上的类似。关于这一点,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1997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短篇集《象的失踪》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部由中国出版方自行编译的村上春树精品集。其中不仅包括了《去中国的小船》、《电视人》、《旋转木马鏖战记》等村上短篇集中具有代表性的短篇,甚至还加入了《1973年的弹子球》等村上早期的中长篇。漓江时代共出版了两种版本的此书,但在读者中均未获得太大的反响。这很有可能成为在译文社接手后便没有再继续出版这种自行编译的精品集而是忠实于原著一册一册地翻译出版的原因之一。于是便产生了对于《袋鼠佳日》这个书名的处理上,为了避免使一部分读者与过去的《象的失踪》产生混淆,故而特意选择了一个让读者耳目一新且充满浪漫气息的名字——《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的可能性。但是无论真正的原因为何,仅从结果来看,这样的更名貌似是一个明智之举。它不仅使这部作品成为了短篇集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其影响范围甚至还扩大到了文学界以外,歌手老狼的一曲《百分之百的女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折线图上来看,村上的随笔与纪行记等作品的人气远不如长篇与短篇集。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以下简称《跑步》)却是个例外。正如图3所示,读过人数平均在2000人左右的随笔及纪行记等作品中,《跑步》以14981人的读过人数非常醒目地立于其他作品之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认为是这部作品是自2006年的《东京奇谭集》后时隔3年才推出的村上新作,因此对于喜爱村上的读者来说可谓是“如逢甘露”。同时接替了林少华成为村上文学新译者的施小炜的登场也为此书带来了多丝神秘感。再关注一下豆瓣网上的评论,还会发现在《跑步》的读者当中,除喜爱村上的读者外还有许多同村上一样的马拉松爱好者。

2011年10月末,笔者再次通过豆瓣网对村上作品阅读者的增加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与第一次调查仅相隔半年的时间中,《森》的读过者人数就增加了14192人,位居第一。第二、第三位分别是《1 Q84》B o o k1(8743人)与 B o o k2(5942)人。针对这样的结果,除了感叹中国经久不衰的“《挪威的森里》热”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1 Q84》系列在中国迅速走红的潜在实力。

四、从“村上之子”到“村上时尚”

在对豆瓣网用户读者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还经常可见有些读者会发出有关村上但却超越了村上文学的感叹。例如在人生寂寞时差点去做了名为“村上春树”蛋糕店的店员,亦或是听了曹格的《海边的卡夫卡》就会想起村上的书等。实际上,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尽管与村上文学并无直接联系,但为提高自身的形象,而借用村上作品的某一意象或其名称,甚至直接使用村上春树本人姓名的现象并不少见。除前述的村上春树蛋糕店,曹格的歌曲外,还可以列举出如朴树的歌曲《且听风吟》、五月天的歌曲《神的孩子都在跳舞》、范逸臣的歌曲《国境之南》以及位于南京江宁区的名为“挪威森林”的商品住宅等。由此可见,村上春树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早已超出了文学的领域,而成为了一种“村上时尚”为广大中国人所接受。

综上所述,将这种“村上时尚”与之前所分析的“村上之子”现象结合在一起作为中国的村上春树接受状况来考虑时,笔者认为可将它们之间的关系作如下的划分。如“中国的村上之子与村上时尚关系图”所示,最外围的圆所代表的是“村上时尚”。这一范围不仅包含了普通的“村上读者”(只单纯阅读过村上的作品但并未对其特别关注的一般读者)与“村上之子”,还包括了如前述所指出的即便没有阅读过村上的作品,仅凭从媒体上间接了解到的有关村上本人或村上作品的意象创造和命名事物的文化再生者。第二重圆代表的是广泛存在于读书人中的普通村上读者。而其中对村上文学特别关注的读者群中的中坚力量则构成了代表“村上之子”的第三重圆。代表前述的[组一]、[组二]、[组三]的三个小圆相互连接,一部分被包含在第三重的“村上之子”圆内,还有一部分却独立其外。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乍一看分别独立存在的这三组,其实如图4所示是相互关联的。这就正如像[组三]的杨小涅对[组二]的《挪威没有森林》进行模仿那样,[组三]中的村上中坚读者中是有一部分正在朝向[组二]移动着的。而又如[组二]中的李修文在通过发表了《滴泪痣》后继续发掘自己的文学才能,以《捆绑上天堂》(2003)、《不恰当的关系》(2003)等作品跻身实力作家的行列,并有望在今后的不断摸索中确立自己的风格且赢得更多读者肯定与热爱时进入[组一]的人气作家行列。尽管在村上接受方面[组一]同[组二]有着相同的出发点,但[组一]的作家在探索并深化自身对社会,对人生的的描绘中,已确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赢得了大批读者的喜爱。他们已经能够将曾经所受到的来自村上文学的影响转化为为自己作品所用的独创元素,因此在今后的创作中,就算不再接触村上的作品,也可以轻松自如地掌握并运用其中的精华。这样的[组一]作家可以认为他们已经完成了“脱村上之子化”的过程,并逐渐进入了更广义范围内的“村上时尚”的世界。

【中国的村上之子与村上关系图】(笔者制)

除上述的各组外,在庞大的村上世界中还存在着如“村上春树研究者”等其他文学、文化类别,关于他们的讨论将作为笔者今后的课题,在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国的村上之子与村上时尚关系图”的同时,将研究视野扩充至影视、社会文化及风俗范畴,争取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现代中国的村上接受问题进行更深层的挖掘与研究。

【注释】

①藤井省三著作《村上春樹のなかの中国》(朝日新闻社,2007)还未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发行,中文版可参考张明敏译台湾繁体字版《村上春树心底的中国》(时报出版,2008)。

②参考林少华《高墙与鸡蛋》(2011,红旗出版社),P88-89。

③通过林少华的随笔集《高墙与鸡蛋》(2011)中《〈挪威的森林〉“生日”纪事》一文了解到,1989年首批漓江版《森》出版时,曾经删去了当时所谓的典型涉“黄”部分1600余字。2001年译文社出版的全译本则是恢复了《森》的全貌。

④据笔者统计其中含《村上春树文集》16部,《同系列随笔》12部,外加3部单行本,共计31部。

⑤参考藤井省三《20世紀の中国文学》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5年,P230。(目前无中文译本)

⑥有关豆瓣网的沿革将于之后的文章中做详细叙述。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豆瓣网其实是集读书、音乐、电影评论与博客等诸多机能为一体的Web2.0平台交流网站。其中的“豆瓣读书”、“豆瓣电影”与“豆瓣音乐”是其主要的三大评论板块。本论文所进行的调查以及引用的读者评论均基于“豆瓣读书”板块进行,为防止在叙述上发生混淆,在文中统一使用“豆瓣网”这一名称。

⑦豆瓣网运营方为保护豆瓣用户的原创权利不受侵害,特意在每一片书评的右上角标注有“本评论版权属于作者××,并受法律保护。除非评论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的提示。但其他用户针对书评所作出的追评并未受到引用的限制。因此在本论文中将明确区分“书评”与“追评”两词的使用。同时声明在本论文中引用的一切“书评”均已获得作者本人的许可。

⑧豆瓣网书评《最青春的村上春树》2009年12月26日,linen。(2011年9月28日浏览)http://book.douban.com/review/2890450/

⑨参考百度百科“忘却鱼鳞”词条。(2011年9月28日浏览)http://baike.baidu.com/view/3263216.htm

⑩参考百度百科“孔亚雷”词条。(2011年9月28日浏览)http://baike.baidu.com/view/1812343.htm

(11)参见孔亚雷《不失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1刷。封面书腰。

(12)两部作品的中文译本于90年代后期经漓江出版社被引入中国。

(13)豆瓣网书评《顺从,无异于自我泯灭》中追评。2008年7月11日,御堂柴。(2011年9月28日浏览)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34599/

(14)同上。2009年3月25日,凉。(2011年9月28日浏览)

(15)《杭州作家推出新作被出版社称作“中国的村上春树”——但他说背叛父亲是迟早的事》,《杭州日报》电子版,2008年6月23日。(2011年9月28日浏览)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08-06/23/content_440921.htm

(16)参考百度百科“李修文”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679402.htm

(17)参见李修文《滴泪痣》,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2版2刷,P3。

(18)张竞《文学のにせブランド》(文学的名牌冒仿),《日本经济新闻》2005年9月14日夕刊。

(19)参见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官方网站(2012年9月14日阅览)http://www.sjz.gov.cn/

(20)参见中国河北省安国庄市官方网站(2012年9月14日阅览)http://www.anguo.gov.cn/

(21)2011 年9 月28 日浏览。

(22)豆瓣网书评《挪威的森林七年祭:我比渡边彻早了十年回忆直子》2007年11月12日,李普曼。(2011年9月28日浏览)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38301/

(23)辽宁省的7人中——潘阳3人、大连2人、本溪1人、铁岭1人。湖北省7人中——武汉5人、麻城1人、咸宁市嘉鱼县1人。山东省5人中——青岛2人、高密1人、沾化1人、无效回答1人。江苏省5人中——淮安2人、南京1人、苏州1人、无锡1人。浙江省5人中——杭州2人、舟山1人、宁波2人。安徽省5人中——合肥2人、宣城2人、淮南1人。

猜你喜欢
村上春树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长大的瞬间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村上春树:相信爱情, 这是一种勇气
文学小说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或许
文学